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西部地区上市企业的研究
2018-07-13周虹龚海涛
周虹,龚海涛
1.2.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引言
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企业战略的调整。企业管理层根据战略选择并实施工作计划,从容应对自身组织内部的劣势与优势、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制定更适合自身发展的程序和政策,提高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选择不同的战略类型,进而制定不同的企业战略,企业的经营绩效必然有所不同。比如,Miles 和 Snow(1978,2003)把企业战略界定为3种:进攻型、分析型与防御型。对于进攻型的企业而言,产品的差异和持续的创新是其核心竞争力,它通过寻求突破式的创新达到占据市场份额的目的,引导企业实施激进的经营方式获得竞争优势;防御型企业则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有限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当中,依靠生产效率、合理的价格以及产品与服务质量以稳定其核心竞争力;分析型企业处于二者之间,通过成本、质量、服务和差异化等权衡取舍。
长期以来,企业的经营绩效由哪些因素决定一直是企业研究的重点。现有的文献大多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委托-代理理论,从资源获取、环境不确定性、代理成本、产融结合、股权集中度、财务治理、内部控制、股权激励范围、投资效率等视角研究企业经营绩效。但是很少有学者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研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参照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企业战略的激进性进行量化分析,将企业战略、经营绩效和投资规模进行显化处理并进行关系研究,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最直接的经验数据。
二、概念界定
(一)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作为指引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经营行为,由于企业的目标、获利模式以及组织结构等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往往选择不同的战略。不同的学者对战略类型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常用的战略划分如下:Miles 和 Snow(1978,2003)提出的防御型、进攻型和分析型战略,Porter(1980,1985)提出了成本领先型、产品差异型与集中型战略,Miller和 Friesen(1982)提出的保守型和创业型战略等。其中Miles和Snow(1978,2003)的划分更具优越性:第一,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同此划分方式很接近,且基本囊括了剩余的划分方式;第二,此分类不仅可以不用考虑外部环境(比如:市场)对战略选择的影响,而且其更强调在战略选择时,企业管理者的主观性与个人特征所能起到的作用;第三,与其它划分方式只可以通过调查或访谈的形式获得研究数据不同的是,这种划分方式可借助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量化,给选取样本与获得数据提供便利。因此,这种划分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纳,如:王化成等(2016)、张先治等(2017)以及王百强等(2018)也按照此分类,并参照Bentley等(2013)的研究对企业战略进行度量。
(二)企业经营绩效
在国外,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Stewart,1991)提出用经济增加值衡量经营绩效,其数值大小的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差。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与戴维·诺顿(1996)提出用平衡记分卡(BSC)评价绩效,将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作为决定企业经营绩效的四个方面。在国内,学者们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大体包含以下几类:凌江怀和胡雯蓉(2012)认为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包括市场与财务两个方面,但多采用财务指标进行衡量。关于财务指标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的问题,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用净资产收益率(ROE)表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利能力。黄昌富和徐亚琴(2016)则认为企业经营绩效不仅是对企业实际运营效果的衡量,而且是对投资目标市场的预期反馈。王百强和侯粲然等(2018)将企业的经营绩效划分为市场价值、盈利能力以及运营效率三个方面,其以托宾Q值量化企业市场价值,用营业毛利率量化企业盈利能力,以总资产周转率度量企业运营效率。目前学术界对企业经营绩效的量化大体趋于一致,主要是市场价值指标以及财务绩效指标,前者一直用托宾Q值量化,后者常用净资产收益率与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度量。
三、研究假设
(一)企业战略与企业经营绩效
1.企业战略对市场价值的影响
根据Miles与Snow已有的研究成果,防御型企业相对保守,追求安稳,因此往往将产品与服务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以维持稳定,进而方便企业管理者全面控制各类业务。进攻型企业追求变化,其通常会在承受较大风险的情况下投资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把产品的创新性与差异性视作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同时,它也相当重视市场的多样化,不断研发新品以开拓新的市场,而不是被迫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进攻型企业始终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凭借对市场的洞察与不断的研发拓展新的市场和抢占市场份额。现有研究已证实,企业的市场价值会随着研发费的增加而提升。进攻型企业坚持以创新为发展导向,为获得新机遇,会不停探索,同时也承受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即其风险担负水平较高。依据相关的金融理论,高风险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高收益,故风险与企业市场价值是同向变化的。此外,企业风险担负水平越强、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力度越大,越有助于其长期资本的累积,进而有助于增强竞争力并提高市场价值。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进攻型企业其较大的研发投入量与较高的风险承担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因此提出假设:
