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 如何让国宝从“火”到“活”

2018-07-14彭立昭

北广人物 2018年13期
关键词:国家宝藏国宝宝藏

彭立昭

《国家宝藏》一开播就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度。采访那天,十几家媒体守候着于蕾的出现,国宝变“网红”,让这位年轻的总导演一夜之间成了媒体焦点。短发、身着一袭黑衣、戴着渔夫帽,时尚靓丽,看起来精明干练且气质高雅。落座之后,简短的几句话语,显露出了她的睿智。记者第二次遇见她,是在三八妇女节前的“中国妇女·专家来了”微信群微课上,尽管她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却能静下心来和大家隔空亲聊,揭秘“宝藏”的幕后制作,让我们受益匪浅。她声音优美清脆,节目中聊起《国家宝藏》滔滔不绝,足见她对这个节目的倾心与热爱。

从实习记者到央视春晚总撰稿

于蕾出生于沈阳。她的父亲19岁时就在《辽宁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诗歌,出版过好几本诗集,这让小小的于蕾萌生了对文字的热爱。儿时,她熟读受私塾教育长大的姥爷亲手为她抄制的教材,《爱莲说》、《陋室铭》、《桃花源记》、征气歌》等经典古文,背得滚瓜烂熟。

怀着“铁肩担道义”的梦想,于蕾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专攻新闻学专业。毕业后,她被推荐到“2002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担任导演助理,因表现出色留在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担任实习记者。一年后,于蕾加入《非常6+1》栏目,和一群热爱电视、勇于创新的年轻人一起为普通百姓圆梦,节目中有从SOS儿童村走来的爱心妈妈,有从边关哨所千里探亲的军嫂,有热爱踢踏舞的聋哑少年……每一次平民梦想的绽放,也丰满着她自己的人生。从道具到制片,从导演助理到外联,她几乎尝试了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可能涉猎的全部工种,最终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导演。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于蕾还是央视春晚史上第一位女性总撰稿兼歌舞导演,并且从2012年到2014年,连续三届。用细碎的时光,坚守在万众瞩目的舞台后,一扛就是三年。羊年春晚,她又担当春晚的总体设计。从初生牛犊到日臻成熟,再到不断突破,四年的春晚经历对于于蕾而言是一个实践职业梦想的过程。不止于此,在央视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她还参与了《咏乐汇》《梦想中国》《回声嘹亮》《春晚倒计时》等多档节目、晚会、专题片的创办和制作。

2015年9月,央视综艺频道遴选节目创新人才,参与海外培训。全台报了50多个节目,最后有6个节目入选,于蕾和《国家宝藏》便是其一。没几把刷子哪能委以此等重任?

两年跋涉,三点“初心”

于蕾说,“很多媒体记者问我,当时你为什么要选择博物馆这样一个沉闷的主题?这么沉闷的一个主题要讲好是不是特别难?”

于蕾说,“这个主题其实从来不曾沉闷。当初,我们确实也没有参照系。我和一些文艺青年在谈到喜不喜欢去博物馆、要不要去博物馆的时候,他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大家都说我很想、也很愿意去博物馆。但是当我再问他们,如果把博物馆做一个电视节目的时候,大家就说那太沉闷、太枯燥了,观众不会太喜欢。那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中间的偏差会在哪里?这中间的错位会在哪里?实际上,可能就是我们的表达方式吧。

“可以想见,如果我们走进一个特别好的博物馆,一个一类的大博物馆,倘若对藏品一无所知,背景知识也不知道,看了当然会无趣。若走进一个三流的博物馆,却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讲解人,听他讲毎件藏品背后的故事,那就有趣了。回去之后你会兴奋地跟朋友们讲,今天我见到某个东西太有趣了,历史故事也有趣。那么,我就觉得电视人就是要做一个好的讲解员,为我们的观众,每一个普通人,搭建一座讲述文物背后故事的桥梁,并通过这档文化与综艺相结合的节目,让我们能跟普通的观众产生共鸣。这样便能让民众真正地热爱我们的文物,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为自己的民族骄傲。要弘扬文化自信,要让传统文化复活,喊口号有的时候缺少力量,所以我们在节目里不能喊口号,我们要把我们国宝的故事,把我们想要表达的情感,——讲给大家听,大家就会觉得很有趣。我们最初的初心,就是希望吸引大家走进博物馆,让所有的博物馆都‘火起来,让文物‘活起来;第二个初心就是让我们的普通观众,普通老百姓,也喜欢和爱上这个节目;第三个初心就是希望年轻人能够喜欢这个节目,让他们也能被吸引、被激发,唤醒心中涌动的热烈,这三个初心也是我们奋斗的历程。两年跋涉,三点初心,如今回过头来看,似乎都实现了,很满足、很感恩。”

