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治疗效果研究
2018-07-28
(济宁市畜牧兽医局,山东济宁 272000)
猪流行性腹泻病首次发现于1971年英国,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陆续发现,是由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疾病[1],临床症状与变化与猪传染性胃肠极为相似,表现为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劳务损失[2]。本在研究在使用特异性卵黄抗体干预治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过程中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7年4月初日龄未吃初乳的猪仔24头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展开攻毒试验后,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12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则由齐鲁动物保健有限公司动物疫病检测中心进行分离存储。适用山东诺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买的HRP酶标羊抗鸡二抗和蛋白分子质量为标准依据。同时,于济宁养鸡场购买100只产蛋鸡作为材料制备原料。
1.2 方法
1.2.1 卵黄抗体的制备
首先抗体制备,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置于猪仔小肠内不干预性增殖,接着制作免疫原。在免疫产蛋母鸡中提取高效价的卵黄。再使用氯仿去脂和硫酸铵沉淀技术手段提纯制作卵黄抗体,并进一步加工成口服液。制作卵黄抗体口服液为后期进行治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治疗抗体。
1.2.2 实验猪仔的模型制备
本次研究动物所处的动物房间要进行严格的熏蒸消毒处理,内部设置2个1m2大小的饲养笼,并且于每个饲养笼内安排一个保温箱,其温度设为30℃~50℃左右,保障空气的流通。将新鲜喂食母乳的猪仔分为2组,每组12头,采取人工喂食手段,以每2小时的频率喂食一天,之后观察猪仔适应新环境下的攻毒手段。
1.2.3 猪仔攻毒制备
在对每头猪仔记录标记后,使用口服攻毒的方式对猪仔进行体内增值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其剂量为最小发病量的6倍左右,在完成攻毒试验后,严谨观察每头猪仔的生理变化,并记录其腹泻情况。
1.2.4 治疗方法
在所有猪仔流行性腹泻病毒模型制备成功后,观察组对其喂食卵黄抗体液,每头猪仔每次口服2ml左右抗体,每天三次。对照组猪仔则使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三次。
表1 两组猪仔不同治疗后死亡情况及粪便指数
1.3 评价标准[3]
对比分析两组猪仔的粪便指数和5d后猪死亡率,将粪便指数和卵黄抗体治疗分为:0分正常,粪便形态固态成形;1分:轻度出现腹泻、粪便细软;2分:中度腹泻,粪便呈金黄色水样;3分:出现重度腹泻,粪便呈喷射状水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猪仔的死亡率(3头)25.00%,对照组猪仔死亡率为(12头)100.00%,观察组猪仔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猪仔死亡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猪仔的粪便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疾病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其危害仍然显著,一旦猪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将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卵黄抗体属于一种免疫球蛋白制剂,具有耐酸性好,耐热性优良并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一抗体。不仅可以应用于与预防和治疗动物传染性疾病中,而且可以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方面颇有疗效[4]。通过提高猪仔小肠的局部免疫力,是进一步抵制病原对小肠黏膜增殖的主要途径。综上所述,使用卵黄抗体干预治疗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猪仔腹泻情况,而且大幅度减低猪仔5天后的死亡率,成本低廉,产量高,性质稳定,对于动物疾病的防治和治疗具有突出的作用,值得市场的广泛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