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2018-07-13

时代金融 2018年36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建设

冯 洁

(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福建 福州 350001)

一、中国自贸区是成立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意义

(一)自贸区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新措施,自贸区的建立会发挥带动辐射作用,把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中国经济总体转型升级。如上海自贸区从单一保税区延伸到自由港岸和离岸金融中心,这样就产生了辐射效应,使得服务贸易和高端制造业向金融服务业发生行业转移,作为这种产业聚集溢出效应的具体体现,就是受自贸区的发展影响促进了周边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则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这是辐射效应导致了区域产业的递级发展;另一方面,自贸区的建设是以互补和完善产业链为原则,加快了产业的开放和强制经济转型成功,有助于形成互补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优势,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且会让开放的行业应该更进一步放开;第三方面来说,自贸区的建设发展,促进了产业内部资源的开放整合,加强了产业自主改革动力,同时由于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更多的业务领域,可以改变现有制度造成的投资效率低下问题,有助于减少政府干预,加强市场资源配置作用。这些措施都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二)自贸区建设有利于制度红利的释放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享受到了加入WTO后改革的制度性红利,也分享到了全球的经济红利。但由于目前国际需求普遍疲软,而且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中国不可能一直依赖外贸出口来支撑经济增长,因此继续深化经济改革,寻找经济新制度是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但由于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制度改革不但涉及到行政制度和财税金融制度,而且涉及到经济要素配置等等方面,所以要把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作为自贸区试点,探索经验,这对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自贸区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促进贸易活动,而且加快了经济各要素的流通,也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型,还有利于制度改革红利的释放,从而加快了国家改革进程的发展。

(三)自贸区建设可以成为国家之间加强经济交流的最佳场所

目前,全球经济局势已经从双边演变为多边、由分区域各自发展到跨区域联合发展,因此全球自贸区的发展也呈现跨区域合作趋势。随着国际局势不断变得更复杂,双边和多边自贸区的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各国之间的较量场。因此,自贸区不仅是未来我国经济改革的考验场,更是中国将来融入世界经济的急先锋。大力发展自贸区,可以结合中国的实际,逐步提高中国的出口产品质量,同时不断提高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为贸易自由化打下坚实的国内产业基础。随着中国自贸区建设的逐步推广,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目前的世界经济发展态势,这样中国才有望在未来可以参与更多国际谈判与利益共享,而不是被世界经济组织边缘化。

二、中国自贸区建设经历的过程和当前的推进现状

(一)建设历程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指在中国与东盟10国之间构建的自贸区,即“10+1”。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作为中国国内的第一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在诞生不久即表现出了非凡的活力。2013年上海自贸区内投资企业完成经营总收入14200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工商税收472亿元,同比增长10%。①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贸区、广东自贸区、福建自贸区正式挂牌。中国国内自贸区已经挂牌建立的有:上海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广东自贸区、福建自贸区。

(二)推进现状

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20个,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自贸协定的有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目前均已实施;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9个,涉及23个国家,分别是中国与韩国、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和挪威的自贸协定,以及中日韩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协定和中国-东盟自贸协定(“10+1”)升级谈判、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此外,中国完成了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RTA)联合研究;正与哥伦比亚等开展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还加入了《亚太贸易协定》。②

三、中国自贸区建设推进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自贸区建设推进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服务等行业和国际接轨

由于自贸区的试点实行,使得在自贸区内包括汇率和人民币兑换在内很多金融方面市场化有望实现,并且在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金融产品的创新等金融改革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同时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也有所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现在许多跨国公司纷纷积聚在自贸区内,随着现在全球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和商品融资等金融服务需求上升,这就要求自贸区要投入大量资金和配套服务,在全球资本自由转移的大环境下,金融服务业在供应链融资和租赁融资、商品融资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离岸金融需求较大,因此要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跨境金融自由化,这将促进人民币跨境流动,从而带动金融的对外融资,并带动其他联动产品例如保险等海外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加快金融市场开放;第三方面由于要满足企业在自贸区区域内多元化的融资需求,自贸区将放开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海外企业的限制,支持跨国界人民币再保险业务,最终促进金融创新。在自贸区内,甚至可以尝试允许人民币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定价,这意味着根据各种利率衍生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创新速度将明显加快。自由贸易政策重点是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也符合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规则的特点,所以自贸区将取消WTO规则下的保护和限制,加快银行、电信、证券、保险等行业创新,促使更有资格的私人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进入金融体系,同时自贸区也采取一系列优惠税收,允许货物制造和自由进出口,建立保税期货交易和国际商品交易平台,这样不仅有当地的贸易和转口贸易,也将有离岸交易以及期货交易等等。所以自贸区引入贸易投资自由化措施,有利于带动我国金融服务业转型,并且带动航运、物流、信息、港口等现代服务体系。

(二)中国自贸区建设推进致力于重构国际贸易和投资新规则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化趋势的方向并没有改变,而由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谈判停滞,美国也重新调整对外经济战略布局,重构了一批新国际贸易规则和投资合作协议。新规则维护美国的对外战略利益,对中国经济发展构成巨大挑战。这些规则如果顺利建立会改变现行的WTO规则,中国目前也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但是这些新规则的要求远远超出了中国在贸易投资方面能做到的承诺,例如零关税措施和市场全面开放政策将对中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新规则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巨大。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空间都有限,经济增长减缓,随着新规则的建立,我国经济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对外贸易受到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因素的影响,竞争力将下降,出口受阻。为了应对这种风险,我们应该用各种手段来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空间。因此,要加强我们与欧洲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强中国自贸区的建设。

四、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发展对策构想

(一)在“一带一路”战略大视角下发展自贸区

2013年9月至10月,总书记分别提出了“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建筑经济带的倡议,也就是“一带一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肯定“一带一路”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反响。“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自贸区战略密切相关,加强了“一带一路”区域内各国家的有机对接和战略联动,为中国新一轮的开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随着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中国也正在努力探索经济合作的新方式。自贸区战略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关系,达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变缓,虽然现在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但仍旧还是有下滑的态势,而且现在总体需求下降,各国都在寻找各种办法增强贸易和促进投资以摆脱经济发展减缓的局面。在目前多边贸易机制发展迟滞甚至后退的情景下,发达经济体由单独个体转向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下,全球贸易体系正在进行新一轮的重组也是无法避免的。

(二)发展区域经济,改革行政管理制度,加快自贸区建设发展

目前我国是依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自贸区,对于区域内部,自贸区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加强发挥各区域经济的地理优势,推动个区域经济建设。此外自贸区建设也具有重大的杠杆带动作用,比如重新构建区域经济结构,区域产业发展也会受影响,一旦自贸区的经验有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更多的区域推广,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内各区域的协调发展。从各自贸区发展的推动速度和实际成效可以看出,各行政部门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政策决策推行,减少寻租机会,提高经济效率,从这个角度来说,自贸区的建立为小政府管理大市场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领域。因此自贸区将成为中国实验室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反过来周边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又带动了自贸区的升级发展。

注释

①资料来源:中国自贸区官网。

②资料来源:中国自贸区官网。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建设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