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化”教学,高效课堂

2018-07-13左敦扬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五化灵活多元

左敦扬

【摘 要】 在当今减负的大背景下,增效是减负的真正目的,增效重在提高课堂效益。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多年来,我经过平时的不断学习和摸索,总结了使课堂教学更高效的“五化”: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活动主体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气氛民主化、教学过程动态化,仅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 高效课堂;多元;主体;灵活;民主;动态

在当今减负的大背景下,增效是减负的真正目的,增效重在提高课堂效益。而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即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显得极其重要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在实践过程中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

以往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只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行目标的确立应由单一的认知目标向情感态度、数学思考与认知目标和谐共进变化。

例如我把人教版第九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四点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找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 数学思考: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割补等方法,经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培养转化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有效思维量。

3. 问题解决:能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情感与态度:通过预习导航的指引,培养自学能力;学会科学、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

二、教学活动主体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注意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力。

在人教版第八册“加法交换律”巩固练习的一道习题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首先请学生观察题中的四个等式230+370=380+220、30+50+40=50+30+40、A+100=100+A、230+420=430+220,判断它们是否符合加法交换律,然后把学生中认为等式成立的为正方,持反对意见的为反方,给他们创造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通过自由发言,以辩促思,既巩固了学生的新知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方法灵活化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充分发挥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化;在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灵活选择方法和知识的呈现方式,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使课堂教学收到最佳的效果。

在人教版第九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我先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分组操作验证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再通过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自主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从电脑上直观地观察、剪拼、比较,从而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气氛民主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人教版第九册“梯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曾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

话音刚落,学生们答出:“是用剪拼法推导出的。”

师:今天我们要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应该怎么办?怎样剪拼才能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请同学们动手剪拼。(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剪拼、割补)

生1: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出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下底)×高÷2。

生2:我把一个梯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对折,中间出现一条折痕(中位线),然后沿折痕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的高的一半,上底和下底之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生3:在生2的启发下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即S=ah+(b-a)h÷2,S=(a+b)h÷2。

由于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学生才不至于只掌握书本上的一种答案,不拘泥于一种思维,而是有根据地提出了多种剪拼方法。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民主、和谐。

五、教学过程动态化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应呈现出惑——不惑——新惑的动态发展过程。学习自问题开始。教师要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在人教版第十册“比较■和■的大小”一课即将下课之时,我鼓励学生提出了许多较好的问题:比较■和■的大小,为什么要用12作4和6的公分母,能不能用24、36、48……作公分母呢?……大膽地运用了“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去发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马新,王海霞,刘亚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探究技能操作与实践[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

[2] 林光禄. 小学数学课堂"对话"的价值[J]. 中外交流,2018(8).

猜你喜欢

五化灵活多元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关于开设计算机的辅助课程探究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灵活运用数学教材的几点思考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探寻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五化”管理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