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眼

2018-07-13

南方人物周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佛性迟暮李连杰

万物皆有缝隙

陈竹沁

5月中旬,一个朋友转发来一篇自媒体文章《李连杰近照曝光:当英雄都已老去,我们也就不再年轻》,问我要不要写一个。那张“衰老似80岁”的照片,网上早已流传开,我这才看到。

问70后80后“老男孩”,可能十之八九做过武侠梦,自然也奉李连杰为心目中的英雄。他应该是自带BGM的男人,像是“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都是香港电影黄金年代里的翩翩身段和袅袅余音。

公众号里满溢的怀旧情绪,并不陌生,隔三差五换一个载体,只是这次戏里戏外“英雄迟暮”的戏码更为相衬。我的童年记忆虽然依稀也有那些电影片段,却更接近符号和背景,没多少共情。第一反应是不好约,我既不是娱乐记者,又算不得他的影迷,很快就把这个题目抛之脑后。

没想到不到一个月,一个专访机会偶然降临到我的头上。准备时间很紧,甚至没来得及重新找出那些老电影来回味。好在李连杰的社会身份早已超越普通电影明星,难在针对他的公益之路和修佛之路,局外人要如何评判都充满专业壁垒。唯一确认的是,和其他修佛教的明星相比,他的言行确实更具有佛性,亲历过死亡的考验,对终极关怀有更多的渴慕,遂有了人生的转向。对死亡、对衰老、对痛苦的感认体悟,成了与他对话的第一切入口。

记者是天生的怀疑主义者,最不愿面对的就是看似完美无缺、没有人间烟火气的对象。“吃瓜群众”的心态也是如此,所以才有地摊传记文学如此总结李连杰身上的矛盾:他呼吁爱心人士捐款,但自己花费两亿打造私人豪宅;他积极创建壹基金,自己捐了多少钱却打死不肯说;他用真功夫勇闯好莱坞,转身却加入了新加坡国籍……

这些都已经是上一个十年的争议了。李连杰的回答我都能想到,慈善和公益的概念如今早已厘清,而他留给世人的也差不多是那个鞠躬尽瘁的背影。那时,《中国企业家》记者雷晓宇曾经问时任壹基金执行主席周惟彦,有没有某些时刻觉得李连杰在扮演李连杰这个角色?她说想过这个问题,“很多时候觉得他已经分不清戏里戏外、梦里梦外了,忘我,浑然不觉。他说他要离苦得乐,但他还没有获得彻底的自由……从他的孤独看下去,其实他还是在害怕。”

周惟彦不建议记者和李连杰讨论这种问题,“因为他一定会非常巧妙地把问题转移”,她也说,“将来不管他做不做慈善,他一定不會是个独善其身的人,他一定会寻求影响某一个群体”。

她一点都没有说错。这十年,李连杰的事业和马云、和太极推广捆绑在一起。聊完才发现,英雄迟暮是不了解他的人一厢情愿的大错特错,他不仅还葆有创业激情,心态更近似返老还童。或许是他对武术本就亲近熟悉,或许是商业运作谈不上背负什么压力,这些年的耳濡目染令他如鱼得水,又或许他的修行确已更进一步,达到了“游戏人间”的境地。总之,他的状态轻松多了。

他自己则说,壹基金时期是从小我到大我,而如今正是在学习无我的过程中。回到那个“李连杰扮演李连杰”的问题,他承认“李连杰是一个符号”,明星也好,企业家也好,都是各方借力促成某些事业,但他否认主动的“扮演”——今天的他已无需再做任何扮演。

人很难向陌生人袒露自己的局限和脆弱,佛教的修行训练,恰恰又是在承认个体局限的情况下消灭自我。在对话中,这套语汇已经成了他的下意识反应,你能从他的神态和肢体感受到他的真诚,同时又觉得与他仍然隔着山重水远。

唯一的几次例外,谈国籍问题,提到隐私受到的侵犯,为女儿教育考虑选择新加坡;谈徐晓冬挑战太极大师事件,直斥其无知、没有武德。这才看到他佛性背后人性的一面,不乏可爱。正如科恩那句著名歌词,“万物皆有缝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这或许就是人物特稿的魅力。

猜你喜欢

佛性迟暮李连杰
金城寺
盲人为自己打手电
盲人为自己打手电
河柳
“佛性”的兔子
李连杰笑纳刁难
佛性青年不拂性
李军英
傍晚
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