H1a:企业战略激进程度越强,其市场价值越高。
2.企业战略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企业战略不同,在市场竞争方面所面临的激烈程度也不同。对于进攻型战略的企业而言,他们通常是推动变革的领导者并致力于做市场的先行者,其不断尝试改变消费者对市场上已有产品的认知,非常重视对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尽最大努力拓展新的发展可能性,并将自身的竞争优势定位于企业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与实施进攻型战略的企业相比,防御型企业则将注意力更多投注于目前有限的市场,致力于提供较完善的服务、控制生产成本以及生产较成熟的产品等,其被模仿的壁垒不高,容易受到其他企业的攻击,所以在市场中经常会发现有相似的企业批量生产同类型的产品,市场竞争相当激烈,议价能力极其有限。所以实施进攻型战略的企业,是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的引领者,具备相对较强的议价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垄断优势,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边际利润和利润率。基于以上分析可知,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因实施进攻型战略带来的高利润水平而得到提高,故提出假设:
H1b:企业战略激进程度越高,其盈利能力越强。
3.企业战略对运营效率的影响
对于进攻型的企业而言,当市场发生变化时,需要快速反应并灵活调整以应对这种变化,导致自身组织结构相对复杂。同时,其在不断寻求创新变化的过程中也会加大各层级间的合作难度,进而使企业的成本增加。同进攻型企业不同的是,防御型企业对自身的定位是提高效率与缩减成本,在此基础上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高效的服务。因为其追求的是有限市场的效率最大化,故在内部组织设计与外部环境选择这两方面均同企业自身定位保持一致。防御型企业的内部组织是高度结构化的,各子单元间关系简单且有序,操作的重复性很强;此外,其外部市场环境也很稳定。由于防御型企业选择的是有限的市场区域,且通常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区域,因而具备为消费者提供所需产品与服务的能力,能更轻易地识别自己的客户群体。与之不同的是,进攻型企业的市场定位倾向于更广的区域,长期处于寻求发展的状态,也必然伴随各种未知性。防御型企业因具备内部高度的结构化与外部的稳定性,故通常更重视技术效率的提高以维系现有的市场地位。此外,稳定的市场可以源源不断地吸收组织产出,不必忧虑市场变化造成的损失,因此,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往往很高。基于以上分析可知,企业的运营效率会因为高度结构化的内部组织、稳定的市场与较高的技术效率而变得越高,即提出假设:
H1c:企业战略激进程度越低,其运营效率越强。
(二)企业战略与投资规模
当各企业采取不同的战略时,管理层和股东间的信息与利益不对称程度也将不同,从而影响管理层的投资决策。进攻型企业专注于新品的开发、市场的开拓,因此投资的规模更大,而这些投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企业在识别新投资机会时,易于冲动,缺乏理性分析,容易导致投资规模的扩大。防御型企业始终致力于效率的提升,将自己的市场局限于某一特定范围之内,倾向于获得未来的确定性收益,往往会做出周密的计划去开拓某一市场或投资新项目,故投资规模不大。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当企业选择不同的战略时,其投资规模会存在差异,即提出假设:
H2:企业战略越激进,其投资规模越大。
(三)投资规模与企业经营绩效
投资是一项重要的企业战略活动,而投资规模的大小将影响整个企业的长期发展与企业价值。通常来说,企业投资规模越大,企业的市场价值就越大、盈利能力就越强。Mccononnel和Muscarella认为,倘若企业的投资活动属于计划内的投资,合理的扩张对提升企业整体价值是有极大帮助的。因此,企业管理层的投资决策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高低。虽然随着投资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将拥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开拓新的市场,研发新的产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投资的金额越多,经营绩效就越好,它应该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但是伴随大量的资金用于投资,企业可支配的自由现金量将会受到限制,故其运营效率将会下降。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在合理的投资范围内,企业的投资规模越大,其经营绩效总体将越好,故提出假设:
H3:在合理投资范围内,企业的市场价值与盈利能力随投资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但运营效率将会降低。
四、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一)研究设计
1.企业战略的度量
本研究采用Bentley等(2013)的度量方法,用离散形变量从六个方面对企业战略的激进程度进行衡量。离散变量包括:研发比、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率、职工总数的变化率、职工总数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销管费用之和与营业收入的比例以及固定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取6个离散变量在2012-2015年4年的均值。针对前5个变量,在“年度-行业”子样本中计算各变量过去4年的平均值,并遵循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其均分为5组,最后对各组的得分进行计算。操作如下:将最小组的得分记为0,次小组的得分记为1,按照此法,最大组的得分记为4;针对第6个变量,得分计算方式正好相反,即最小组的得分记为4,最大组的得分记为0。对于各“公司-年度”的测量,则把6个变量的分组得分加和,最终以在0-24范围之内的得分来度量企业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分值越高表明企业战略激进程度越高,倾向于进攻型战略;反之,分值越低表明企业战略激进程度较低,倾向于防御型战略。
2.企业经营绩效的度量
针对企业经营绩效,本文从市场价值、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这三个方面进行度量。拟用托宾Q值量化企业市场价值,用营业毛利率量化企业盈利能力,用总资产周转率量化企业运营效率。
3.投资规模的度量
对投资规模主要参照靳光辉等(2016)的研究,用投资支出进行度量,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与总资产的比值。
