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工薪族的影响

2018-07-14孙力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

消费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起征点贫富差距调整

孙力 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

个人的收入高低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遵循着多劳多得的原则,每一个勤奋的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到属于自己满意的薪酬。但是,在今天,在城乡、在内陆和沿海城市等地仍旧存在着不小的人民收入的差距。因此,征收个人所得税就成为了政府转移支付,适当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对于确定起征点也是一门值得探讨的学问。

一、个税起征点的调整有哪些难点

关于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并不是现在才引起重视的,早在2009年时,就有与会代表建议调整起征点,并且会在下一年的七月份开始实施。但事实却与期望相反,个税起征点不但没有实施,反而连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改革成为了一纸空文。

我们以2009年为例,当时的起征点还只是2000元。在2009年时财政部公布了一份数据,与2008年相比虽然完成的个人所得税回落了10个百分点左右,但是仍然完成了个人所得税3948.28亿。工薪族的所得税在这其中占了较大部分的比例,其所得税为2483.09亿元。工薪族是个税的主要支柱。从披露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工薪族的所得税占个税比重就能高达60%左右。与个人所得税的6%增长相比,工薪族的所得税的增长比率能达到10.05%的水平。对比增幅8.5%的国民生产总值和9.5%的城镇居民收入增,工薪族的所得税增长比例更是令人惊叹。虽然国家早已说要开始减税,但是在2009年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收取个人所得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节人均收入不均衡的问题,但当时起征点为2000元,基本上所有的工薪阶层都要收取所得税,这就有些违背了初衷。

调整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尺度不好把握,如果起征点过低,则征税失去了调节的意义,高收入人群依旧高薪酬,低收入人群将会得到更少的工资;如果起征点过高,项目过多,可能会导致高收入人群到手的工资比中低收入人群的工资还要少。或者按照不同家庭的负担来征税,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任务。即使工资等已经联网,但是工资外的其他收入并不为人所知,这又会对征税造成很大的困扰。2008年的西方国家的次贷危机也影响到了对外贸易逐步开放的中国。虽然说中国很完美地应对了这次经济危机,但是短时间内要进行经济回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起征点的调整更是对经济的复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国家经济要回暖,百姓手里要有钱,平衡二者真的是一件进退两难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渡的政策。

二、若是提高个税起征点,工薪族将成为受益最大者

个人起征点的提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人民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每年的两会也是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不论是否提高起征点都能够引起大街小巷人们的一阵热议。对于个人征税我们应该先要明白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这个问题,调节过后为什么工薪族能成为受益最大的人。

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西方有句谚语:“人这一生两件事情不可避免,那便是税收和死亡。”由此可见,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一件在人们生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事情。作为我国第四大税种,个人所得税已经占据了我国收入的90%左右,成为我国的税收收入的一大经济支柱。实际上,我国税收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久,1980年我国才开始正式征收个人所得税。在此后的时间里,个人所得税不论是起征点还是纳税的项目都或多或少的进行过调整。从最初的800到1600再到后来的2000、3500一直到最近刚实行的5000。国家根据时代的发展、物价的水平等等因素一直在找到那个相对公平的起征点。为了整体的贫富差距不那么大,为了让人民手中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为了让大家切身的感受到国家的发展。为了让社会发展的更加和谐,历任的国家领导人也是不断的在寻找一个让人满意的再分配制度。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改革的红利,将蛋糕做得更大,将蛋糕分的更加公平。我国当前的经济快速发展,征收个人所得税是调节贫富差距的有效的方式。调节起征点更是深得民心的改革方案。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从1980年开始,那时的物价水平较低,人均工资50元/月,但是起征点在800元,是人均工资的16倍居多。但是后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均工资在2009年为2000元/月,如果要确定起征点也应该在32000元,但事实并非如此。也就是说在1980年时,征税的群体还不是中低收入工薪阶层而是一些高收入的群体。但是现在征税的主体却悄然转变,工薪阶层成了主力军。这就违背了当时征收税收的初衷。从而会引发”马太效应”,即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这样一来,社会的公平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贫富差距的扩大会导致阶级分化,甚至是阶级固化,不利于阶级的流动。这对每一个人来说是相当不公平的。人民没有办法再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中国梦”,会为生计所困。大多数中低收入人民不敢轻易消费,会导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企业没有生产的动力和资金。国家的经济也会停滞不前。社会和谐也会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提高个税起征点对社会的公平,经济的增长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调整起征点,工薪族必将成为最大受益者。自从在2011年正式将3500作为起征点之后,大约从原先的9000万人纳税变成了7000到8000万人成为了纳税的群体。2018年再次调整了起征点以后,征税的群体将又要缩小一部分。起征点的提高或许对于个人来说只不过是每个月增加了200到300元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对于个人来说不过是一件衣服或者是一套化妆品的价格。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个人的收入增加,消费意愿便会更加强烈。从宏观角度看,对国家的经济增长起了很大的支持的作用。市场上的流动资金越多,企业越有生产的资金支持和动力支持,国民生产总值会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国家会更加有钱,投资等会逐渐增加,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提高,形成良性的循环。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起征点的调整,会起到“一箭多雕”的作用。实际上,在笔者查询资料的过程当中,5000到10000左右收入的群体大多是知识分子,老师等占了很大的比例。这就意味着这些知识分子会用自己手中多出来的钱,去更好的提升自己。武装自己的头脑,不管是对老师本身还是对其所教育的学生都是利人利己的好事。这也是更加促进了阶级的流动,不至于阶级固化。所谓的”马太效应”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缓解。让每个人都有更大的上升的空间。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收入水平或是社会地位。现在的时代人们更注重的是教育水平和实际工作的能力的结合。知识水平是能得到一份心意工作的敲门砖。在以前,人们只是考完大学后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本科学历可能还不够,还需要更大的知识储备。近几年掀起了一股“考研热”恰恰就证明了知识是越来越重要。但是知识分子会利用手中多出来的钱,不仅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还会考虑到为子女提供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样做能够给国家提供一批优秀的教育人才。

