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护理指导在巩固脑瘫患儿康复疗效中的作用

2018-07-13陈冬梅余婉燕许小岚贺嘉音刘晓菊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脑瘫实验组康复

陈冬梅 余婉燕 许小岚 贺嘉音 李 熔 刘晓菊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广东深圳 518019

小儿脑瘫是常见的小儿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1],具有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的特点。主要发生在出生后到3岁内,由于大脑在发育成熟前受到损伤或者自身发生病变引起[2],可导致患儿的运动功能异常,且多伴有智力低下,给脑瘫患儿及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降低生活质量。目前我国脑瘫发病率为0.14%~0.5%,已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且发病人群数量也在增加[4]。临床上我国对脑瘫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通过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治疗[5],以及引进并运用于临床的西方先进理论如Bobath神经发育疗法[6]。对脑瘫的治疗不仅指身体上的功能恢复,还包括培养患儿正常的生理、心理、精神及各项生活能力,提高患儿的认知能力、言语功能、自理能力等帮助患儿更好更快适应社会。据报告,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及康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7]。现将2013年2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3例,月龄6~53月,痉挛型四肢瘫10例,痉挛型双瘫3例,痉挛型偏瘫5例,共济失调型2例,不随意运动型3例,混合型6例。实验组男15例,女14例,月龄6~55月,痉挛型四肢瘫11例,痉挛型双瘫2例,痉挛型偏瘫6例,共济失调型3例,不随意运动型2例,混合型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运动疗法、低频电疗、蜡疗、水疗、经颅磁疗、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神经营养治疗等)的基础上予常规基础护理:(1)室内环境:室内宜温暖,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定期用紫外线消毒,地面经常用消毒液拖擦。(2)生活起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起居,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预防感冒。(3)清洁卫生:搞好患儿的清洁卫生,定期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4)注意安全:患儿因发育迟缓,各种动作不协调,行动不便,故应有专人守护,注意安全。(5)预防感染:按时接受预防接种。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强化家庭护理培训,情绪管理,心理问题,亲子关系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护理。鼓励一人以上家属进行陪同,并使家属认识到自身角色在改善患儿康复效果中的作用,为患儿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常与之交流互动,消除或减弱其恐惧心理,得到患儿的认同及依赖,关注患儿心理动态,并及时提供帮助。(2)口腔护理,包括流涎问题、咀嚼吞咽训练等进行指导。对于流涎患儿,指导家长用温水洗净,擦干涂上护肤霜,同时经常更换围巾,玩耍时不要随便捏孩子面颊以免造加重流涎;指导刷牙及牙齿清洁护理,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咀嚼吞咽功能训练方面,为适应患儿口腔功能的发育,选择食物种类应逐步过渡,从流质、半流质、软食(米糊、稀饭、面条等)到固体食物(米饭、馒头等)。(3)体位与姿势控制,主要为患儿日常体位摆放,包括正确的抱法、卧位姿势、坐位姿势、跪位姿势、站立姿势的指导。在患儿睡觉时可将其翻成患侧卧位,双上下肢保持伸展状态,并在上下肢间放患儿喜爱的长筒玩偶,可抑制患儿异常的姿势,促进姿势对称。家属抱患儿时,应使患儿双腿分开缠绕于家属腰部,缓解患儿下肢内收肌群的肌张力 ,患儿双手环绕于家属颈部,促进上肢伸展,家属一手托住臀部,一手扶住患儿背部,避免后仰。(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穿脱衣物训练指导、如厕训练指导、进食指导等。穿脱衣物方面,先练习脱,再练习穿;如厕方面,先训练患儿示意大小便,再训练患儿使用坐便器等工具;进食指导方面,首先要遵循食物过度原则,在患儿保持舒适且正确的体位时进行进食训练,从用手抓食物进食逐步过渡到用勺子、筷子进食。并尽量和患儿对话,及时对患儿的发声做出回应及鼓励。(5)家庭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家庭按摩,运动训练。家庭按摩方面,指导家属对其进行肌肉按摩,缓解肌肉痉挛现象,改善拮抗肌过度紧张,患儿的大关节如膝关节、肘关节等也应给予按摩,刺激关节功能;运动训练方面,指导家属利用玩具、鼓励等方式进行诱导患儿,训练其正确的抬头、翻身、坐姿、站姿、爬行等动作,训练翻身时可将患儿喜爱的食物放于一侧,使患儿仰卧,将靠近食物的一只手向下伸直固定,掌心向上,协助患儿将头慢慢偏向被固定的手一侧,促进其抬肩、屈髋,身体慢慢翻至食物处,如可用颜色鲜艳的玩具鼓励患儿向前爬行。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及患儿配合程度、护理疗效的比较。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使用脑瘫ADL量表进行评估,运动功能评分使用GMFM评定量表进行评估[8]。CMPM包括卧位和翻身能区51分,坐位能区39分,行走与跑跳能区72分。患儿配合程度分为紧张型、合作型、拒绝型。护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种。痊愈:患者异常姿势消失,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反应能力强,智力正常。显效: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异常姿势未完全消失,出现主动运动,肌张力改善不完全,反应能力尚好,智力提高;有效:运动功能及姿势较治疗前有进步,肌力、肌张力有改善,智力稍有进步;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各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配合程度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配合程度为紧张型及合作型的分别多于对照组,拒绝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41.38%,而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86.2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 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29 12.60±9.80 23.96±12.82 35.10±25.36 57.89±20.89对照组 29 12.76±10.01 15.87±10.91 35.03±25.73 47.87±22.98 t 0.06 2.58 0.22 1.70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配合程度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疗效的比较[n(%)]

