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蒂芬•达克:打谷诗人

2018-07-14南通大学杏林学院226019

大众文艺 2018年8期
关键词:达克利尔史蒂芬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226019)

史蒂芬•达克的生平资料很少,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当时的记载中都没有对此加以介绍。1705年,达克出生在维尔特郡内邻近皮尤西的查尔顿,父母都是贫困的普通劳动者。达克没受过正规教育,只在一所慈善学校读过几年书,14岁即离开了学校,开始在田间劳作。

达克是个勤劳的农民,比一般的乡村劳动者在田间干更长的时间。他也是个好读书的人,这多劳多得的报酬便用来买书,数学或文学书,以供晚上阅读。达克读过弥尔顿、德莱顿、普莱尔等人的诗作之后,发现自己对写作诗歌大感兴趣。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长期浸淫在诗歌的阅读中,白天农耕的达克晚上也笔耕起来,开始写短篇小诗了,就这样开启了诗人生涯。

后来,这么一位好学得入魔的年轻人开始受到当地人的关注及鼓励,从受信温切斯特的受俸牧师阿留雷德•克拉克到女王的女官克莱登女士,再到被介绍给卡罗琳女王本人。女王让他做了里士满女王图书馆莫林书房的管理员,并赠给他一间小屋,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和写诗。1730年的《打谷者的劳作》使达克这名打谷者一跃成为全国著名诗人。然而1737年凯瑟琳女王死后,他失去了资助,后来做了萨里的拜弗利特的牧师。但生活的不如意使他变得越来越忧郁,以致在1756年投河自尽。

达克最主要的作品是他用当时最为流行的英雄双韵体所作的长诗《打谷者的劳作》。透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到十八世纪农业劳动者真实艰辛的生活:

首先,轻摇连枷轴,证明

它是否会恰当精确地转动:

一旦确定,我们就迅速地旋转他们;

从结实的连枷柄的支轴反弹着,

从谷仓那边回响着咔哒咔哒声。

……

咸咸的汗水如溪流般飞快地往下淌,

从头发上滴落,或顺着脸颊流下来。

我们知道工作不会停止;

嘈杂的打谷声永远传续。

他们的主人不在,放心地嬉戏;

睡着的打谷工具本身就是背叛。

(Duck 1730: 12-13)

《打谷者的劳作》这首1730年写就的诗歌,使达克锋芒毕露,脱颖而出。这首诗描写了18世纪英国乡村普通劳动者的一年的生活。起笔歌颂收获的季节之后,便叙述起农人所要承受的苦工来。农场主指挥着打谷者,分派他们去不同的谷仓,一些人去打小麦,一些人去割大麦。

《打谷者的劳作》绝非单纯的劳工生活记录,它是诗,流走着细腻的艺术。其中修辞手法俯拾皆是,如押韵的“round”/ “rebound”/ “sound”,恰似谷仓中荡漾的回响。

《打谷者的劳作》是英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尽管它还没有被赋予这样的地位。就我所知,在十八世纪上半叶还没有与这首诗一样把日常劳作生活现实以及资本主义(地主)和(农业)劳动者之间关系的现实呈现出来。从来没有一位诗人声明放弃了“我”的立场,而去赞成休戚相关的“我们”,从而使自己成为所有那些肩负乡村秩序所在的代言人。”(Klaus 1985: 13)因而,达克的诗歌中描写的朴实农业劳动俨然是艺术的新境界。

《在几个场合的诗歌》是他在1736年献给卡罗琳女王的诗集。在文学界的压力下,达克不得不向当时的诗歌传统低头,于是到了他后期诗歌中已不见其特有的乡间劳作体验,尽是些情感缺乏的上流颂歌以及宗教话题。乡土、农耕,把这些都抛弃了,他的诗作也就流于平庸了。

斯蒂芬•达克的成功,催化了18世纪30年代英国诗歌乡土化的逐步完成。达克的诗作启迪了后继者,譬如女性农民诗人的代表人物玛丽•科利尔,她对达克描写的“闲聊的妇女,手里拿着耙子和叉子”很是不满,于是有了在1739年她发表的《女性的劳作》这首诗。科利尔回应了达克对女性的描写,把女性劳工的劳作描写得淋漓尽致。达克和科利尔的诗歌的独特之处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诗歌描写农民的劳作主题。

18世纪以来英国原生态诗歌的发展是在社会从传统农耕到工业化逐渐盛行的背景下进行的,史蒂芬•达克可以说是开创者。达克的一生有起有落,有过如日中天,有过门前冷落。但我们最能记住的还是他的以《打谷者的劳作》为代表的精彩诗作,也忘不了他在英国农民诗歌中的开创者地位。

参考文献:

[1]Duck, Stephen. “The Thresher’s Labour” in Poems on Several Occasions [M]. London, 1736.

[2]Collier, Mary. The Woman’s Labour [M]. London, 1739.

[3]Davis, Mary. Stephen Duck, the Thresher-Poet [M]. Orono:University of Maine Press, 1926.

[4]Klaus, Gustav. The Literature of Labour: Two Hundred Years of Working-Class Writing [M]. New Yo rk: St. Martin’s Press,1985.

猜你喜欢

达克利尔史蒂芬
以色列伽利尔ACE步枪
“我没错”和“我应该”
为什么是他设计了那么多上海地标建筑?
给善良一次机会
美男子与女儿乱伦生子双双被捕
向史蒂芬·霍金致敬
鸭子达克修房子
鸭子达克变超人
瘸鸭达克舞步
你是我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