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实务》推行课证融通模式研究
2018-07-14杨依依
杨依依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学历教育与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将其贯穿于学历教育的全过程。“课证融通”把职业资格证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职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的重要措施。
一、开展“课证融通”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14]19号)明确指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课证融通”的实行使学生在毕业时拥有了“双证书”:毕业证书及技能证书,提升了学生毕业找工作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
二、开展“课证融通”的背景
国内有多家高职院校已开展对于“课证融通”的研究,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对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课证融通的探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对于信息工程系课证融通开展的探讨,等等。国外也有很多高校开通了相似的“课证融通”模式,但由于国外教学制度与国内有较大区别。因此,开展课证融通方式有所不同,国内高职院校通常以此学生通过考试证书的综合成绩作为相对应课程的期末成绩,再统计此学生的平时综合成绩,以一定比例计算此学生的课程总成绩。国外大学,例如一些美国技能院校,由于教学体制的不同,每学期课程内容相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较少,并且不实施班级化教学。每个学生按照计划选择课程,因此很多学院推出了“证书抵学分”的形式,例如马里兰大学推出以下政策:只要提供5年内通过某证书的证明,可以免修此证书对应学科的学分。以此激励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在《证券投资实务》课程体系中实行“课证融通”可行性
《证券投资实务》属于专业技术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较为系统地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原理、证券投资的基本方法,并能较好地掌握各种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投资分析方法。而此门课程对应的证书为中国证券业协会颁发的“证券从业资格”,是“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简称。该证书是全国性质的资格认证考试,是国家金融机构进行认证的资格证书。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从事证券行业的入门考试。同时,中国证券业协会每年举办4-5次“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考点遍布全国,因此在《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开展前及开展过程中,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及参与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参考成本较小。同时,“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分为两个科目:分别是《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和《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学生可一次报名参加两门考试,也可酌情一次报名参加其中一门。考试以100分为基础,60分合格,考试难度较小,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生考试通过率较高。
四、《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实行“课证融通”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对技术岗位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充实的理论知识,也要有熟练地技术能力。在拥有学历证书的同时,一定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也非常必要。同时,随着证券业市场的迅猛发展,新的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机构、基金销售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券资信评估机构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的专业人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对于学生个人理财能力而言,拥有这个证书也从另一个方面普及了金融理财知识,对于学生理财观念的培养也有一个积极作用。
通过近几年的校企合作、招聘宣传会以及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发现现阶段证券行业企业要求高职毕业生在招聘岗位时就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证书、学生也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后一上岗就可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融入工作环境,拥有与工作所对口的专业技能知识。在招聘单位眼里,毕业证书代表着学生拥有了充足的理论知识,而职业技能证书则体现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证券投资实务》课证融通,可以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证书资格的考试,促使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前就拥有从事证券行业入门的资格。
五、如何进行“课证融通”的《证券投资实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改革
尝试运用新型高科技教学手段:微课。由于现如今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地方不应局限于教室。将微课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将是将来教育行业的一个大趋势。通过教师5-10分钟录制的知识点视频,学生可以进行一定的课前预习,并产生对新知识点的兴趣。亦或可以在课后通过微课复习所学到的知识点。同时微课也提供给学生一个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将学生零散的学习时间充分运用起来。在《证券投资实务》这门课程中,可以将考证的考点变换成微课,使学生们可以对知识点更好的掌握。
尝试新型授课方式:对分课堂。在常规的讲授模式下,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学生的课后学习都是两个分离的过程,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机会很少,学生通过老师的教授式教学进行知识的吸收,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容易使学生培养出探索精神。因此,对分课堂将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给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在“证券投资实务”课堂中,可引进对分课堂,并进行一定的修改,和传统课堂一样,在对分课堂中,老师们先进行讲授,学生们再进行学习,但是将讲授和讨论错开,用学生自主讨论的形式替换每节课课堂前一部分时间集体复习。在讨论环节,分小组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主要内容覆盖老师上节课上课的内容,学生们分享通过课余时间对上课内容的消化理解,如有疑惑也可提出,集体讨论解答。
六、改进《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
1.增加考证辅导内容:《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现阶段主要覆盖内容如下:投资工具的特点和风险比较、投资工具的内在价值计算;开立账户,通过柜台、非柜台委托方式进行证券交易;能使用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等基本分析法进行投资分析;能使用K线理论、切线理论、形态理论、技术指标等技术分析法进行投资分析。相较于“证券从业资格”考证内容,《证券投资实务》课程内容更偏向于“证券从业资格”中的《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缺少对于《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的讲授。因此,在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技术能力指导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对于法律法规内容的授课,从而激发学生对考证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
2.增加课程思政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由于证券投资实务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涉及到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买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有序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融入教学。应着重强调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法制:强调在交易活动中,必须提高守法意识,切实遵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监管规则和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相关规定。将证券业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强调从业人员应挡在具备相应的业务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取得对应的从业资格。
(2)敬业:将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以及实验实训环节,注重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从而拥有从事证券行业工作的第一个证书。通过平时的实训联系以及股票模拟交易,培养学生对于时间管理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还有重要一点就是通过整个学期的学习,风险与收益关系的理解,使学生们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塑造一个更加完善的个人价值观。
七、总结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就在飞速发展,再加上现在更新速度更快的数字科技,高职院校教育也应跟上时代潮流,金融财会领域虽然门槛较低,但社会需要更多拥有职业技术能力的人才,探索教学改革不失为一大解决办法。《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课证融通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联系起来,突出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随着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进行思考、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