怀敬畏之心,擦亮蒙在国宝上的灰尘

于蕾和她的团队开始艰难探险的第一步就是要打开博物馆那扇尘封的大门,打开博物馆人的心。那一年,于蕾和《国家宝藏》现在的执行总导演汤浩一起前往英国交流学习。那时候她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自己要普及“国家宝藏”,但普及什么、怎么普及,都尚未明确。

于蕾说我在最开始初创策划时,做了一个50多页的策划ppt文件,然后去咨询北大历史系、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很多教授,以及各个博物馆的在馆专家,还找了一些网络上的历史大咖,见过很多很多的人,把我们的想法一遍一遍地讲给人家听。我始终怀^颗对我们文化的敬畏之心,特别担心伯讲不好,一遍一遍地去验证各倾法是对还是不对……在那两年的时间里,探访了九大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亲自去调研,体验生活,包括核实历史数据,确认文物细节,查阅海量史料等,见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物,也见到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人,才发现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他们毕生的爱好,他们的付出都很有意义。所以我希望能够把所有那些点燃了我们的、震撼了我们的东西能够特别有效地、特别有趣地讲给所有人听,包括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情感。事实证明,我们只是奋力地擦亮了蒙在国宝上的灰尘,它们却闪耀出了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所有的观众都被点‘燃。”

于蕾说,“对于我们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次探索。我们最初的节目构想曾是一档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纯外拍真人秀,而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和磨栃,最后定位为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属于全新创制的‘记录式综藝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

27件国宝海选,方案在秒秒博弈

博物馆为何是九家?原来,2017年3月,节目主创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一起谈节目全新方案时,单院长提醒说,我们国家其实有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于是节目组重新策划方案,又一切归零,最后定下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九家博物馆。

博物馆确定下来后,文物敲定也是个难题,因为每家博物馆都有自己独特的国宝故事。那么,节目中的27件国宝的选择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我们和博物馆之间经历了一个互相理解、互相齡的过程。”谓说。“我们经历了一制隙大的筛选过程,这个节目前后创作大概经历了两年时间,那么一年里我们基本上是处在一个向所有的人

取经的过程,其实就是从一个文博小白,从一个纯电视人腿的,然后是一点一点地去找感觉。我们和九个博物馆的接触花了近半年,我们看到琳琅满目的文物时,总是在想讲什么、怎么讲,我们希望把选出来的文物‘吃透,最后才确定为三件文物。”

其实,第一轮文物海选后,每家博物馆留下了10样宝贝做选择。90枚宝贝的“藏宝图”,挂满了于蕾办公室的一面墙。于蕾说,我们想告诉大家,文物的价值不在于多值钱、多精美,而是它们是否展现大历史的转折、大文化的创造。很多文物故事,今天开会已敲定,明天就面临要做更改,团队的头脑风暴时时进行,方案也在秒秒赌。

“国家重器”,讲述中华文明传奇

故^荐的三件国宝是: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各种釉彩大瓶和石鼓,其中《千里江山图》和石鼓是“禁出国”文物。所以有人说,《国家宝藏》能够一炮走红,第一功臣应该是故宫。上海博物馆推荐的三件国宝是:商鞅方升、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和大克鼎。浙博推荐的万工轿是27件国宝里最年轻的一个,晚至民国初年。豫博推荐的“云纹铜禁”估计观众印象最深,因为雷佳音在台上哭出了泪花……

