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
2018-07-13
(1.贵州银行博士后工作站,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引言
审计可以缓解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经济契约得以存续[1]。然而,审计师个人却因信息不对称面临诉讼、声誉受损等风险[2]。随着“诉讼爆炸”时代的到来,监管制度日趋严厉,审计师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更为严峻。如因法律诉讼和赔偿金额的激增,1990年以来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对诉讼的费用占收入比重达到20%。面对不同的风险环境,审计师会选择调整审计收费、发表不同的审计意见、重组客户,甚至会“游说”监管者或政策制定者修订法律或准则,以减轻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3]。因此,在执业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需要提高对法律责任风险的关注程度[4],特别是在面临监管机构严苛的监管环境[5],以及监管处罚的“重师轻所”现象时[6]。即使在低诉讼风险环境下,审计师也会提高职业责任保险来强化对法律责任风险的关注[7]。
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是契约关系中的审计师基于客户未来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风险所做出的反应程度②。当审计师预期的风险较高时,审计师会收取较高的费用作为补偿;反之,预期的风险较低时,审计师则收费较低。现有文献表明,审计收费溢价伴随不利审计结果的改善,损害了会计信息质量[8][9],但也可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10]。究其原因,可能是未考虑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的影响。由于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是审计行为结果的直接体现,因此,考察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审计行为。
风险溢价是审计师对风险的一种行为表现,本文基于审计风险与收费构建了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指标,即单位法律责任风险的审计收费溢价[11],克服了以往文献中未考虑法律责任风险的不足。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师个体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了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相关,即随着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增加,被审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会计稳健性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发现,当被审计公司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或会计师事务所转为特殊普通合伙制时,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更显著。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行为结果受到了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影响,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高。
本文主要贡献为:第一,崔云和唐雪松(2015)的研究侧重于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11],而本文则侧重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包括了应计盈余管理和会计稳健性。研究发现,审计师个人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即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增加,被审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会计稳健性提升。该研究成果拓展了当前关于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二,拓宽了审计研究视角,以往研究主要是在会计师事务所层面,而本文利用审计师个体层面的数据,拓展了现有文献中关于审计师个人特征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12][13]。
余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第四部分是描述性统计;第五部分是实证结果;第六部分是稳健性检验;最后是研究结论与启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法律责任风险是审计师预估成本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审计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责任”的含义,当发生“审计失败”时,财务报表使用者拥有向审计师要求补偿的权利,即“深口袋”理论。如蓝田造假案中的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大智慧案件中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契约关系是审计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相互权衡的结果,而审计服务质量的高低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即审计服务存在“外部性”。当审计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时,审计服务存在“正外部性”,当审计误导投资者而产生损失时,审计服务存在“负外部性”。为解决“外部性”引起资源配置的无效率问题,一是靠职业道德准则,二是靠政府管制。其中政府管制主要体现为审计师的法律约束,如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③。
DeAngelo(1981)认为,“低价揽客”是市场成本竞争优势的反映,当审计师与客户合谋时,审计师将丧失未来的“准租金”,增加法律责任风险(诉讼或处罚)[14]。在国内,注册会计师协会也会对存在“低价揽客”风险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约谈。另外,审计“溢价”也可以补偿审计投入的时间成本、物质成本和人力成本等,从而可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因而,审计费用是审计师对预期收益(准租金)与预期损失(诉讼或处罚)进行权衡的结果。在审计契约关系中,基于客户风险可能导致的审计师法律责任,审计师会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以补偿未来可能的法律责任风险,在本文研究中,将此定义为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
