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会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改革
2018-07-13聂桂喜
聂桂喜
新会区2013年6月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简称:“收支两条线”管理)。参与改革的有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计生站共11家医院。改革过程中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配制度,全面实施全额预算的综合管理,坚持五个基本原则,体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特征。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改革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体现公益原则。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经费和经常性收支差额给予财政补助,按现行财政体制确定区、镇(街、区)财政的分担比例,保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
2.坚持主体不变、运行科学原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经营权、人事权、分配权、财务自主权和债权债务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将非财政补助的所有收入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对收支预算、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日常管理需要。
3.坚持全额预算、规范管理原则。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实施全额预算改革,编制收支预算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强化管理,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配制度。
4.坚持统筹兼顾、持续发展原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收入过渡户管理,定期处理的方式将实时归集的医疗业务收入划入到区财政专户,区财政部门对账户资金实行系统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医疗业务收入情况对支出预算进行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目标的总额控制,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正常开展和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5.坚持绩效考核、建立机制原则。“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结余按规定分配”为基础原则开展工作。区卫计局核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内容,对服务完成情况、患者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指标等相关内容进行考核。区财政局核定收支预算,对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分析和评价执行效果。绩效考核与奖励分配相挂钩,推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改革成效
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经费和经常性收支差额给予补助;通过绩效工资总量控制保障医务人员的合理待遇,提升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运转和健康发展;保障群众的基本就医和享受到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了账务核算规范化;强化了相关业务人员技能。
1.建立稳定长效的补偿机制。区财政局、区卫计局建立信息互通机制,综合财政部门和卫计部门的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偿挂钩。财政补助资金投入逐年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投入由2013年1593万元增到2017年4125万元,增幅159%;经常性收支补助财政投入由2013年2774万元增到2017年约4600万元,增幅66%;区财政每年年初预算安排农村卫生发展资金500万元用于改善医院综合环境。稳定补偿机制和渠道优化创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体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公益性,社会效益大幅上升。
2.绩效工资保底不封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在编人员绩效工资进行总量控制,绩效工资“保底不封顶”,即设立保底线和超基数考核奖上不封顶。保底线是绩效工资水平不低于新会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补贴水平的原则确定,绩效工资保底的实行,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责任与任务;超基奖上不封顶是有盈余实行再分配,按“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绩效优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分配,超基数考核奖转变了传统的考核模式。2013年-2016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在编人员绩效工资在保底线下的,由区卫计局提出申请,区财政局组织人员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落实了绩效工资差额补助,2013年差额补助168万元,2014年差额补助197万元,2015年差额补助216万元,2016年差额补助113万元。保障了医务人员的合理待遇,提升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3.强化财务管理,规范账务核算。成立基层医疗卫生结算中心,其主要作用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账务核算以及用款计划申请拨付等相关财务职能的管理,实行统一会计人员管理、统一账户管理、统一报账制度、统一收付方式的集中管理的系统运作模式,提升了管理的整体质量与效果。区财政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收支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以点带面规范账务核算,有效避免一些不合理开支,公用经费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4.强化相关业务人员培训。对基层医疗卫生结算中心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业务人员集中统一业务培训,其中政府采购业务参照区直单位的标准执行政府采购,加强了政府采购业务的监管,同时增强相关人员法律法规知识,避免了工作上的盲目性,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会计信息的精准得到有效保证。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改革问题与不足
1.未完全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和政府采购项目实行直接支付到供应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而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低值易耗品的支付由区财政专户划拨到单位的基本帐户,由单位自行安排支付,对其银行账户无法进行系统实时动态监控。
2.预算管理有待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没有办理预算调整情况下,将申请下拨的人员经费用于其他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过程中改变资金的性质用途。
3.医疗业务收入未及时上缴财政专户。基层医疗卫生结算中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业务收入与上缴过渡户资金一致性未能系统分析核对,存在医疗业务收入未及时上缴到财政专户,对医疗业务收入监督未发挥有效作用,存在管理漏洞。
4.优先保编外人员绩效工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在编人员绩效工资未足额保证下,为争取更多财政补助资金,优先保编外人员绩效工资,未能按综合量化考核的原则,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形成比较,增加了财政补助压力。
结束语:
新会区“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和有效监督;加强落实财政补助,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运转和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
参考文献:
[1]应亚珍,戈昕,徐明明,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的比较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6(9):8-12.
[2]李泳梅.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在乡镇卫生院改革中的运用——以江门市新会区乡镇卫生院为例[J].中国经贸,2016(4):120-121.
[3]于春花.蛟河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301-301.
[4]李江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的难点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1(1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