“我们在选择文物的时候,希望该文物是我们中华文明的见证物,每一件东西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血脉依存,大家可以从这些文物上看到我们祖先的性格,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我们祖先的审美。我们常说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DNA,这个DNA就是遗传密码,文物也同样有。我们民族靠什么激励后人,就是这些文物。从这些文物里,大家能看到我们祖先喜欢什么,想把什么留下来,他们的性格、爱好、价值观、审美、生活趣味、生活方式等等,都呈现在珍贵的文物里了。然后从祖先的视角来分享给我们后代有价值的东西。一块很普通的石头或者说一块碎了的布头,为什么还要存在博物馆里,这就好理解了。”于蕾说,其实湖北省博物馆有很多非常精美的文物,比如用失蜡法铸成的曾侯乙尊盘就漂亮瑰丽至极,但最终选择了长相平平、知者甚少的秦简,就是因为它背后有着一段动人的历史和人文情怀。还有,当时节目组选择了辽宁博物馆馆藏的马镫,但辽博认为,这不足以代表辽博的馆藏实力。于蕾却觉得马镫特别有意义,因为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马镫,可以证明这是中国人发明的军事装备,所以我们才能有骑兵、有重甲作战,甚至沿着草原丝路输出,才有了欧洲的骑兵时代。《国家宝藏》要激发的,正是年轻一代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实现真正有力量的传承。

“谈了一场虐心苦恋后,终于盼来了洞房花烛”

节目用两分叙事法将文物的“前世今生”串联起来,使得清感方面具有延续性,同时人物设置方面通过讲解员、守护人、专家以及今生人物的烘托更具层次感。而由影视明星担纲国宝守护人,成为触发观众观看节目的动机。001号讲解员张国立,其宣传海报就让观众大为震撼,他手持一只巨型毛笔,器宇轩昂地“舞”出了一条“由九大博物馆的剪影”构成的水墨龙。第一期,“故宫”二字本身就自带流量,宫里推荐的三件文物又是顶级国宝,再加上李晨、王凯、梁家辉的号召力和精彩演绎,《国家宝藏》想不火都难。

如何选到合适的明星,于蕾说,“缘分'“当我们为一个理想而向前努力的时候,大家可能就会发现有很多冥冥中注定的缘分中的力量就会来助力,我们就遇到了很多有缘的人和很多有缘的事,然后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你是必须要做而且是一定要去做好的。像之前我想过很多次让刘涛来扮演‘妇好,接受邀请时,她答应得特别爽快,说太有缘分了,因为之前她想演这个角色没成,没想到在《国家宝藏》结缘了。”刘涛在这期节目演出中十分认真,播出后,于蕾乐呵呵地发朋友圏:“能把这套祭祀台词背下来的都是奇女子。”

于蕾说,“黄渤,其实很早之前我们就认识,我跟他说,“明雷”特别适合的时候,他刚好在长沙,正想去新开馆的湘博参观。他参观完之后马上就答应了要守护这件国宝,敲定了拍摄时间。今天回想起来很是感叹。所以各种因缘际会,成就了这个节目。我觉得就是孔子说的,‘不知命,无以君子也。”更难得的是,每一个国宝故事的背后,还有一群热爱国宝、守护国宝的人。中央电视台组建金牌制作团队,耗时两年,酝酿、调研、策划、找嘉宾、沟通博物馆、说广告商,一遍又一遍地宣讲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节目,情怀、格局、无私,学识、客观、奉献、细节……这些交汇在一起的态度缔造了独一无二的《国家宝藏》,打造出了一个新的文化节目“标杆”,拉近了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

“今夜无眠。两年来,不知过了多少个无眠的夜,唯今晚心境不同。这感觉,像是与自己的理想,谈了一场虐心苦恋后,终于盼来了洞房花烛……”这是于蕾在片子火热播出后写下的文字。于蕾不无感既地说,“《国家宝藏》是一个时间成本和智力成本都很高的节目,里面有团队上上下下无数人的心血,有太多太多灵魂有趣的人在默默付出……”

如今,节目组正在做下一季。于蕾表示,我们国家的好东西太多了,一次说不完,所以希望发掘了這块领域之后,将来还可以不停扩展这个领域,毕竟还有很多可讲的东西。

情怀铸就品质,创新打造辉煌。期待第二季,迎接探索历史的热忱之心。今夜无眠,带着敬畏和诚意,倾听《国家宝藏》主题歌《一眼千年》。前奏响起,如乘小舟顺入历史长河,“一眼千年,相隔千年宛如初见,沉默胜万语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这光阴似箭”,那些独特的国宝故事、古人的故事,随着件件国宝展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猜你喜欢

国家宝藏国宝宝藏
“国宝”竞拍会
真正的宝藏
什么?海底宝藏
宝藏
《国家宝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
央视《国家宝藏》定档12·3 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
解析《国家宝藏》中的美国文化意蕴
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