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连南南岗瑶寨建筑人性尺度探析1

2018-07-13郑淑浩

惠州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瑶寨石棺托物

郑淑浩

(广东省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1 引言

岭南地区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是指岭南地域内的建筑及其群组在形成与发展演进中,基于岭南地域的自然、社会及其文化环境的相互影响,从而塑造、决定了其所特有的技术个性和文化品格[1].文章基于建筑美学理论,从文化地域性格视角阐述连南瑶寨建筑具有的自然宜居的居住尺度、适应社会的情感尺度、托物寄情的精神尺度三个层次,从而探寻其建筑及其空间所具有的人性尺度.

图1 南岗古排总平面图[2]

图2 南岗古排寨门

连南瑶寨建筑坐落于广东清远连南,属岭南地域范畴,在明代时已经有“八排二十四冲”之称,“排”与“冲”称呼的来源,有以竹木为寨栅得名,有谓以房屋排列整齐得名,大者称“排”,小者为“冲”.过去,瑶排多设在险峻高山之上,通往瑶排的路,瑶民沿途以岩石为屏障,设关建隘.在排的四周均用大石垒砌成墙,只留寨门出入[3],见图1和图2.

南岗古寨建于803米高的陡坡上,建筑依山盘坡,普遍分为住家居室,谷仓,柴寮,此外有南岗庙,石棺墓等祭祀建筑,见图3、图5所示.各类建筑有条不紊地布于山间,往往是前面房子屋顶和后面房子地面平齐,其间过廊连接横街直巷作为分割.建筑就地取材,以石板铺路,依次升高,形成以“龙”为建筑布局核心的建筑群分布型式.瑶寨建筑按照姓氏分姓、分房聚居,呈现南岗古排独特的建筑空间形态[4].独龙”的形态如图4所示.

图3 谷仓

图4 “龙”[5]

图5 石棺墓

现存民居建筑零散地分布在高低错落的山坡,呈现出一种鳞次栉比的建筑美景.民居建筑前后左右的石板路将散布着的民居串联起来,生机勃勃充满凝聚之感,如图6、图7、图8所示.

民居外轮廓由青砖砌成,白灰抹面,简洁朴素.经过岁月洗礼,墙体表皮多有斑驳,与周边石板路相映成辉.民居平面多为单开间民房和三开间,开间1.5至2.0米,且多带前廊披檐.披檐下方空间被紧凑地利用,有灶台,有存水的大木桶,有用木板隔开的冲凉房,有小型的煮酒作坊.还有各色的劳作工具,成堆的柴火.瑶族人民对生活空间的驾驭,有着惊人的效率和想象力.

民居所在的空间为人所用,空间尺度来源于人类的情感诉求,是一种文化尺度.建筑的功用从单纯遮风避雨到适应社会体现生活情趣、精神诉求,充满了人性尺度.

图6 连南瑶寨梯田

图7 连南瑶寨层叠民居

图8 村落走道

2 自然宜居的居住尺度

瑶寨民居的建造对居住者进行细致研究,所呈现的空间尺度体现建筑是人为且为人的理念.建筑的居住尺度,表现出人对于周边环境变化的适应,贴合了人对于安全的需要.瑶寨街道似曲非直,四通八达,每一块石板间距、每一个台阶高度都与人的行走姿势相适应.

民居建筑层高约6米,有室内外夹层、悬挑阳台等构造.室内夹层用于储藏货物,兼具家庭成员卧室的功能.南向的悬挑阳台,结构简单,作为建筑居家生活一角.室内外夹层、悬挑阳台的使用,结合了居住功能需求以及空间尺度要求.如图9、图10所示.

南岗瑶寨的建造,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生理的需要,同时适应地形变化,因地制宜,空间形态组合形成别开生面的南岗村寨,充分体现瑶族人民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以及生活智慧的运用.

