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养蚕防病关键技术分析

2018-07-13赵冀敏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3期
关键词:蚕具蚕病蚕体

赵冀敏

蚕病防治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每次养蚕的全过程中都要做好对蚕室、蚕具、蚕体及桑叶的消毒防病工作。

一、养蚕易发病的原因

1.养蚕基础设施条件差,预防意识不强

部分养蚕户没有专用(小)蚕室。因蚕室不规范,不具备养蚕的基本条件,小蚕饲养无法保温保湿,大蚕饲养无法通风换气,这些规范化技术都无法操作。还存在人蚕共处一室的现象,消毒工作难以彻底。相当一部分蚕农对蚕的生理特性不了解,因而主观上没有“防病在先”的意识,不会主动切断病原物;忽视蚕室蚕具和蚕座、蚕体的消毒,蚕期中的蚕体保护措施不力,导致病源污染,引起蚕病暴发,严重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2.蚕期前后消毒不彻底

蚕农普遍存在“重养轻消”的思想,有的不消毒,或消毒不全面,甚至消毒方法掌握不当,不能对症选用消毒药剂;更多的是不进行回山消毒,这样养蚕环境中就会留存大量的病源物,导致蚕病的发生。蚕室具消毒不彻底,主要表现:一是消毒方法不当,用药量不足,不能按蚕室大小面积计划用药。二是消毒不按程序进行,对蚕室蚕具周围环境等不进行清理、浸泡、刷洗、曝晒;还有些农户对蚕具边洗边消,边用边消。三是消毒不彻底,只注重蚕室地面、墙壁的消毒,忽视屋顶、门窗和周围环境的消毒;蚕室蚕具消毒后,不能保证密闭及保持湿润30min,熏烟消毒时密闭不严等。四是用药不对症,盲目用药,甚至购买和使用劣假蚕药。五是蚕期消毒主次不分。

二、预防蚕病的应对措施

1.严格管理好病原物,防止病原物的扩散

病死蚕及其排泄物(如蚕沙)、分泌物(如蚕丝)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病原物,这些都是导致病原物扩散而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严格管理病原物的具体做法如下:(1)将蚕期中发现的病蚕、弱小蚕,用蚕筷取出,投入盛有石灰等消毒物的容器中,集中深埋,不可乱丢,任人践踏,更不能将病死蚕饲喂家禽。(2)除蚕粪时在地上摊一层专用塑料布(可以用化肥或饲料口袋洗净后缝制)不让蚕粪落地,并且将蚕粪进行袋装处理后,随即将蚕粪运到远离蚕室、桑园的地方,每户挖一个蚕粪坑,使蚕粪集中堆积起来,并用塑料薄膜覆盖,腐熟发酵后才施入桑园。(3)除蚕粪后,要及时清扫蚕室,并用含有效量1%的漂白粉液消毒。饲喂桑叶时应洗手。(4)蚕期结束后,首先对使用过的蚕室蚕具等用适合浓度的漂白粉液进行消毒后,再进行清洗工作。(5)在清洗蚕室蚕具的过程中,要做好对浮丝及蚕粪等的清理。

2.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

一是做好饲育期气象环境调节,按蚕各龄期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湿度的要求,调节好适宜的气象环境。二是小蚕饲育中实行小蚕规范化饲养技术,做好保温、保湿、饱食和精选良桑工作,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三是预防微量农药中毒。大田作物施用农药,常污染桑叶,引起蚕中毒,中毒重者造成死亡,轻者不显症状,但抗病能力降低,易发病死亡。四是提高蚕农的科技素质,逐步使蚕农达到操作规范化,自觉养成在采桑、给桑、扩座、除沙等操作过程中良好的消毒卫生习惯。

3.在各期养蚕前,狠抓消毒药械的准备工作

每养一张蚕,准备新鲜石灰12.5kg和一定数量的漂白粉等其他药品;对其密封保存,确保药不变质,为消毒工作提供了物质保证。在合理安排养蚕批次的基础上,所有蚕室蚕具,特别是小蚕期蚕室蚕具,坚持做到养1次蚕消1次毒。在做法上,认真贯彻执行扫、洗、晒、消四字措施。

4.注重全程消毒防病

防治蚕病是保足上蔟頭数的重要措施,必须把消毒防病工作贯穿蚕前、蚕中、蚕后全过程。养蚕前的消毒在一周前结束,包括蚕室、蚕具和室外环境,老蚕室宜用甲醛消毒。养蚕中各龄起、老蚕室宜用甲醛消毒。养蚕中各龄起、眠易感期用好防僵粉和石灰,大蚕盛食期用好各种药剂的添食。除沙后蚕室地面漂白粉消毒,发现病死蚕及时淘汰隔离。采茧结束后及时进行回山消毒,把新鲜病原物及时杀灭。

(1)蚕体蚕座消毒。小蚕期加强眠前和起蚕进行蚕体蚕座消毒,眠前用新鲜石灰粉,眠起时用小蚕防病一号,大蚕用大蚕防病一号或石灰粉。在各龄眠起或盛食期均要用漂白粉与新鲜石灰粉混合制成防僵粉消毒防病1次。

(2)提青分批,淘汰弱小蚕。在小蚕饲养过程中经常出现发育不良现象,一些弱小蚕一般是有病蚕,其排泄物、血液往往存在大量病源,为蚕座传播病菌的主要来源。

(3)添食药物防病。从2~3龄起蚕喂第2口叶时,使用抗菌增茧素、蚕安王、蚕病清等药剂各添食1次。4~5龄蚕第2口叶后隔天或每天傍晚各添食1次,可有效地控制各种病蚕的发生。

(4)建立卫生防病制度。认真做好蚕室地面和蚕室周围环境卫生,做到蚕室、贮桑室、蚕座、蚕具以及蚕用水的清洁卫生。贮桑室要每天清扫残叶,定期消毒,并要多注意观察,防止桑叶堆放过久、过厚、过热,造成叶面熏蔫变质和滋生病菌。

(5)防范农药中毒。处于粮桑混种的地区,稻麦田频繁治虫极易造成农药污染桑树而使蚕中毒,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一是蚕区农、桑田治虫实行四统一(时间、用药、浓度、药械),禁用三杀、高毒农药且禁用弥雾机;二是紧靠稻麦田的桑叶尽量不用,缺叶时必须试喂后再用;三是发现中毒情况后要进行通风、水激、添食解毒药品解毒,尽量减小损失。

(作者单位:157600 黑龙江省林口县蚕蜂管理站)

猜你喜欢

蚕具蚕病蚕体
蚕品种对不同发育阶段蚕体、蚕沙及蚕茧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关于毛脚茧判定方法的探讨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