3 讨论

3.1 家庭康复指导有助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粗大运动功能

脑瘫受损部位主要在脑组织,患儿常体会不到正常的感觉,长久不经干预将逐渐形成异常的神经传导通路,患儿异常的姿势及运动障碍将更难改变,对日后生活造成更大的影响[9]。有报告指出[10],脑瘫越早治疗康复效果越好。特别是在0 ~ 1岁时,由于大脑发育较快,代偿能力强,对其进行干预效果更佳[11]。而积极主动实施家庭式的康复护理治疗计划,可以最大限度优化患儿的运动能力[12]。经过干预,实验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粗大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其中,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幅度最大,可能与家庭康复指导中患儿与家长将治疗泛化到生活中进行有关,比如患儿穿脱衣物训练指导、如厕训练指导、进食指导等利用患儿喜爱的玩具进行诱导,鼓励患儿增加说话量等,不因患儿是否能做出反应而丧失信心,借助各种机会和患儿进行互动,一旦患儿有所反应,如简单发声等,应立即和患儿进行对话和应答,避免批评和指责。寓教于乐,从而引起患儿的兴趣,启发其表达话语及动作,增加粗大运动量,树立患儿的信心。患儿在整体更轻松、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更容易接受,同时,家属经过相关培训,相应康复指导也更科学、具体,能更自然地与日常自理活动有效衔接。

3.2 家庭康复指导有助于提高护理疗效、患儿配合程度

脑瘫患儿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对患儿进行反复的康复训练,可刺激其脑神经轴突、突触,改善其神经功能[13]。患者可于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但其高昂的治疗费用并非大多数家庭所能承担得起。本研究侧重从心理护理、口腔护理、体位与姿势控制、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家庭康复训练等方面对家属进行培训指导,动员家属并对其进行培训,使家属对脑瘫的认识更进一步,改善家属因治疗脑瘫患儿漫长病程中所产生的压抑情绪,同时,将训练放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玩具、鼓励等诱导方式以及亲子间的情感使得康复训练更顺利实施,保证了患儿即使在出院后康复训练也能得以延续,且能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同时改善护患关系[14]。有学者[15]认为,综合康复护理相比传统护理,在纠正患儿异常姿势、行为及其他各项能力中效果更为显著,是治疗脑瘫患儿的有效方法。干预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41.38%,低于实验组(86.21%),提示家庭康复指导可提高护理疗效。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配合程度为紧张型及合作型的分别多于对照组,拒绝型少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儿配合程度比对照组高。

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运用在小儿脑瘫中,有利于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护理疗效,值得推广。在日后工作中,护理人员可加强与康复治疗师的学习合作,学习更为先进的康复理念及技能,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猜你喜欢

脑瘫实验组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