图9 室外披檐

图10 民居悬挑阳台

3 适应社会的情感尺度

瑶寨建筑满足自然宜居的居住尺度,在更高的层次上满足适应社会的情感尺度.如南岗古排走道,连接瑶寨各户民居,映射出瑶寨人密切交往的社会形态.

南岗瑶寨龙的形态要素由民居、村落走道、龙头石构成.龙头由几块石头叠砌而成,随着社会发展,龙头石与村落走道一起,将整个南岗古排分割成为几个姓氏的聚居地,如唐氏、盘氏等.走道与龙头石作为分割姓氏的空间起点,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直截了当反映居民对于自身姓氏情感的认定,凝聚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另一方面,瑶寨寨门险峻,尺度狭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体现出瑶寨出于安全考虑对防卫功能的高度重视和强调,也体现聚居的瑶寨与周边族群对抗冲突的社会情态.

此外,瑶寨现存着两座明代时期石棺墓,其中一座被破坏但已翻修,另一座保存完整.前者位于村寨古道路边,棺上刻有碑文和具有楚人文化色彩的图腾,墓碑文中刊刻了墓主“打道箓”的法名[6].据考,最晚在元末明初[7],瑶族人就已在南岗定居,该石棺墓体现墓主人的显贵身份.石棺墓精心打造且装饰多费心力,其在瑶寨中只有瑶王才有资格拥有石棺墓,充分体现出社会政治权利的属性.

4 托物寄情的精神尺度

南岗瑶寨走道与寨门、石棺墓鲜明体现出适应社会的情感尺度,而南岗庙与南岗龙头石的建造则体现瑶族人民托物寄情的精神尺度.其不忘记对灵魂、祖先的尊从,表达出祈求祖先庇护的美好愿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见图11、图12、图13所示.

南岗庙伫立在村落的至高点上,整个建筑面阔三开间,进深两间,属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室内空间简单静穆.室内供奉着盘古王公与王婆以及各自姓氏杰出的代表,纪念瑶寨先祖.

图11 龙头石

图12 南岗庙

图13 南岗庙室内神像

南岗瑶寨龙头石现存三块,分布在三个重要走道节点.每逢重要节日或祭祀典礼,各个姓氏的瑶族人民都会齐聚在龙头石旁,祈求美好生活.如图9所示龙头石.

瑶寨地处深山,地理环境条件劣势、自身发展受限,龙头石与南岗庙一道,成为瑶族人民述说自身,讲述美好的媒介,它们寄托了瑶族人对时间空间的美好愿景.通过它们,向他们的后人展示了重要的精神财富,即是托物寄情未来,也祝愿后人幸福美好.

5 结语

南岗瑶寨建筑通过建筑个体与群落的空间组织关系,以其特有的建筑形态、空间分布及类型建筑物,呈现出自然宜居的居住尺度,适应社会的情感尺度,托物寄情的精神尺度,展露其鲜明的文化地域性格.

连南南岗瑶族建筑,其基本功能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即安全与生理的需要.瑶寨建筑保留了原本的功能性质,体现出瑶族人民的人性关怀.连南瑶寨建筑所体现的人性尺度,是瑶寨人民对大自然与生活的经验总结,适应瑶族社会发展,展现出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村落发展的美好期盼.

图片来源:

图1引自郑力鹏,郭祥.南岗古排——瑶族村落与建筑[J].华中建筑,2009(12):132-137.图2、图3、图5至图13均为作者自摄.

图4引自罗杨编.大美村寨(连南瑶寨)[M].由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年出版.

猜你喜欢

瑶寨石棺托物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关注 艺坛
梦萦南岗千年瑶寨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郑州市人民公园内的廉洁文化元素
Who Designed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凤凰瑶寨之竹筒花
追根溯源写生活 托物言志抒情怀——王桂臻老师小写意花鸟画欣赏
朝阳龙城区出土的辽代石棺——兼谈辽代朝阳地区佛教的发展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托物言志的作文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