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2018-07-13孙艺
孙 艺
引言:
我国企业通常采用统一的会计制度开展会计工作,从而忽略了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以及制定会计报表的过程中,所选用的原则、程序以及具体的方法。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通常会对资产的衡量方式以及财务周期等要素,选择不同的会计视角与方式,因此会计工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有效引导会计工作的主观方向,是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主要意义。宏观经济理论中,生产要素是由资本、劳动以及土地价值共同构成的,因此生产收益应当由多方共享。这一观念与利益向关者理论存在一定关联性。因此我国企业可参考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定符合多重需要的会计政策。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特征与应用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于1984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的运营存在诸多关联利益者,其中主要有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消费者以及代表社会意见的政府部门。在实践经营中,企业无法脱离其中任何一方而独立存在。因此,企业应当将产出的效益以一定比列分配给利益相关者。同时该理论还认为,企业并非股东所独有,而是通过各类契约交织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因此从法理视角分析,企业有义务为利益相关方提供财务说明。在实践中,该理论在西方的中小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上市企业的资本回报要求,其难以在上市企业中大范围推广。在我国的企业界,由于家族企业与国有企业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该理论尚未获得广泛的认可。但在部分具有先进管理理念以及初创企业中,这一理论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应用,并体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二、利益相关者对于会计政策的偏好
(一)投资人的会计政策偏好
投资人是企业初始资本的提供者,通常也是企业的法人与最终受益人。因此投资人对于投资的回报情况最为关心。在具体的工作中,投资人通常会主动对会计工作开展监督,并会要求会计工作准确反映企业的资产情况。同时受到投资回报要求的影响,部分企业投资人将会计工作视为提升企业估值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结合金融资本的过程中常常会要求会计部门使用公允价值计算企业的相关资产,从而使企业的估值相应提高。同时,企业的投资人,通常会希望将研发投入统计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非计入当期损益。通过这些方式,投资人的名义资产将会得到大幅提升,并在信贷过程中,获得金融机构更多的支持。名义资产的增加也会使企业投资人在金融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使其投资获得更多的回报。
(二)管理者的会计政策偏好
管理工作是企业的核心工作,通过有效的管理,企业的运营效率将得到提升,从而使企业获得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同时效率的提升可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良好的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价值属性。企业管理者会以契约的形式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并通过良好的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但各企业衡量管理者业绩的方式并不统一,在实践中使用数据评估的方式最为常见。受这一因素影响,企业的管理者通常希望会计政策使用与自身工作时长相对应的财务统计周期,通过这样方式,企业的回款周期将与管理者的工作周期相重叠,从而使其报表的数据相应提升。企业管理人员通常希望会计统计中,将收入确认中的风险因素排除在报表之外,通过这样的方式,管理人员可获得更高的薪酬。
(三)债权人的会计政策偏好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需要吸纳社会资本,通过该资本企业的现金流将得以保障,同时通过获取社会资本,企业的产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充。在吸取社会资本的方式中,借贷是成本较低的融资手段,因此多数企业都会拥有关联密切的债权人。债权人与企业的关系较为复杂,其一方面希望获得稳定的回报,另一方面希望企业可以向其持续借贷。因此,在会计政策中,债权人对于会计统计的真实性以及财务政策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具体的会计实务中,债权人倾向于将会计利润从未来调整到本期,从而使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同时在计算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过程中,债权人通常会要求采用年限平均法,而非加速折旧法。
三、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建设企业会计政策
(一)建立多方参与的会计管理体系
会计政策是企业利益相关方较为关注的问题,通过选取有利自身的会计政策可使自身的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但企业的收益是有限的,一方过多获取必将导致另一方的损失。在这一背景下,企业首先应当搭建各方都可参与的会计管理体系,在该体系中企业首先应当将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加以汇总,并邀请各方的代表共同制定会计政策。同时在政策制订过程中,企业应对自身的核心价值来源给予政策倾斜。例如,创新型企业可针对自身的创新需求,为研发人才制定更为合理的政策。部分占据较多社会资源的企业可充分考虑社会的诉求制定有关政策。
(二)建立多方利益协调机制
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常常会发生一定的冲突,解决不好会使企业受到较大的损失。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当在会计实务中建立协调机制,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首先,企业在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中,应当将利益相关方的代表邀请在一处,针对各自的诉求开展讨论。同时,针对较难统一的问题,可邀请第三方会计所依据公允价值进行衡量,从而使相关的分歧得以解决。
(三)加强会计管理的透明度
在选择会计政策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会计工作的开放程度。信息开放是保障各方利益的重要措施,通过信息开放企业的投资活动将得到准确的评估,债权人的利益将得到保护。其次,通过信息开放企业员工所创造的价值将得到更合理的评估,劳资双方的利益分配将更加科学。再有,通过信息开放公众利益将得到保障,企业是社会运转中的一项环节,离开社会企业将独立存在,同时企业的经营占用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因此企业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最后增加透明度,可促进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得到统一,从而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
结语:
在选择会计政策的过程中,企业首先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财务诉求,并以企业的核心价值作为依据,制定相关的财务政策。其次,企业应当针对不同的会计政策偏好,制定沟通协调机制,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内部的财务分歧将得到更好的解决。再有,企业应当在会计工作中制定信息公开机制,从而使各方的利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