盈余管理程度是考察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视角。审计师对盈余管理非常敏感,特别关注管理层高估盈余的动机,而高质量审计可以有效抑制盈余管理[1]。会计稳健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Basu(1997)认为,稳健性反映了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对好消息和坏消息的不同倾向[15]。在审计实务中,不同类型的审计师,对被审计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的要求不同,为了规避风险,大所审计师要求的会计信息更稳健[16]。
当被审计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越差时,如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会计稳健性越低时,审计师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就越大;反之,亦反。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审计师将采取更为严格的审计策略或行为,以改善被审计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而言,审计师如何调整审计策略或行为受到自身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影响。在被审计公司未经审计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越高的审计师越不能容忍低水平的会计信息质量,并将采取稳健的审计策略。也就是说,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越高时,其调整审计策略或行为的幅度越大,被审计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程度也越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相关,即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程度的增加,被审计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会计稳健性提升。
由于每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7](P27)[18],地区的法规、经济和税收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投资者、监管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19]。一般而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法律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就越好[20],这是由于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司法运行会更健全,投资者诉讼意识会更高,法律执行力度会更强,诉讼也会增加[21]。在被审计公司出现会计信息造假或财务舞弊的情况下,利益相关者向审计师提出法律诉讼的成功率会更大。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是影响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财会[2010]12号)使事务所组织形式由有限责任制转变为特殊普通合伙制(以下简称“转制”),而审计师的法律责任由有限责任转为无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因而,当审计师面临法律诉讼时,“转制”后审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更大。也就是说,在执业过程中,外部环境会影响审计师执业行为。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在风险更大的外部环境中,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2003~201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金融保险业、创业板以及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后,追踪至每家上市公司的审计师,最终得到29712个A股审计师-公司-年度观测样本,总共涉及16151个公司-年度,18533个审计师-年度④。行业划分依据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其中制造业取前两位代码分类。相关连续变量两端进行1%的Winsorize处理。所有财务数据均来自CSMAR和Wind数据库,审计师个体数据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的注册会计师资料经手工搜集得到,并根据年报对部分缺失信息予以补充。变量的整理、估计和模型检验采用了Stata12软件。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1.模型设定
式(1)和式(2)采用OLS回归分析方法,用于检验前述假设1,即首先检验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继续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事务所是否发生“转制”作为分组标准检验假设2。
DA_absi,t=β0+β1Care_legali,t+β2insideri,t+β3nationi,t+β4boardsizei,t+β5indirectori,t+
β6roai,t+β7lnsizei,t+β8levi,t+β9bigteni,t+β10auditor_expi,t+β11numi,t+
β12tenure_auditori,t+β13genderi,t+β14partyi,t+β15edui,t+β16distancei,t+
∑βiyear+∑βjind+∑βkfirm+ε
(1)
c_scorei,t=β0+β1Care_legali,t+β2insideri,t+β3nationi,t+β4boardsizei,t+β5indirectori,t+
β6roai,t+β7bigteni,t+β8auditor_expi,t+β9numi,t+β10tenure_auditori,t+
β11genderi,t+β12partyi,t+β13edui,t+β14distancei,t+∑βiyear+∑βjind+
∑βkfirm+ε
(2)