4.控制变量
选取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杠杆3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具体对各变量的定义见表1。
其中,各变量的标识如下:企业战略为STRATEGY,市场价值为TQ,盈利能力为PROFIT,投资规模为INV,运营效率为ATO,企业性质为SOE,企业规模为SIZE,企业杠杆为LEV。
5.回归模型
根据已有的研究和选取的变量,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根据我国地区划分的标准,以我国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研究,但鉴于部分公司披露的数据具有局限性,并且为尽可能扩大样本覆盖面,最终确定研究区间为2012-2015年。经过初步筛选,剔除ST和*ST(即存在财务状况或其他异常状况的企业)以及样本存在缺失的企业,共获得155个研究样本,合计620个子样本。文中所用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
五、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的样本共包括155家上市公司的620个观察值,对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企业战略的平均值为12.000,中位数为 12.000,标准差为 5.040,在0-24之间波动。样本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且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表示不同企业的战略激进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数据较为合理。
(二)企业战略与企业经营绩效分析
1.企业战略与企业经营绩效
应用回归模型式(1),对企业战略激进程度同企业经营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回归研究,研究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企业战略的激进程度对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在1%的水平上有显著正向影响,即较高的战略激进性会带来更高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当企业战略激进性增强1个量度时,TQ值与盈利能力则相应地各增加0.1444和0.0151个量度。同时,企业战略激进程度对企业的运营效率在1%水平上有着显著负向影响,说明企业战略激进性的提高会降低公司的运营效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当企业战略激进程度增强1个量度时,其运营效率会降低0.0216个量度。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企业战略激进性对于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显著,这与前文理论假设H1a、H1b、H1c相呼应。
表1 变量定义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2.企业战略与投资规模
应用回归模型(2),对企业战略与投资规模间的关系进行回归研究,研究结果见表4。从该表可以看出,企业战略与投资规模在1%的水平上影响显著,即企业战略越激进投资规模越大。从经济学角度看,当企业战略激进程度增加1个度量时,企业投资规模增加0.0119个量度。这与前文的假设H2相一致。
表3 企业战略与企业经营绩效结果分析
表4 企业战略与投资规模结果分析
3.投资规模与企业经营绩效
应用回归模型(3),对投资规模与企业经营绩效进行了回归研究,研究结果见表5。从该表可以看出,企业投资规模与企业的市场价值与盈利能力在1%的水平上呈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随着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市场价值与盈利能力逐渐增强。从经济学角度看,当企业的投资规模增加1个量度时,企业的市场价值与盈利能力将分别增加0.1441和0.0073个量度。而企业投资规模与企业的运营效率在1%的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运营效率将下降。从经济学角度看,当企业投资规模增加1个量度时,企业的运营效率将下降0.0224个量度。综上,这与前文的假设H3是相同的。
六、总结与建议
本文利用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2012-2015年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对企业战略与企业经营绩效做了相关研究与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知,第一,当企业选择不同的战略时,其经营绩效会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企业战略激进程度越高,其市场价值与盈利能力也越强,但是运营效率却越弱。第二,企业战略对投资规模有显著影响。与防御型企业战略相比较,进攻型企业的投资规模更大,且较容易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第三,投资规模与企业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即企业的投资规模越大,其企业经营的绩效越好。
表5 投资规模与企业经营绩效结果分析
同时,此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第一,在企业战略与企业经营绩效方面,其不仅为企业管理者衡量企业战略经济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各利益相关者分析企业经营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企业管理层可以依据企业实际状况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并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投资者在投资时不仅需要关注企业绩效,也需重视企业采取的战略类型。第二,在企业战略与投资规模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债权人与股东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企业投资规模的效率。而对于企业潜在的投资者,有助于其理清企业战略与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使其正确选择投资目标并提高投资收益。对企业的监管层而言,可以帮助其更加清楚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监管时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进而达到预期的监管效果。第三,在投资规模与企业经营绩效方面,对企业的管理层而言,为了达到良好的企业经营绩效,应该尽可能地扩大投资规模,但是并非越大越好,倘若规模过大,容易造成非效率投资,导致企业经营绩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