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班级文化建设

2018-07-14陈晓艳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班委班长卫生

陈晓艳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016-01

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朝气,自我表现强,敢想敢做,但同时他们对是非觀念淡薄,辨别事物能力差。而在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是通过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以及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建议班级文化的建设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规范班级制度文化

要建设班级文化,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班级中的学生就没有约束,而变成一盘散沙。班级制度是将每个学生凝聚在共同的规范之下,用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实践证明,一个高度民主的班级,也是一个规范高度完善的班级。

1.1组建班级管理机构。

班级是一个组织系统,就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以保证组织的运行。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机构也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方面。所谓班级管理机构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以班长为首的班委会。班长和班委会成员的产生可以采取竞选制和轮任制。我班刚开学针对班长职务采取的是轮任制。班长由同学轮流担任,每人1天,活动课抽出10分钟前任班长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一个半月后,同学们共同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好班长。班委会其他成员都是代理制,一个月后由同学推选,表决通过后确定。形成一种班主任—班长—班委—同学的管理体制,同学能做的事情,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事情,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事情,班主任不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主任的助手,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全方位的轮流竞争上岗,不仅加强了班级工作透明度,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主意识。

1.2共同制定班级班规。

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全班同学一起制定班级班规。学生自己制定规矩,有利于学生自主执行,也有利于培养“自由之人格,独立之精神”。可以从以下方面制定。

(1)制定岗位责任制。

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商定各个班委的职责和义务,这个是很重要的。记得刚带班时由于我的疏忽,没有做到这一点。每次大扫除的时候我总是给卫生委员说教室内的卫生认真打扫,我班的教室不够干净,卫生委员也的确带领大家打扫了,可是结果总是不尽人意,连续两周我班的室内卫生都不够干净。我突然发现不是学生不打扫,而是我没有把任务明确到位,导致学生打扫不到位。接下来我详细给卫生委员讲了一下打扫卫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除了简单的扫地拖地擦窗子之外,还应该注意地下的口香糖,墙角的灰尘虚,各面墙上的文化包装有没有掉落,桌子的摆放是否整齐,图书角的图书是否排放合理等等。之后,卫生委员针对卫生工作重新进行了分工。把各个角落细分到每个学生的身上,这样才把班级卫生打扫干净。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有时候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老师必须要做到事无巨细,亲历指导,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义务。

(2)制定班级公约。

建立班级公约是对班级每位学生的行为予以规范。例如,遵守学校各项制度、不迟到早退。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爱护班级公共财产等。

(3)制定各种常规。

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制定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等。班主任还可根据需要制定其他制度,如考勤制度、班费管理制度等。

2.丰富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对教室环境的布置,构造一种外部的文化环境。这个文化环境体现着一个班的精神风貌以及教育和教学的主旨。具体到教室主要包括以下:

(1)教室的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

干净的教室不是靠打扫出来的,而是靠保持的。让每个学生都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形成“教室就是我的家,保持干净靠大家”的意识。

(2)教室的布置要有特色。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从而创造出有特色的文化环境。同时,教室的布置应当和谐统一,我们要充分利用班级现有的物质条件,不断开发新的资源,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使教室成为体现班级个性的育人场所。

3.培植班级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建设在班级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每个班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识谈吐,价值观、精神面貌等直接反映出班级管理理念,直接反映精神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所以,在精神文化建设中,班集体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文化建设更直接,更具体,任务也更加艰巨。如何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班主任可以利用心理强化手段来引导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如果个人某项行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或奖励,他就会更加努力,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嘉奖,他就可能会放弃努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对有利于形成健康价值观的人和事,都应给予肯定和奖励。我们要及时表扬、奖励与健康的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批评、制止那些与班级主流文化相背离的行为。

3.2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和人生态度。

3.3形成优良的班风。

班风是班级的软文化。它是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它能使班级成员产生巨大的内在激励因素,使人人精神振作,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紧密团结,高度信任,人际关系和谐,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

3.4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班主任要经常把班级取得的成绩、科任老师对班级的良好评价以及家长的充分肯定及时与大家交流,提高大家对班级的认同度,让同学们感到在这个班里学习,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形成强烈的归属感。

3.5让班级充满爱。

健康的班级文化应该是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应该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培育浓厚的班级情感文化。班主任要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心理交流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爱与被受在学生的心里扎根发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境界。

猜你喜欢

班委班长卫生
卫生与健康
班长的烦恼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班服风波”折射出的带班理念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终极班委”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