式(1)和式(2)中,因变量DA_abs为操控性应计绝对值,c_score为会计稳健性指标,自变量Care_legal为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具体定义见下文。在控制变量中,insider表示高管持股比例;nation为国有股比例,即国有股数量与总股数的比值;boardsize为董事会规模;indirector为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师个人特征包括:审计师背景(bigten),以所在事务所是否“十大”表示,是取1,否则取0;审计师执业经验(auditor_exp),以注册日至审计年度的时间间隔表示;审计师声誉(num),以审计师客户数表示;审计师任期(tenure_auditor);审计师性别(gender),男性为0,女性为1;审计师党派(party),党员为1,否则为0;审计师教育程度(edu),高中及以下为0,大专及本科为1,硕士及以上为2;审计师所在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的距离(distance),当两者注册地一致时取值为0,否则为1。此外,模型中还控制了公司规模(lnsize)、净资产收益率(roa)、资产负债率(lev)、年度(year)和行业(ind)以及公司个体(firm)固定效应的影响。
2.变量定义
(1)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
根据理性人假设,高风险需要高收益作为补偿,为了弥补高风险客户可能导致的潜在法律责任风险,审计师在审计定价时会收取相应的风险溢价。Dye(1993)认为,除了审计本身的信息价值,法律责任也是影响审计费用的重要因素之一[22]。法律责任风险是审计师对风险的判断,而审计收费的多少反映了审计师对法律责任风险的关注程度。
对于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溢价,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计算风险溢价。本文利用式(3)分年度分行业回归,并经过审计师个体层面的聚类调整,从而确定预期的正常审计费用。其中,lnauditfee为审计收费的自然对数;restruct表示当年是否有重大重组事件发生,有则取值为1,否则为0;complex表示上市公司业务复杂程度,以上市公司子公司数及控制权比例超过50%的公司数目表示;opinion表示审计意见类型,非标审计意见时取值为1,否则为0;bigfour表示是否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若是取值为1,否则为0;ia表示存货水平,即存货与总资产的比值;growth等于收入增长率;rec等于应收款项占总资产的比值;cr等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opemi表示不利意见改善,若当年审计意见相比上一年审计意见改善则取1,否则为0(审计意见改善顺序: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保留意见→无保留意见+说明→无保留意见)[8];其他变量定义与式(1)相同。式(3)通过OLS回归分析后的残差为审计师个体所要求的风险溢价补偿,记为ε。
lnauditfeei,t=β0+α1lnsizei,t+α2restructi,t+α3complexi,t+α4roai,t+α5levi,t+
α6opinioni,t+α7bigfouri,t+α8iai,t+α9growthi,t+α10reci,t+α11cri,t+
α12tenure_auditori,t+α13auditor_expi,t+α14genderi,t+α15opemii,t+ε
(3)
其次,计算审计师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式(4)中因变量illegal为上市公司是否发生违规行为的虚拟变量,发生违规行为时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zfc表示财务困境指数,根据Zmijewski(1984)的研究计算[23];tech表示行业特征,当企业为医药制造业(C8),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C5),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C7),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C6)以及计算机服务业(G)时,该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auditor_fame表示审计师声誉,当审计师的客户数目超过同行业的均值时取值为1,否则为0;auditor_indep表示审计师独立性,以客户的营业收入占审计师当年所有客户营业收入总和的比值表示;lmv等于公司市场价值的自然对数;lnday表示审计延迟,等于年末最后一天至报告披露日的间隔天数,并取自然对数;beta表示公司股票的市场风险,即股票当年日回报率与市场回报率之间的回归系数;var表示股票年度异常收益的标准差;cfops等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总资产的比值;其他变量与式(1)的定义一致。
Probit(illegal)i,t=α0+α1zfci,t+α2techi,t+α3opinioni,t+α4auditor_famei,t+
α5tenure_auditori,t+α6auditor_indepi,t+α7lmvi,t+α8iai,t+
α9growthi,t+α10reci,t+α11lndayi,t+α12betai,t+α13vari,t+
α14cfopsi,t+∑αiyear+∑αjind+ε
(4)
通过logist回归后,式(4)中因变量illegal的拟合值即为审计师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本文对该指标进行分年度分行业十分位数处理,即根据数值大小取十分位数序号,记为legal_liability。
最后,计算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根据式(3)计算的风险溢价和式(4)计算的法律责任风险,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Care_legal)可以表示为:Care_legal=ε/legal_liability,其中,ε为风险溢价,legal_liability为审计师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
(2)会计信息质量
本文会计信息质量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盈余管理程度(DA_abs),另一个是会计稳健性(c_score)。
盈余管理程度反映了上市公司对财务报告的操纵幅度,盈余管理程度越大,操纵越严重,会计信息质量就越低,反之越高。本文采用修正Jones模型度量盈余管理程度,具体如下:
ETAi,t=α1(1/Ai,t-1)+α2(ΔREVi,t/Ai,t-1)+α3(PPEi,t/Ai,t-1)
(5)
式(5)中,ETAi,t是经过t-1期期末总资产调整后公司i的正常性应计利润(ETAi,t=(TAi,t-CFOi,t)/Ai,t-1,TAi,t为净利润,CFOi,t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ΔREVi,t是公司 i第t期主营业务收入和第t-1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PPEi,t是公司i第t期厂房 、设备等固定资产价值,Ai,t-1是公司 i第t-1期期末总资产,α1、α2、α3是行业特征参数。将式(5)估计得到的行业特征参数,代入式(6):
