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
2018-07-13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围场 068450)
1 前言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致病性链球菌感染而诱发的人畜共患性传染性疾病,此病潜在的危害性很大,严重影响猪场养殖效益。该病主要感染猪。在人中不常见,但万一发病病情很严重,及早治疗可治愈,不过也会有部分会留下后遗症。故此,该病不仅对猪场危害很大,还会对人的健康有威胁,下面为大家介绍下流行特点、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2 猪链球菌病流行特点
该病在随时都会有可能发生,无明显季节阶段性,不过在潮湿和炎热环境时比较容易发生,一旦发生多呈地方性散发,偶尔会有突然暴发。
在规模化猪场,猪链球菌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常成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的继发病。而且,常与一些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
3 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
气候变化、多雨潮湿、卫生条件差、长途运输或猪营养不良等原因,都是会有可能导致猪得链球菌病。
猪是链球菌的主要传染源,特别是带病毒猪和病猪。猪链球菌主要是通过开放性伤口传播,也可以在猪与猪之间通过密切接触和呼吸道传播。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致病株的毒力有关外,还与环境因素、免疫状态有关。
4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
由于该病的主要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所以病猪这些部位会有炎症等发病现象。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除此之外,病猪还会有发热、厌食、畏寒等常见的那些生病症状。
5 治疗措施
经大量的临床药敏实验,阿莫西林、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等,在链球菌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1 败血型及脑膜炎病例
此病确诊发现及时,可用大剂量的药敏药物治疗。
病猪有高热症状,用大剂量的阿莫西林、氨基比林,经稀释待溶解后,1次肌肉注射,用量10mg/kg,2次/d,连续用3~5d。或者,用氨苄西林,用5万单位/kg,经生理盐水充分稀释后,肌肉注射,2次/d,连续用3~4d。
5.2 关节炎型病例
可选的高敏药物,有头孢菌素、强效阿莫西林等等。具体用量,10万单位/kg。配用地塞米松,2mg/次,肌肉注射,2次/d。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配用维生素C、维生素B,起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5.3 注意对症治疗
有体温高升病例,用青霉素,2万单位/kg。链霉素,20mg/kg,肌肉注射,2次/d,连续用3~4d。或者,用20%硫黄嘧啶钠注射液,每10~20kg体重用5~10mg,肌肉注射,2次/d,连续用3~4d。同时,配用安乃近注射液,5~10ml/次,肌肉注射,2次/d。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次。维生素C注射液,10ml/次,上述混合待溶后,1次静脉注射,康复效果更好些。
5.4 易感猪群的防控
患病病猪的治疗期间,注意易感大猪群的发病控制。经防病实践证实,在易感猪群中,饲料中适量加磺胺五甲氧嘧啶和阿莫西林,对降低此病的易感性会更好些。
5.5 中药治疗
处方1:野菊花60g、忍冬藤60g、紫花地丁30g、白毛夏枯草60g、七叶一枝花15g,煎汁,拌料喂服,1剂/d,连用3剂。
处方2:蒲公英30g、地丁草30g煎汁,拌料喂服,每日2次,连用3d。
6 预防措施
控制此病的易感病例,日常应综合各种防病措施。
注意:
接种防疫疫苗,猪链球菌多价灭活苗,妊娠母猪产仔前20~30d,注射每头用3ml,肌肉注射,效果不错。仔猪30日龄、45日龄,分别肌肉注射2ml,效果不错。猪败血性链球菌活菌苗,较适合用于健康猪群的防疫接种。接种期间注意,前后1周内,禁止用任何抗生素,以避免影响接种效力。
健全猪场生物安全措施,根据养猪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注意搞好舍内通风,确保舍内空气流通性好。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严格全进全出,避免猪群间的交叉感染。注意猪场消毒管理,消毒工作要囊括到猪场消毒、猪自身消毒、猪用具消毒、猪圈舍消毒等等。常用的消毒药剂,有烧碱、来苏水、菌毒敌等等。常规的消毒流程,先用清水清洗一遍,而后注意干燥、熏蒸,为养猪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无公害处理病死猪,在猪链球菌病的流行和传播中,病猪及病死猪是重要的传染媒介。为此,日常应留意猪场变化,发现有病猪,务必及时隔离诊治。同时,对被病猪污染的养殖环境,建议用3%苛性钠溶液、菌素灭等等,交替喷雾消毒。同时,集中收集排泄粪污,严格发酵无公害处理。治疗无效的病死畜,深埋或焚烧,严格无公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