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体系的完善

2018-07-13徐敏何炜

中华建设 2018年6期
关键词:市域城区绿地

徐敏 何炜

城市绿地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的布局问题,它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因而,在城市建设中,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我们每一个城市居民,更关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以及我们民族的未来,是关系人类福祉的长远目标。

对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体系的完善,是为了更好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更好地解决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导城市绿化建设的开展。

通过对目前一些城市绿地规划编制现状的观察与思考,笔者认为,其编制体系的完善主要在于空间层次与规划层次两个方面,且也是易于改进与操作之处。明确绿地系统的空间层次与规划层次是做好城市绿地系统规

划编制的基础,实现各个规划层次的任务是弄清并划分空间层次的目的。

一、绿地系统空间层次的厘清

1.构建的意义

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指导空间布局的总规层面的专项规划,其规划范围一般均涉及到数千平方公里,在如此广阔的空间内进行规划引导,必须要理清空间层次,其目的在于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每个层面的绿地系统建设,对不同的控制层面,选择不同的控制深度,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更有效地避免纸上谈兵,确保规划的切实可行。

2.层次的划分与构建方向

绿地系统规划,作为隶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依照城市总规的空间层次进行层次的构建与划分,是在系统性、关联性指导下最佳的选择。

(1)市域层面

对于市域层面的绿地系统而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大区域内形成稳定的有保障的生态安全格局。从宏观层面确定全域的绿地发展格局与分类保护规划,旨在保护与维护——保护区域性的生态资源,维护生态流的动态平衡。

该层面以《纲要》为指导,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把握宏观结构与布局和分类发展规划,注重市域绿地系统的整体格局的同时,需要制定分类发展的指标,在市域范围内建立起绿化建设的规范,使市域层面的规划有落实的可能性。

(2)市区层面

市区层面是指城市规划区层面的绿地系统,需要确保的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市绿地与自然绿地的契合。从中观层面探索城市地区(中心城区及外围郊区)的布局结构与模式,旨在控制与培育——控制合理的城市规模,培育合理的城市格局。

市区层面是一个市域与城区衔接过渡的层面,在整个市域来看,城市规划区即市域结构中的“一核”;同时,确立规划区的绿地系统结构,对中心城区的空间进行宏观格局的控制,对城市的无限扩张进行限制,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其他绿地(诸如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郊野公园等)进行保护,有利于优化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

(3)城区层面

城区层面是指中心城区的绿地系统,关系到具体人居环境的品质高低,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而言感受更为直接。从微观层面建立城市内部富有活力的人工自然与绿色空间,旨在建立与维系——建立人居环境的动态平衡,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区层面需要在明确中心城区绿地结构与构成的基础上,着重于中心城区内各类绿地的技术性控制,拟定各项控制指标,为详细规划、绿线划定和城市管理提供依据。

二、绿地系统规划层次的技术导向

1.存在的问题

由于绿地系统规划是作为总规的专项规划出现,所以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本上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之后进行,且多数情况的工作重点放在对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发展规模、规划指标等的大框架之下在城市绿地系统方面进行一定的深化,这种规划介入的程度与次序,和规划本身的作用与地位,毋庸置疑是不甚匹配的。同时,规划缺乏指导下一层次规划的“责任感”,使编制的规划成果只能“作壁上观”。因此,要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可实施性,必须与城市建设管理中富有实效的各类规划相衔接。

2.技术衍伸方向

(1)与总规协调

在与总规协调的方面,应突出其专项规划的特征。一是突出“大局观”,控制“大格局”,即从宏观层面控制山体水系、生态廊道等城市的脉络与骨架,与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的布局结构息息相关,是城市建设的“纲领”;二是让“指标落地”,即让绿地落实在物质空间中,包括对不同规模等级的城镇的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的分类与规划、指标的控制与规定。

(2)对控规指导

在对控规的指导方面,应突出的是其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的作用——承上启下。一是让“用地落实”,其中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应让之“刚性地”落实,即定性、定位、定量,体现其法定效力,对附属绿地强调其“弹性”控制,即给予指标的控制。二是让“绿线”有据可依,在一定意义上绿线规划可视为绿地系统规划的“控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为绿线的编制与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上位指导。

(3)对城市设计指引

在对城市设计的指引方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突出的是其在优化城市环境方面的功能。指引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不便以指标、数量进行考量却对环境品质极具影响的绿地,如立体绿化、道路绿化、口袋公园等,即在控规编制时,常以“点位控制”或“虚线控制”的内容出现的内容。

三、结语

针对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关于完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的两个方向的建议——

1.完善空间层次,更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相衔接,强化绿地系统规划的法制性。

2.构建规划层次,更好地与城市规划体系中多层面的规划对接,加强绿地系统规划的可实施性。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赖以发展的自然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人居环境的质量,制约着城市其他方面的发展,绿地系统的建设是城市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布局合理的绿地系统,是确保建设功能合理、环境优美、生态优越的城市的根本,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需要我们为城市制定出空间层次清晰、规划层次明确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将使绿地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功能,维护城市的动态平衡,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怡人的生活场所。

猜你喜欢

市域城区绿地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走进绿地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