NDAi,t=α1(1/Ai,t-1)+α2[(ΔREVi,t-ΔRECi,t)/Ai,t-1]+α3(PPEi,t/Ai,t-1)
(6)
式(6)中,NDAi,t为公司i经过t-1期资产调整的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ΔRECi,t是公司i第t期期末应收款项净额和第t-1期期末应收款项净额的差额,则经过第t-1期资产调整的可操控应计DAi,t=ETAi,t-NDAi,t。
会计稳健性反映了上市公司对会计政策选择及信息披露的谨慎程度,会计稳健性越高,会计信息质量则越高,反之则越低。基于Basu的模型[15],Khan和Watts利用公司规模(Size)、权益市账比(MB)、资产负债率(Lev)等变量来估计会计稳健性(c_score)[24]。具体计算如下:
NIi,t=β0+β1DRi,t+β2RETi,t×(μ1+μ2Sizei,t+μ3MBi,t+μ4Levi,t)+β3DR×
RETi,t(λ1+λ2Sizei,t+λ3MBi,t+λ4Levi,t)+(δ1Sizei,t+δ2MBi,t+δ3Levi,t+
δ4DR×Sizei,t+δ5DR×MBi,t+δ6DR×Levi,t)+εi,t
(7)
c_scorei,t=λ1+λ2Sizei,t+λ3MBi,t+λ4Levi,t
(8)
首先根据式(7)通过年度横截面数据回归,计算出λ1、λ2、λ3、λ4的值,然后代入式(8)中计算公司层面的稳健性系数c_score。NIi,t表示i公司第t期每股收益与第t-1期的每股市价的比值;RETi,t表示i公司t期5月到t+1期4月经过市场调整的累计年度报酬率;DR为虚拟变量,如果RETi,t<0,则DR=1,否则DR=0。RETi,t具体计算方法为:
(9)
式(9)中,RETi,t和RETm,j分别表示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月个股回报率和按流通市值加权计算的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月市场回报率。
四、描述性统计
(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由描述性统计表1可以看出,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Care_legal)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小值为-0.446,最大值为0.539,平均数(0.003)大于0,即总体而言,审计师基于法律责任风险要求了更高的审计溢价。而会计稳健性(c_score)的平均数为0.045,说明样本公司的会计谨慎性较高。
表2比较了不同审计师特征下的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差异,相对而言,女性更加厌恶风险,因而对法律责任风险的关注度更高,但与男性的差别并不显著。从审计师声誉来看(审计师客户数超过平均数时为高声誉并取1,否则为0),高声誉审计师的风险关注度更高且与事务所声誉(非“十大”和“十大”)分组的结论一致,这也符合“深口袋”理论。
表1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差异性比较
图1描述了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随年度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即随着年度的变化,审计师对法律责任风险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在2004年,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较上一年有较大的变化,原因可能是2003年以后监管部门对审计责任的认定趋于缓和[25],因而在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较低的情况下收取了较低的溢价。在2012年,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程度较低,其原因是2012年样本中上市公司违规频率最高,但是由于风险溢价的程度低于风险增加的幅度,因而当年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较低。另外,由于初始审计中可能存在“审计折扣”的情况[26],统计发现本文的样本中,2004年和2012年较前一年审计师变更的变化率较大,因而会出现相对较低的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⑤。
(二)主要变量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的相关系数表明,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Care_legal)与盈余管理程度(DA_abs)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0.022),说明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程度的增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降低。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稳健性(c_score)负相关(-0.001),但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未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为0.414,说明本文模型中多重共线性问题并不严重(限于篇幅,本文省略了变量相关系数表)。
图1 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年度变化趋势
五、实证结果
(一)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基本回归分析
表3报告了假设1的检验结果。由该表第(1)列可以看出,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Care_legal回归系数为-0.013(显著性水平为1%),即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程度的增加,被审计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减少。同时,由表3第(2)列可以看出,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Care_legal回归系数为0.034(显著性水平为1%),即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程度的增加,被审计公司会计稳健性增强。研究结果验证了假设1,这说明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程度较高时,其审计行为会更加谨慎,从而避免因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而增加审计师未来的法律责任风险。
