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康复护理路径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术前后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8-07-13龚丽华黄银峰冯春梅魏林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肝癌康复药物

龚丽华 高 欣 黄银峰 冯春梅 魏林琳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内三科,广东东莞 523750

肝癌(liver cancer)是一种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非常高。肝癌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1]。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症状,检查出已经是中晚期,中晚期症状主要为消瘦、肝痛、乏力、黄疸、腹水等。由于肝癌病情复杂,恶性度高且病情进展快,因此,治疗难度非常大,临床疗效也不太显著,发病后一般生存时间很短,为6~16个月左右,被称为“癌中之王”。肝癌中晚期采用手术治疗无法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创伤大,不利于恢复,最佳治疗手段是介入化疗,但是介入药物进入到肝脏,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正常组织细胞,引发一系列的术后不良反应。因此,在介入治疗后,护理人员要给患者按照科学的优质康复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才能巩固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2]。本文就优质康复护理路径用于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前后康复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2年10月~2017年9月在我院采用介入治疗的50例肝癌患者进行研究,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本组50例患者都符合肝癌诊断标准且全部给予介入治疗。本组50例肝癌患者随机进行两组,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5~75岁,平均(48.7±10.2)岁,中期肝癌患者12例,晚期肝癌患者13例。康复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4~73岁,平均(47.3±11.5)岁,中期肝癌患者11例,晚期肝癌患者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详细为患者介绍其主治医生、介入疗法和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疑虑和问题,语气要轻柔,态度要温和,由于患者对肝癌的恐惧,容易出现不良情绪,责任护士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使之更加配合治疗[3]。同时,介入治疗后,责任护士要遵医嘱按时对患者进行药物、饮食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细心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1.2.2 康复组在常规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再按照优质康复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详细向患者讲解介入手术的方法、效果和作用,让患者了解手术的优势,消除患者对化疗的恐惧,缓解紧张情绪[4]。②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常规检查、做碘过敏皮试,对穿刺部位右侧腹股沟进行备皮,术前4h患者不能进食进水,术前30min为患者注射10mg安定[5]。③药物准备:术前认真准备栓塞剂、抗癌药物、止吐药物、抗生素等药物。(2)术后护理措施:①基础护理:术后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输液,伤口加压12h,卧床休息肢体制动12~24h,观察伤口有无渗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6]。鼓励患者深呼吸排痰,预防肺部感染。②疼痛护理:主要有药物控制和非药物止痛方法,药物止痛遵医嘱给药,非药物止痛主要是通过聊天、听音乐等形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7]。③发热护理:术后测量患者体温4次/d,如果体温≤38℃,让患者多休息,多喝水,体温会逐渐恢复[8]。如果体温>38℃,及时物理降温,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同时,患者还要保暖,出汗要及时更换衣物。④肠胃道护理:化疗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肠胃道反应,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调节饮食,少食多餐,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⑤肾脏毒性反应护理:一些抗癌药物对肾脏有较强的毒性,在术前要给患者输液3000mL以上,术后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尿常规、尿量,增加输液量,适当给予利尿剂,饮水3000ml/d,尿量2000mL/d,加速肾脏排出药物,减轻毒性作用[9]。⑥肝脏毒性反应护理:药物对肝脏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术后要遵医嘱给予患者保肝药物。⑦呃逆护理: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呃逆症状,轻者持续3 ~ 4d,让患者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反复多次即可凑效。重者一周以上,需遵医嘱给予药物进行治疗[10]。⑧骨髓抑制护理:骨髓抑制是化疗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应注意病房的卫生,避免患者相互接触,嘱咐患者不去人多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术后每周2次对患者血象进行监测,血象低的相应给药[11]。⑨局部皮肤损伤的护理:介入治疗会对周围的皮肤黏膜造成损伤,出现皮肤疼痛、红肿、灼烧感,严重会出现水泡、溃烂,因此,要注意观察,出现红肿时要及时采用冰敷处理,皮肤溃烂的患者,要勤换药,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⑩口腔黏膜损伤护理:口腔溃疡患者,给予维斯克喷涂或者喷洒喉风散,疼痛严重的患者,给予0.5%普鲁卡因溶液含漱,保持口腔清洁,但不能用牙刷刷牙[12]。(3)健康教育①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未来的生活,增加患者精神支持,能够有效提高机体抗癌功能。②健康指导:根据病情指导患者家属按摩患者手术侧肢体,术后及时帮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13]。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手段。③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及家属注意患者有无水肿、体重下降、出血、黄疸、疲倦等症状,必要时及时就诊。定期来院复查。

1.3 评定标准

本组研究的评定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非常满意=100分,满意>85分,比较满意>70分,不满意<60分,患者调查问卷分数的高低,表明患者对术后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14]。调查问卷中的“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都视为“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组调查问卷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康复组住院时间最短为7d,最长为10 d,平均为(6.28±2.51)d。对照组住院时间最短为10 d,最长为15 d,平均为(10.14±3.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19,P< 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康复组有5例患者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6,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患者满意度比较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康复组对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有5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占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1,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肝癌发病率较高的是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本病在3个月婴儿到80岁老人都有可能发生,但发病年龄最多的是39~55岁,男性多发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6:1。目前的治疗水平,肝癌难以根治,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中医治疗等,每个治疗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早期肝癌使用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手段。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现已经是中晚期,中晚期肝癌采用手术治疗并不是最佳方法,因为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预后差,不适合肝癌中晚期患者[15]。介入治疗刚好就弥补了手术治疗的不足,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疼痛小、效果显著等优势。介入治疗前后,对患者按照优质康复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更加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

我院对于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优质康复护理路径。护理人员根据每个患者的诉求,有针对性的对每个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预防减少发生并发症,同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乐观积极的接受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促进身体的康复,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肝癌康复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