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有效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2018-07-14陈爱华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合作交流学生发展有效课堂

陈爱华

摘要:积极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要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有效课堂;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023-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了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主要内容,而“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则成为了教师工作的追求目标。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有效的教与学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它的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主动发展、综合发展和长远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积极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1.重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创设情境是低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能使单调的知识多姿多彩,枯燥的问题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了儿童学习数学的热情。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如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设置悬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进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如教学《快乐的动物》时,我让学生边看主题图,边听故事:“夏日的一天,森林里热闹极了,小动物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河边玩耍。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戏水……大家玩得可开心了。”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聚会呢?请同学们拿好笔,边看边数,将小动物的数量记录在学习卡上。接着让学生汇报数的结果,然后告诉学生猴子和鸭子可调皮了,它们想比一比它们的只数,你们能帮它们比一比吗?通过听故事,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数学学习不再是单调的数字和运算,让学生在童话世界中也可以学到许多数学知识,学生不仅感到轻松、愉快,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一节课的知识学会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广大教师提出的建议。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学习数学的窗口,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2.落实自主探究的有效性,亲历建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生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能是有效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总想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內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

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应留给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就放手让他们自学,凡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得出答案的就放手让他们去完成……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探究,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求知,从而调动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由于学生从生活经历和课外书籍中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于是我让学生自学,然后汇报你学到了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接着设计今年的日历。通过活动。学生有目的地查寻每个月的天数,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是否都是28天等关键性的问题。这样,学生有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主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将已有的旧知识经验与新的数学知识融洽,更好地掌握了本课重点,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平、闰年的天数,怎样判断是不是闰年……这样的学习是高效的有益的。

实践证明,学习者不进行自主探索,对所学知识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我们教师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上,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从而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互补创新

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他们的学习不仅要独立探索,还要有合作交流。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相互帮助,能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听、说、交往等各项技能。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动手合作,交流学习,让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操作实践,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合作中学会分析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形成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

如在教学《购物》时,我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组长当售货员,其他三名同学用学具钱来

购买自己想要的文具,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是怎么买的。(1)生1:我买了一支5角钱的铅笔:生2、我买了一块1角钱的橡皮:生3:我买了一支钢笔,正好1元钱。……这样,在教学中充分应。

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名学生都动起来,在人人练说的基础上,小组内多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知道怎样付钱,并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了训练效益。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氛围,积极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让每个学生都能集中精力、思路活跃、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合作交流学生发展有效课堂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