表3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OLS回归分析
变量(1)DA_abs(2)c_scoreCare_legal-0.013***(-3.299)0.034***(2.600)Controls控制控制∑Industry控制控制∑Year控制控制∑Firm控制控制Constant0.112***(3.859)-0.084(-1.222)样本数2971229712Adj-R20.2380.410
注:(1)***、**、*分别代表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2)括号内是T值,标准误差按审计师聚类和异方差调整;(3)controls包括insider、nation、boardsize、indirector、roa、lnsize、lev、bigten、auditor_exp、num、tenure_auditor、gender、party、edu、distance,具体定义见“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部分。由于计算会计稳健性时利用了资产规模(lnsize)和负债率(lev),为避免序列相关性,回归中未加入此变量。下表同。
(二)进一步测试
1.基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测试
本文以人均GDP来区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重复上述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Care_legal的回归系数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说明在人均GDP高的地区,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增加,会计信息质量会越高,即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审计师对法律责任风险的关注确保了会计信息质量,这支持了假设2。该结果说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审计师更关注“声誉”,其通过稳健的审计行为来控制法律责任风险;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审计师更关注“利益”,法律责任风险的约束力较小。
2.基于事务所转制的测试
本文以审计师所在的事务所是否发生“转制”作为分组标准(具体见表5),“转制”当年及以后年度设为1,其他为0。在事务所发生“转制”后,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说明在事务所“转制”成为特殊普通合伙制后,审计师执业更谨慎[27],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更显著。研究结果符合假设2,这表明事务所转制后,其自身法律责任风险加大的同时,也强化了审计师对法律责任风险的关注度,对其审计行为影响就更大。
表4基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OLS回归分析
表5基于事务所转制的OLS回归分析
六、稳健性检验
(一)变更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指标
Hribar 和Nichols(2007)认为,原始的盈余管理衡量在计量上要优于盈余管理程度(绝对值)[28],因而本文采用原始的DA作为盈余管理的衡量方法(如表6中第(1)列所示)。再者,本文还借鉴Kothari 等(2005)的经业绩调整的盈余(DA_adjust)衡量方式(如表6中第(2)列所示)[29]。另外,本文根据Chen 等(2010)将审计意见严重程度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方法[12],且计算溢价时剔除审计意见指标(如表6中第(3)列所示)。这些稳健性测试结果与假设1一致。
(二)变更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计量
本文衡量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指标为风险溢价与法律责任风险之比,由于在计算法律责任风险过程中涵盖了部分公司财务造假的违规行为,而财务造假行为可能与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和会计稳健性)存在数值上的机械相关性,即出现财务造假行为时盈余管理程度往往较高、会计稳健性较差。为避免这两类指标的机械相关性干扰前述实证结果,本文在稳健性测试中剔除客户违规行为中的财务造假行为,例如虚构利润、虚列资产等,然后重新计算法律责任风险溢价指标,测试结果仍然支持假设1(见表6中第(4)和第(5)列)。另外,根据《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报告将更可能引发第三方针对审计师的诉讼,因而,本文在法律责任风险计算过程中仅关注这些违规行为而剔除其他违规行为,例如违规买卖股票、内幕交易等,测试结果仍然支持假设1(见表6中第(6)和第(7)列)。此外,本文将存在审计意见购买的样本删除,结果与上文基本保持一致。
(三)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内生性问题
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师开始工作之前需要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因此,通过审计收费衡量的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指标在具体开展审计工作之前已经确定,也就是说,本文所衡量的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因,而非结果,即本研究中反向因果关系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并不严重。即便如此,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根据Kaplan 和Williams(2013)的研究[30],选择股票市场交易率作为工具变量(turnover=1-∏t(1-日交易额/股票总额))。在计量上,由于增加工具变量可以提高估计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利用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工具变量,因为审计是一种服务“产品”,因而一个地区的服务购买水平会影响审计师的风险判断及收费决策,而且工具变量通过统计检验,研究结论符合假设1(见表6中第(8)和第(9)列)。
表6稳健性检验结果(一)
注:Controls包括insider、nation、boardsize、indirector、roa、lnsize、lev、bigten、auditor_exp、num、tenure_auditor、gender、party、edu、distance、Industry、Year、Firm,具体定义见“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部分。工具变量的弱相关检验的F值分别为18.33和16.87,均大于临界值10,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对于DA过度识别检验的P值为0.283,接受工具变量是外生的原假设;对于c_score过度识别检验的P值为0.052,在10%水平上接受工具变量是外生的原假设。
