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拉·凯瑟作品中妖魔化的犹太人形象

2018-07-13杨敏

北方文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种族主义异化

杨敏

摘要:美国女作家维拉·凯瑟一直被公认是来自荒野的缪斯。她作品中充满异域风情、多元的移民文化是白人和北欧移民的世界。东欧、亚洲移民、墨西哥裔、非裔、犹太裔美国人却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本文通过《教授的房子》,解读凯瑟作品中被异化的犹太人形象及其成因。

关键词:种族主义;种族优越感;异化;《教授的房子》

近30年来,评论界对于凯瑟的研究有一个180度的逆转。过去,多数评论家认为凯瑟的边疆小说流露出怀旧、向后看的心理,因此,凯瑟研究受到了限制。如今,凯瑟研究多集中在小说深邃的主题和新颖的写作技巧等方面,然而从后殖民角度解读甚少。凯瑟的信件、演说、作品中充满异域风情、多元的移民文化是白人和北欧移民的世界。东欧、亚洲移民、墨西哥裔、非裔、犹太裔美国人却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一、妖魔化的犹太人形象

《教授的房子》(1925) (The Professo House)中路易·马塞卢斯最能体现凯瑟对犹太人的态度。在凯瑟作品中,犹太人都是令人“不屑”的:他们身体丑陋、热衷于经济剥削,他们不仅世俗,而且还是传统价值观念的破坏者。[1]376-77对犹太移民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歧视不只是个人观念,更是社会上主流意识形态。长期以来,犹太人被视为美国文化的外来者、破坏者,是美国社会中沉默的、被遗忘、被驯化的“他者”。

在第六章开篇,十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当彼得教授回到家的时候,他站在落地窗外欣赏着窗内他妻子买的秋意盎然的花草,感到一种“强烈的秋天气息”(PH 48),他忽然意识到“季节感有时候是请进屋之后才产生的,跟被画下来或写进诗里异曲同工”。(PH 48)在他感慨于大自然鬼斧神工、醉心于这种艺术的力量之时,透过法式落地窗,他暼到他的妻子莉莉安和他的犹太女婿路易,“他俩之间有一张涂漆的小桌子,他俩都向前倾着,似乎在看一个珠宝首饰盒”。(PH 48)这里路易对待珠宝的姿态被刻画成典型的、贪婪的犹太人,和狄更生笔下的老教唆犯费京的形象不谋而合——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从地板下面偷偷拿出一盒子珠宝,在手中万般怜爱的玩赏,心里因想着死人不会说话而沾沾自喜。

当路易想要加入“艺术文学院”的时候,彼得教授督促妻子莉莉安去劝说路易“先不要自己提出参加艺术文学院,以免遭到反对”。(PH 51)他解释说尽管路易已经被乡村俱乐部接受,但是“艺术文学院是个挑剔难缠的小团体”。(PH 51)从此处就可以看到犹太人由于种族原因而不被艺术文学院所接受。正如詹姆斯·施勒特(James Schroeter)所言,凯瑟在其创作中暗示犹太人只是一个敛财者而不是创造家,是一个没有传统的外来者、侵略者。小说中,路易的致富是通过与汤姆·奥特兰的遗孀婚姻关系从而获取这笔遗产而发家。凯瑟这样的安排不仅表明犹太人不劳而获,他们的财富建立在掠夺美国财富之上,他们更没有资格获得财产和传统,同时也暗示“美国正在落入犹太人手中”。(503-504)沃尔特·本·麦克(Walter Benn Michaels)认为凯瑟正如其他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作家一样,通过美国的“外来入侵者”来定位美国身份。在《教授的房子》中,她将路易塑造成“对美国人犹如噩梦般的犹太人,而此人还觊觎他的女儿”。[2]69

二、社会主流话语意识形态

实质上,凯瑟对犹太人的态度同样与主流意识形态密不可分。1917年夏,美国社会充斥着对犹太人缺少爱国情怀的斥责、批评和谩骂。1917年4月,美国加入一战。5月,议会通过一战征兵法案:作为他国公民,未向美国政府申报美国公民资格的移民可以免除征兵。每个州要根据总人数按比例征兵。但这个总人数中却包含了未申报的移民。因此,在拥有大量移民的州,美国公民被征用参战的机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州。这种情况滋生了对移民的怨恨和反感。实际上,尽管有免除兵役的赦免权,成千上万的未申报的移民在1917和1918年自愿入伍参战。尽管如此,公众对犹太人的愤怒并未有丝毫减轻。反而,大众媒体的公开言论更鼓惑、助长了这种怨愤。1917年8月25日,拉塞尔·邓恩(Russell Dunne)在麦德逊广场发表了反犹太人的激进演说,他不仅将犹太人描绘成“长鼻子、谄媚的寄生虫”,而且号召群众抵制犹太贸易。他斥责犹太人是“懒鬼、逃避兵役的人”,鼓动民众对涌入美国的犹太人重演血洗的历史,“让这些犹太佬受到他们在俄国的遭遇和教训”[3]28-29报纸发专刊表示未申报公民资格的移民也应参战。[4]228 1917年8月刊,美国世界杂志甚至宣称犹太人早已与德国佬勾结。[3]73无论犹太人在战争中表现如何勇猛,“那些外国佬,尤其是犹太佬,比美国本土人更容易装病逃避责任。他们过去不曾、未来也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5]105