此外,调整起征点更是能够增强居民的获得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对于中低收入的家庭来说减轻了不少的负担。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压力。不上税,意味着除了能保障基本的生活水平之外还能有更大的进步空间。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是政府在分配的一种方式,为了调节不同收入的贫富差距。调整税收起征点从宏观角度来看分配的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居民手中储蓄增加,愿意投资的人数将会有大幅度的上升,很多中小企业将因此散发活力。要想吸引更多的投资就必须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中小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也因此会被大量的激发。提高工作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会推动国家在创新方面的进步,这些良性循环都是因为调整了起征点。

但是,我们不能够一味夸大调整起征点的作用,其中的缺点是我们仍旧不能忽视的部分。

三、起征点的调整,并不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

勤劳致富,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文化。历来就有不少关于勤劳致富的名言警句,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是真正在社会上的时候才能发觉巨大的收入差距并不是依靠勤劳二字就能够弥补差距的。对于一些十分贫困的人来说调不调整起征点对他们来说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起征点是3500还是5000对于月收入2000的人来说没有任何的区别。他们的生活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他们的社会阶层依旧是固定的,没有办法能够发生根本的改变。

实际上,起征点的调整能够一定程度上的减少马太效应,但是,这种马太效应依旧是存在的。让我们以3500作为起征点做个例子。对于收入在2000至5000元收入的人群来说,旧的起征点不过每月多出了200元左右,但是在高收入的群体之间他们能够多出来的收入能到3000左右。这不是缩小,反而是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再者就如前面所说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起征点的调整对他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起征点的提高,自然会让国家的收入降低。对于一些公共事业例如在教育、医疗、养老、国防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会减少,国家还要每年在能源的采购等方面花费巨资。税收的减少意味着很大一部分钱都要求政府寻找新的弥补亏空的方法。

因此合理认识税收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才是缓解贫富差距的关键。第一,就是要意识到,税收不是一切,单纯调整起征点并没有人们想象当中那样巨大的作用。它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贫富差距的原因有很多,税收只不过是其中之一。与其减免税赋倒不如为人民增加收入。不失为一种长久之计。其二,人民感觉不公平往往是因为自己的辛勤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薪酬回报,这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国情不同,所以会导致市场可能不是那么的自由,政府的过多干预,会造成市场上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最后一点就是要对民众进行思想上的改观。很多人认为纳税是义务,但其实也是一个自由公民的权利,就像是投票一样。

猜你喜欢

起征点贫富差距调整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工位大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个税改革:不止于起征点
财政部提高“石油暴利税”起征点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几点思考
“起征点”和“免征额”有何区别
报告
18
资本占有量差异、收入机会不平等与财产性收入增长——基于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