(四)与现有文献的差异
基于Asthana 和Boone(2012)的研究[31],本文将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区分为低关注度(LCare_legal,当Care_legal小于等于0时,等于Care_legal的绝对值,否则为0)和高关注度(HCare_legal,当Care_legal大于0时,等于Care_legal的绝对值,否则为0),研究发现,高于正常关注的绝对数越大,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这与Asthana 和Boone(2012)的研究相反[31](见表7中第(1)列)。基于Krauß 等(2015)的研究[32],本文构建了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是否为正的虚拟变量(DCare_legal,Care_legal大于0时取1,否则取0)以及其与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交乘项(D×Care_legal),结果表明,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越高,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这与Krauß 等(2015)的研究相反(见表7中第(2)列)[31]。本文选择 Asthana 和Boone(2012)以及Krauß 等(2015)进行对比的原因是实证检验过程中他们采用了共同的盈余管理程度(DA_abs)[31][32]。
表7稳健性检验结果(二)
注:(1)***、**、*分别代表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2)括号内是T值,标准误差按审计师聚类和异方差调整;(3)Controls包括insider、nation、boardsize、indirector、roa、lnsize、lev、bigten、auditor_exp、num、tenure_auditor、gender、party、edu、distance、Industry、Year、Firm,具体定义见“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部分。
七、研究结论与启示
会计信息质量越高意味着上市公司中存在的错弊能很好地体现在审计报告中。审计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而审计报告的最终结果也反映了管理层的会计信息质量。本文从审计师个体层面衡量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以会计信息质量为研究对象,探讨个体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管理程度和会计稳健性)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随着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程度的增加,被审计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将提升;在风险更大的环境中,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更加显著。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审计师个体层面,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是影响审计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外部环境的改善能够避免会计信息质量受到审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负面影响。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可以从审计师个体、会计师事务所和法律环境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大小由收益和风险决定,因而在审计师个体层面,一方面可以提高审计收费来增加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选择低风险客户来降低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第二,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来影响审计师的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如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关注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约束审计师个人的审计行为,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另外,需要重视注册会计师个体的影响力,如通过将诉讼风险与个人业务相关联,提高个体的风险,防止个人行为的异化。第三,对于监管部门而言,需要完善地区法律环境,提高行业内的法律意识,加大监管处罚的力度,为审计师个人审计行为提供法律保障。
本文研究也存在不足。审计师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的构建可能由于风险溢价与法律责任风险之间缺乏严格的对应关系,从而导致该指标存在一定的噪音,这有待未来进一步完善。
注释:
①例如,我国最高人民法院 2002年1月15 日颁布《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启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制度先河。2003年1月9日颁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07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10年7月21日财政部工商总局制定了《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在行业监管方面,中国注册会计协会为提示审计风险,“约谈”存在审计收费“降低”“低价竞标”的会计师事务所。
②本文中,审计师的反应是从审计收费角度来考虑。
③上市公司违规是审计师遭受行政处罚或诉讼的导火索,加大了审计师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
④由于一家客户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审计师,因而,为计算审计师个体的法律责任风险关注度,本文将每个审计师与客户分离,从而形成审计师-公司-年度样本。如A公司Y年有两个审计师X1和X2,那么样本数据组成为A-Y-X1和A-Y-X2。
⑤样本中2004~2013年审计师变更变化率分别为0.347、-0.08、0.148、-0.013、0.057、0.298、0.169、0.263、0.356、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