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ngiosome理念在糖尿病足及下肢重度肢体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7-13覃建阳张庆雨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牡丹江糖尿病足溃疡

滕 玲 覃建阳 周 佳 张庆雨

1.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9;2.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9;3.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彩超室,黑龙江牡丹江 157009;4.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9

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足部神经病变,牵连下肢功能衰退,血管病变后使动脉灌注不足,从而造成机体循环功能障碍,产生溃疡或者坏疽等症状。临床症状表现为足部溃疡、脓肿、水肿、感染以及肢端缺血事业不断发展,李先涛提出采取Angiosome理念进行治疗效果更好,有效改善病情,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5-6]。因此我院展开研究,探讨Angiosome理念在糖尿病足以及下肢重度肢体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51例糖尿病足患者以及48例下肢重度肢体缺血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57~82岁,平均(71.5±3.4)岁;B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58~84岁,平均(72.3±3.5)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7]:(1)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以及检查确诊。(2)均经过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同意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3)依从性较好者,能够听从医护人员安排进行治疗。排除标准:(1)A组中合并开放性溃疡或者静脉性溃疡者。(2)B组中合并足部广泛性坏死或者急性肢体缺血者。(3)具有精神异常或者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1.2.1 Angiosome分区 严格按照Angiosome理念进行分区,患者足踝区域共有六个Angiosome区以及三条主供血动脉。(1)其中胫后动脉主要供应踝内侧以及足底,其中三分支供应足底位置:足跟支供应足跟内侧,足底外侧供应前足,足底内侧供应足底内侧以及前足。(2)胫前动脉供应足背,远处延伸为足背动脉供应足背。(3)腓动脉中包含两个分支,前穿通支供应踝前外侧,足跟支供应足跟外侧。患者第一、二足趾掌侧、第二、三足趾以及足掌均是由于胫后动脉进行供应,外踝以及足跟外侧均由腓动脉供应。

1.2.2 治疗方式 (1)根据患者具体病灶情况选择经皮球囊成形术或者膝上行支架植入。若缺血性溃疡位于患者1、2足趾背侧或者足背,可首先疏通胫前与足背动脉;溃疡位于患者1、2足趾掌侧或者3 ~ 5足趾溃疡应首先胫后动脉;溃疡区位于外踝区则应疏通腓动脉。(2)患者术前进行药敏试验,采取合适抗生素治疗,同时结合抗血小板治疗,连续治疗三日。术中严格按照患者具体身体状况以及医嘱采取肝素钠以及尿激酶等。(3)血管再通后,采取超声清创以及减压方式处理溃疡病灶,并选择合适敷料。其中足趾坏疽患者采取截趾手术。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六个月后患者预后状况,在治疗前后发放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根据疗效标准判定[8]:(1)显效:成功疏通患者溃疡区域供血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生活能力。(2)有效:改善患者溃疡区供血情况,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恢复基本生活能力。(3)无效:患者溃疡区供血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出现加重现象。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判断[6]: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经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看出,A组患者总有效率有90.20%,B组患者总有效率有87.50%,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并发症情况

经过观察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看出,两组患者大截肢以及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复发后再截肢发生率比B组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2.3 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

经过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看出,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比治疗前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功能 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n=51) 52.4±6.7 87.3±5.1* 56.2±6.4 89.7±4.7* 58.7±4.4 92.4±3.7* 57.5±4.9 93.4±3.6*B组(n=48) 53.1±6.9 86.9±5.2* 56.9±6.5 90.2±4.6* 57.6±4.3 91.8±3.4* 56.3±4.7 94.0±3.5*t-0.512 0.386 -0.540 -0.534 1.257 0.839 1.242 -0.840 P 0.610 0.700 0.591 0.594 0.212 0.404 0.217 0.403

3 讨论

糖尿病足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属于糖尿病患者致残以及死亡的主要因素,不仅给患者造成严重危害,同时增加家庭以及社会负担。而下肢重度肢体缺血属于周围动脉血管疾病,使患者出现静息痛、肢端溃疡以及坏死等症状,由于病程较长以及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明显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如何选择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成为医疗界研究重点[9-10]。

随着医疗事业不断进步,褚月颉等专家提出按照Angiosome理念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效减少致残以及死亡率,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11-12]。结合本文研究结果看出,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经过治疗后发现两组大截肢、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复发后再截肢发生率较B组提高(P<0.05),说明糖尿病足以及下肢重度肢体缺血患者采取Angiosome理念治疗效果相似,安全性高,但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后若溃疡未愈合,导致再行截肢手术的发生率较高。Angiosome理念是指将患者足踝位置按照组织区域进行分区,每个区域具有规定的供养动脉以及引流静脉,全面掌握患者肌肉以及皮肤状况,提出针对性保肢建议。当患者建立Angiosome理念治疗后,可有效选择优先改善的下肢血管,提高溃疡区域愈合效果[13-14]。从上述表格中看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说明Angiosome理念能够有效改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为预后提供保障,促进病情恢复。若能够准确判断患者机体中供血不足区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通动脉,因此优先哪条动脉在保肢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15-16]。Angiosome理念中首先疏通主要供血血管,若未成功也可获得侧肢血供,明显改善溃疡愈合情况。但Angiosome理念同时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患者Angiosome区域变化较大,与其解剖组织变异具有相似性,其膝下分布情况并未完全反映出Angiosome分区,增加操作难度。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以及下肢重度肢体缺血患者采取Angiosome理念进行治疗,均具有一定治疗效果,明显促进患者溃疡愈合,安全性高,改善其生活质量,为病情恢复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牡丹江糖尿病足溃疡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怎样预防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发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如何更好地护理糖尿病足
都是“溃疡”惹的祸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牡丹江流域自然地理敏感区划分研究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