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古长情
——七仙女传说的传承与发展

2018-07-14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310023

大众文艺 2018年8期
关键词:七仙女新余市民间文学

(浙江工业大学 艺术学院 310023)

一、研究意义

2015年8月20日,正值中国传统文化极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新余市被授予“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耳熟能详的七仙女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新余

市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正确解决七仙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积极创新发展仙女文化,对提升新余市文化空间以及传承与发展其他优秀民间文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源起:七仙女传说之乡

在《搜神记》中:“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走,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

这是迄今为止关于“七仙女下凡”最早的文字记载,文中详指的“豫章新喻”即今江西省新余市。

其次,新余地区对鸟图腾的崇拜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充分说明新余为七仙女传说的发祥地。追溯到20 万年前,新余这块土地已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了。在这块土地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先民是古越人,古越人不仅崇尚鸟图腾,也沉迷于鬼神、巫道文化。新余盛行的仙道文化也孕育出很多仙人仙事神话传说。

再次,地区的命名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地人民对追求浪漫爱情的美好向往。新余的许多地名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联。渝水区良山镇的鹊桥村、水西镇汉源村委汉源村,还有神牛洞、织女洞、龙母庙、神山、赶仙桥等大量仙迹仙踪和文化遗存。

最后,在古诗文描写中,亦能捕捉到七仙女文化对新余的深远影响。“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邻家小女都相学,开取金盆看五生。”从诗中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新余对牛郎织女故事的传承十分兴盛。

三、七仙女文化的传承困境

1.量小力微的传承人及听众

七仙女传说的浪漫爱情理念虽然众人皆知,但能把故事的细枝末节讲出来的实属少数。民间文学如同偏远的传统古村落,正在渐渐的被人们遗忘,人们总会认为过去的文化生活是落后的,导致传统社会中的积极的传承人与热情的听众都越来越少,仙女文化的传承面临窘境。时代的快速发展削弱了老一辈与新一代人对仙女文化传承的热情,当下追求爱情的年轻男女大都热衷于韩剧中热烈而开放式的爱情桥段,往往忽略了中国传统的真、善、美的爱情。

2.文化挖掘的深度与传承的力度不够

民间文学类传统的传承形式大都通过口头相传,可见传播范围之狭窄。作为“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的新余市是一个工业城市,疏于对文化的重视。仙女文化虽来源已久,但知名度不高,在仙女文化传承的深度与力度上都需要大大提升。为了弘扬优秀的民间文学,社会各界都应自觉为仙女文化的传承做出一份努力。

四、七仙女文化的创新发展

时代在发展,生活需创新,我们有责任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活力。在保持七仙女传说的基本面貌前提下,经过政府、网络媒体、当地居民以及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发展,对仙女文化进行反思与重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设计相应的表达形式,把仙女文化生活化、社会化,使其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由于其公益性质,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保护理念,宏观把控创新发展大局。政府在加强立法与管理的同时,还需深入民间生活,采用访谈、拍照等调研形式,广泛搜集、整理故事传说、照片等相关资料,开展大量有关仙女文化的研讨会,培养保护仙女文化的人才,深层次地挖掘仙女文化,为仙女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运用网络媒体的宣传优势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是时代的需求,当今网络媒体的发展炙手可热,人们的学习、工作、娱乐都已经与它密不可分了。基于尊重传统的原则上,借助网络媒体的有利大势进行传播仙女文化,打破民间文学口头传承的单一传播形式,扩大民间文学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仙女文化。网络媒体将仙女文化进行创新的具体形式包括利用报刊杂志、微博、微信等公众交流平台,将七仙女传说创作成音乐、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以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给大家。

3.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使命感

民间文学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口头语言艺术,它的生存、传播和延续靠的是社会底层广大人民之间的口传心授。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传承人掌握着珍贵的资料,老一辈传承人拥有的文学资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相关单位应及时采取记录措施。新余的当地传承人应该深刻理解仙女文化,加强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自觉自信心,增强仙女文化传播力,使当地居民真正的成为仙女文化传播的主人。可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对后辈、外来游客进行讲解,在当地学校开展仙女文化学习交流会,举办七仙女传说的戏曲活动,将感天动地的美好爱情传说传达给更多的人。

4.发展文化旅游创新产业

新余市的仙女湖是仙女文化传播的载体,旅游企业应当科学地加强创新发展的领导力,正确的深入挖掘七仙女传说的文化资源。结合新余当地文化特色,将七仙女传说的文字、场景运用到特色旅游产品上,例如,将矢志不渝的爱情故事进行书画创作印刷在景区门票、应用到服装纹样上、展览于文化馆等,达到扩大宣传的效果。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要存在于话语间、文字里,更应当要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文化元素的提炼、点缀、放大,能够让体验者深刻感受到到仙女文化的内涵。融入新余当地建筑特色,注入仙女文化,创建仙女文化主题酒店、民宿等服务型产业,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旅游角度、经济角度及社会角度考虑都有益于仙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建设特色主题小镇

新余市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特色小镇建设在文化创新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创新创业、培育发展文化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新余市文化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场所。结合特色小镇生产、生态、生活相互融合,旅游、文化、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要求,达到提升新余市仙女文化资源品质与仙女文化旅游品牌的目的。

五、结语

民间文学的传承体现着一种历史的现象,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传递的是各民族绵延不断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血缘家族关系、礼俗制度、道德观伦理观的衰微以及城镇化运动的快速推进,民间文学的传播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所以保护、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学是当下刻不容缓的工作。七仙女传说反映着人民向往自由、浪漫的爱情观,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恰当有序地运用好仙女文化资源,带动新余市的文化旅游,有效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使其在现代文化环境中活态传承,为其他优秀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参考性思路。

参考文献:

[1]谢禾生,李韶杰.七仙女传说的赣文化内涵探析[J].名作欣赏,2010(35):98-101.

[2]万建中.“民间文学志”概念的提出及其学术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6):28-35.

[3]李佩文,涂满荣.“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缘何花落新余[N].新余日报,2015-09-01(001).

[4]詹娜.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生存困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4):71-76.

[5]贺晶.汝南梁祝传说在当代的讲述与传承[D].开封:河南大学,2007.4.

[6]陈静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7-84.

[7]王水根.鸟与赣人“神仙”观——再论《鸟图腾及相关问题》[J].南方文物,2002(3):32-40.

[8]许钰.口承故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

[9]白鹭.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间传说现代传承研究——以和顺牛郎织女传说为例[D].太原:山西大学,2013.6.

猜你喜欢

七仙女新余市民间文学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天仙配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用少年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做好思想引领工作——江西省新余市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优秀案例
新余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Alita:Battle Angel
江西省新余市实施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教育创新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我演“七仙女”
我演“七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