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最值问题研究与解题策略
2018-07-13陆长蓁
陆长蓁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 225100)
一、代数最值解法举例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经常面对带有“最”字的问题,如在一定的方案中,花费最低、消耗最少、产值最高、获利最大等;解数学题时,我们也常常碰到求某个变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类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最值问题,求最值问题的方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运用配方法求最值;
(2)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在方程有解的条件下,利用判别式求最值;
(3)建立函数模型求最值;
(4)利用基本不等式或不等分析法求最值.
1.利用判别式
例1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S△AOB=4,S△COD=9,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小值.
分析与解答如图1,过A、C作BD的垂线,垂足为F、E,设AF=h1,CE=h2,BD=a,OD=x,则OB=a-x.由已知条件得:
又S四边形ABCD=S△AOB+S△COD+S△BOC+S△AOD=S△BOC+S△AOD+13.
于是求四边形ABCD面积最小值问题转化为求S=S△BOC+S△AOD最小值问题.
(13+S)x2-(18-S)ax+9a2=0(3)
若方程(3)有实数根,必须有
Δ=a2(18+S)2-36a2(13+S)=a2S2-144≥0.
而a>0,从而a2>0,于是必须S2-144≥0,因为S>0,所以最小值S=12.从而S四边形ABCD最小值为25.
2.运用函数思想
例2如图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是边BC上一点,QP⊥AP交DC于Q,问当P在何位置时,△ADQ的面积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分析与解答根据作图实验可知,随着P点在BC上运动,Q点将在BC上运动,但在运动过程中△ABP与△PCQ始终相似,因此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表示出△ADQ的面积与BP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从而可进一步求解.
由二次函数得性质可知,当x=2时,y有最小值,最小值是6.即当P点在BC的中点时,△ADQ的面积最小,最小面积是6.
3.利用整数的奇偶性
例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均为整数,已知它的一条直角边的长是18,那么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有____种可能,它的最大值____.
分析与解答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是a,斜边是c,由勾股定理可得c2=a2+18a2,移项,因式分解,得(c+a)(c-a)=182.因为c、a是正整数,所以c+a>c-a,且c+a与c-a的奇偶性相同,又182是偶数,故c+a、c-a必同为偶数.又(c+a)(c-a)=182=22×34=(34×2)×2=(33×2)×(3×2).
所以另一条直角边有两种可能,它的最大值是80.
二、几何最值解法举例
几何最值问题在初中数学中经常遇见,由于它涉及的知识面宽,灵活性大,综合性强,结构新颖,因而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一直是中考和各类数学竞赛的热点之一.为帮助同学们掌握此类问题常见的解题策略,现举例如下.
1.利用对称变换
例4如图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E在BC上,且BE=2,点P在BD上移动,则PE+PC的最小值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要求PE+PC的最小值,即在直线BD的同旁有E、C两点,在BD上找一点P使PE+PC最小,可以通过对称变换,将PC变换后求解.
2.利用面积
例5如图4,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P为BC边上任意一点,分别过B、C、D作射线AP的垂线,垂足分别为B′、C′、D′,求BB′+CC′+DD′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分析与解答正方形ABCD是确定的,线段BB′、CC′、DD′的长度随P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BB′、CC′、DD′分别是△ABP、△ACP、△ADP中AP边上的高,若运用几个三角形面积的和的关系,可将求BB′+CC′+DD′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为确定AP的最值.
连结AC、DP.
∵ABCD为正方形,且边长是1,且S△ADP=S△ADC.
3.利用几何图形特性
例7如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y轴的正半轴上(坐标原点除外),给定两点A(0,a),B(0,b)(a>b).试在x轴的正半轴上(原点除外)求出点C,使∠ACB取得最大值.
分析与解答考虑到圆周角的特性:“在同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且大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外角小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内角.”因此在过A、B两点的所有圆中必有一个圆与x轴的正半轴相切,这个切点即为所求的点C,如图6.C点的坐标可通过切割线定理求得.
以上几例介绍了求最值的基本方法,他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学习中同学们要不断地积累,归纳和总结,灵活地掌握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