《教授的房子》写于战争年代。此时的凯瑟注重与公众的关系,而且对社会事件、主流思想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作为积极介入政治的作家,她的作品与她所处的时代在知识、政治和社会的各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凯瑟不仅无法超越主流社会话语。她的这种种族主义也带着个人因素。从传记角度,《教授的房子》(1925)(The Professo House)中凯瑟对路易·马塞卢斯的态度也反映了凯瑟对其好友伊莎贝尔·麦克朗(Isabelle McClung)婚姻的看法(伊莎贝尔·麦克朗于1916年与犹太人贾恩·汉伯格结为夫妻)。詹姆斯·施勒特(James Schroeter)和利昂·埃德尔(Leon Edel)首次提出,凯瑟最终将对好友伊莎贝尔婚姻的不满、以及对贾恩·汉伯格(Jan Hambourg)怨恨都融入了路易这一人物塑造。这一观点也普遍被学界所认可、接受。《摇钱树》(The Diamond Mine)中的米利都·波帕和《流言蜚语》(Scandal)里的西格蒙德·斯坦因,也能看到汉伯格的影子。这两部短篇故事的创作时间更接近于1916年的婚礼。

1917年征兵法案要求18至45岁男子服兵役。传言说单身男子优先服兵役,有妻儿的已婚男子可以免除兵役。小说中,汤姆于1915年牺牲时年仅29岁,路易娶了汤姆的遗孀。当凯瑟琳“听到罗莎蒙德宣布和路易·马塞卢斯订婚时。突然之间,她好像就和姐姐彻底完了。因为她不能原谅罗莎蒙这么快就忘记汤姆了”。(PH 58)由此可见,路易应该与汤姆大致同龄,小说暗示他是通过仓促结婚进而逃避兵役。凯瑟小说中,在她赞誉、美化了以汤姆·奥特兰为代表的美国白人男子,以及他们英勇参战,为保卫祖国壮烈牺牲的高尚情操,与此同时,却将以路易为代表的犹太人塑造成投机取巧、不择手段逃避战争的“逃兵”,他们不仅发战争财、肆意挥霍日子,而且坐享其成白人男子的劳动成果。这种鲜明对比无疑点燃读者对犹太人的愤恨,助长种族主义观念的蔓延。

三、结语

凯瑟的创作无法离开她所处的时代,也无法超越社会主流的影响。凯瑟对待不同种族和少数族裔的差别态度与战时政治密切相关。尽管小说中她以同情的笔触塑造了正面、积极的瑞典、挪威和波西米亚、捷克移民。但她仍是反叛的、种族主义的。亚洲移民、墨西哥裔、非裔美国人、犹太人、印第安人在其小说中常常被忽略,即使出现也是概念和漫画式的加以嘲弄,甚至被妖魔化。她塑造的有色人种正符合20世纪美国主流社会的观点,充斥着偏见、矛盾和种族主义歧视。

注释:

本文未特别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出维拉·凯瑟著,庄焰译:《教授之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The Professo House以下缩写为PH。

参考文献:

[1]Schroeter,James.“Willa Cather and The Professo House.”Willa Cather and Her Critics[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376-77,503-504.

[2]Michaels,Walter Benn.Our America:Nativism,Modernism,Pluralism[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5:69.

[3]Sterba,Christopher M.Good Americans:Italian and Jewish Immigrants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4]Chambers,John Whiteclay,II.To Raise an Army:The Draft Comes to Modern America[M].New York:Macmillan,1987.

[5]Wallace,Max.The American Axis:Henry Ford,Charles Lindbergh,and the Rise of the Third Reich[M].New York;St.Marti Press,2003.

(作者單位: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种族主义异化
与种族主义作战的艺术家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正视美国种族主义历史需正视“种族”这一概念的起源 精读
词典查不到的种族主义定义
“种族主义鱼”(图片新闻)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虚伪美国文化下的种族和种族主义
虚伪美国文化下的种族和种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