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研究

2018-07-13罗健平袁养庆蒋立基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细菌性感染性血常规

罗健平 袁养庆 蒋立基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江门 529100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发作可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疾病的有效诊断对患儿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超敏C反应蛋白能够准确反映低浓度CRP水平,是检测炎症的常用指标[1],而血常规也是临常用疾病检测方法,为探究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我院开展了相应研究,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表1 三组患儿疾病诊断阳性率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收集时间区间为2015年5月~2017年9月,共收集368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所有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研究纳入标准: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患儿;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重大疾病患儿;合并脑膜炎、肺炎及泌尿系统疾病患儿;合并癌症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三组,分别为对照1组(n=123)、对照 2组(n=123)以及研究组(n=122),对照 1组男72例,女 51例,年龄 1个月~13岁,平均(7.2±1.1)岁,包括肺炎38例,肠炎42例,脑膜炎43例;对照2组男74例,女49例,年龄1.5个月~14岁,平均(7.3±1.1)岁,包括肺炎37例,肠炎45例,脑膜炎41例;研究组男71例,女51例,年龄1.8个月~14岁,平均(7.3±1.2)岁,包括肺炎40例,肠炎41例,脑膜炎41例,三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儿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样3mL,将其放置于真空采血管中密封待检,每隔真空管都做好标记。再将真空管放置于37℃的恒温环境中5min,时间到后取其送检。对照1组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对照2组使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hs-CRP水平检测,研究组行两种方式联合检测,所有操作均按照仪器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

1.3 观察指标

血常规检测[2]中WBC阳性评定标准为超过9.7×109/L,PMN阳性评定标准为超过6.4×109/L。hs-CRP阳性[3]评定标准为超过7.4mg/L。疾病诊断阳性率计算方式为:结果阳性患儿例数/本组患儿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8.0表格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儿疾病诊断阳性率比较

经比较,对照1、2组两组患儿的疾病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疾病诊断率(86.07%)相比对照1组(69.11%)和对照2组(71.54%)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儿hs-CRP及血常规检测水平比较

对照1、2组患儿的hs-CRP水平、WBC以及PMN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hs-CRP水平、WBC以及PMN相比对照1、2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儿hs-CRP及血常规检测水平比较(±s)

表2 三组患儿hs-CRP及血常规检测水平比较(±s)

注:与研究组PMN比较,*t=9.837,P=0.000<0.05;与研究组PMN比较,△t=9.653,P=0.000<0.05

组别 n hs-CRP(mg/L)PMN(×109/L)对照1组 123 12.16±6.48 10.25±5.21 7.83±2.49*对照2组 123 12.35±6.37 10.38±5.23 7.88±2.52△研究组 122 16.35±7.72 14.47±6.08 11.39±3.14 WBC(×109/L)

3 讨论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易感人群多为儿童。常见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肺炎、细菌性肠炎等[4-5]。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具有隐匿性特点,该类疾病早期患儿的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异常,因此早期漏诊率较高,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6]。以往该疾病的诊断多采用白细胞计数检测法,虽然血常规检测可以有效诊断感染性疾病,但是这种血常规检测法的准确性易受到饮食、饮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7],同时其对细菌性以及病毒性感染性疾病的鉴别准确率则相对偏低,因此可靠性偏低。

20世纪50年代有专家发现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体内有一种蛋白成分比较特殊,其可和肺炎链球菌C多糖之间产生沉淀反应,并且受到炎症因子影响该蛋白水平可有显著提升,该蛋白就是C反应蛋白[8]。经过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9-11],儿童患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风险远远高于成年人。由于相比成年人,儿童的免疫应答反应速度更慢,可反映炎性指标的CRP水平相较成年人偏低,因此单独进行血常规检验或CRP检验易发生误诊或漏诊现象[12]。CRP作为临床常用检测指标,其对各种炎症反应有着较高的敏感性,特别是患者机体出现急性创伤、炎症等病变时其水平相比正常状态下有约2000倍以上的显著上升情况[13],且变化发生时间早于血常规,待机体炎症反应缓解后CRP水平逐渐恢复健康。

hs-CRP与CRP属于同种物质,但是其对炎症反应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RP,一般来说患者机体受到创伤时,CRP水平达到峰值需要1~2d的时间,而hs-CRP在同种情况下达到峰值仅需数小时[14],且hs-CRP水平会受到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细微变化而改变,因此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初步诊断应用hs-CRP有良好的效果[15]。但是,hs-CRP无法高效率的诊断出支原体感染、病毒性感染疾病,而血常规检测对其诊断效果显著[16],因此两者检测方式联合应用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效率更高。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采用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1、2组,且hs-CRP及血常规水平相比对照两组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上文中的描述相符,说明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

综上,采取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法可有效提升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诊断准确率,因此该种诊断方式值得推广和普及。

猜你喜欢

细菌性感染性血常规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思考心电图之177》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