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教学探究

2018-07-14冯所楷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年级有效性小学语文

冯所楷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教学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借此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进而为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高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043-01

引言

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心智上要比低年级的学生成熟一些,有着一定的自制能力,可以按照心中所想汲取相应的知识。基于此,如果想要提高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学质量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1.重视有效“读”的环节

众所周知,读书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最佳方式。教师应当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读书,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可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深刻的体会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进而为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奠定扎实的基础。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读数并不是一味的朗读,而是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思考相关问题,这样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比如在学习《三亚落日》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文章中描写三亚落日美妙绝伦的段落反复朗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感受到三亚落日的壮观和美丽;例如在学习《烟台的海》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也就是依据“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季节变化的顺序,把烟台一年四季海的景色描写出来,还可以选取文章中比较典型的季节描写段落,让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描写的景观,感受到文字的独特魅力。显然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系统性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学生更好的吃透文章内涵,进而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打下扎实的基础。

2.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依据相关研究显示,学生在舒适、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的速度较快些,继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首先,教师应当在业余时间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显然师生关系融洽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其次,教师应当结合各种题材的文章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吸引到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扎实的基础。

举例说明,在学习《负荆请罪》这节课时,教师在朗读文章的时候可以把廉颇的不服气和蔺相如的谦让充分的表现出来,显然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对课文的理解来朗诵这篇文章,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为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打下扎实的基础。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针对小学高年阶段来说,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在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也相对比较成熟些,所以教师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指导,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可以独立自主的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进而促使教学水平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分角色扮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为例,学生们可以分角色扮演旁白、小女孩、爱因斯坦、小女孩的父亲、小女孩的母亲,然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章进行续写。显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发挥出了主体能动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尽管不一定会做到尽善尽美,然而活动开展的意义与活动自身开展的优劣无关,而是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4.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实践练习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语文教材大部分都是依据一定的主题进行编写的,而且每个单元也都属于一个教学主题,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特点,这样就要求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每篇文章的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进而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

例如,在学习《变色龙》这节课时,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文章的脉络,通过运用夸张等相关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呈现出人物的个性,促使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体会到作者想要批判的社会风气。显然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叙述这篇文章,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也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而更好的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比如学习《牛郎织女》这篇文章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这篇文章。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进而促进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教师在开展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和低年级语文教学区分开,这是因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对二者存在的差异性予以高度重视,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小学高年级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冉高奇.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12):169.

[2]张盛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方法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4):187.

[3]宋小平.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1):168-169.

[4]吴永娟.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教学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4(24):21.

猜你喜欢

高年级有效性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