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以《敦煌组舞》实践教学为例
2018-07-13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730000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730000)
敦煌舞自《丝路花雨》问世以来,独特的审美韵味、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其在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并在教学体系建立和发展的推动下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典舞流派之一,担负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而目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发展缓慢、创新性不足已成为影响敦煌舞教学的瓶颈问题,无法顺应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步伐。其中主要的矛盾在于教学内容陈旧无创新;教学手段固化单一;教学与科研分离;而这些问题的背后根源则是教学动力不足,主观能动性被束缚。艺术的本质应该是鲜活的,教学过程更应该也是鲜活的,而这种缺少探索发现、情感表达、创造想象的教学过程,结果必然是会失去了艺术原本的活力,敦煌舞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敦煌舞教学现状
(一)传统教学模式限制教学内容创新
目前我国各大院校敦煌舞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教材为中心的“填鸭”灌输式教学,这种固定、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存在弊端与缺陷,但核心问题在于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单方面的知识输出,即“一个出口”封闭式的传输。教师个体所处时代背景、教育背景、知识储备等因素直接影响或决定着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而传统教学过程中这种“一条腿走路”缺少知识多视角审视与教学角色互换、反馈与对新知识需求的不平衡现象,不利于教学新知识多方位的拓展。所以在敦煌舞教学中才会存在教学内容、教材十几年不变的发展停滞现象。
(二)传统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
敦煌舞模式化传统教学始终遵循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不仅是以“点”(教师)对“面”(教学对象)的教学,更是单一专业化的教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被灌输知识普遍单一化、专业化,教学从示范到模仿,从练习到纠正始终也是对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学重点更是围绕肢体能力训练进行,如规定数量的教学组合、片段等,而在实际运用中,学生只具备对所学知识“复制”“粘贴”的能力,不具备举一反三、由基础知识向深入延展的能力及其他应用能力,如教学能力、编创能力、组织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等。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毕业后,所学知识不能有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与价值,满足工作任务所需。
(三)科研、教学分离与学科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敦煌舞教学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是规范教学的主要措施,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都有相应细致的区分与限定,尤其在教学内容上除了有量化的组合数量还有规定的组合内容,每届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规范一致。这种教条化的、硬性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还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都找不到科研成果的“容身之地”,使科研创新成果无法融入课堂,导致教学内容陈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在这种现状的影响下,教师也自然而然的分化为研究型教师与教学型教师,各行其道。但从教师能力来看,具备研究能力,站在学术前沿的教师更具有对新知的敏锐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与自主学习的兴趣,更能推动教学创新。近年来,敦煌舞科研成果颇丰,但实际作用于教学的却是凤毛菱角。这就是科研成果无法转化教学的体现。因此,科研与教学分化成为了敦煌舞学科发展的矛盾之一。
二、敦煌舞教学改革对策
笔者针对综合性院校舞蹈专业的敦煌舞教学现状,尝试性的进行教学改革,以实践推动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教学思维、创新教学内容,针对本科三年级学生,将《敦煌组舞》的编创纳入课堂。
(一)淡化“模式”,强化“成果”,优化教学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创新。结合教学对象学情及培养目标,选取敦煌壁画不同时期极具艺术特色的元素进行挖掘和创编,从时期特点、壁画乐舞形象特点、乐舞相容艺术特点、壁画原型图复原等几个方面入手,编创以下舞段:《乐尊》《敦煌圣景》《天宫伎乐》《黑飞天》《经变画》《妙音鸟》《金刚》《雷神》《夜叉》《小鬼》《菩萨》《莲花童子》《胡璇》《出行图》《俗乐小袖》等。通过对组舞中大量而多类别的舞蹈片段进行创编、教学,提升、固化了学生对敦煌舞人物性格、道具运用、技术技巧、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知识的的掌握,强化并内化了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教学内容数量,教学创新度、教学效果上也有明显的突破。
(二)转变教学思维、翻转教学地位、提高学习兴趣
在《敦煌组舞》实践内容纳入课堂的同时,需要教师和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思维中解放出来,将原有的教师为主导的知识输出者和学生被动的知识接纳者共同转变为知识挖掘、研究与创作者。教师从“灌输”转换为“启发”,学生从“听从”转换为“求知”,在渴求新知的状态下,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上也发生了翻转。教师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形成一种协作关系,使学生成为主体,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知识的传授与解答。《敦煌组舞》创编带来的求知欲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平衡的教学状态,以及创作发现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从被动学习成功翻转为主动学习。
(三)教研合一,培养多能人才
《敦煌组舞》的创作体现了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指导与融合。《敦煌组舞》涉及的科研包括“敦煌壁画乐舞形象研究”“敦煌经变画乐舞研究”“伽陵频迦形象研究”“敦煌壁画童子形象研究”“敦煌壁画分期与类别研究”“敦煌壁画乐舞道具运用研究”“敦煌伎乐天研究”“敦煌壁画俗乐舞研究”等。这种模式使科研不再是纸上谈兵,科研与教学并进,使教学走向学科前沿。而这种教研一体的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传统模式中必须的教学能力外,还要求有丰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素养以及科研能力、创编能力等。同时教研一体的模式也为学生能力多样化培养提供了条件,在《敦煌组舞》的实践中,通过对舞蹈历史文化的研究、舞蹈元素的挖掘、音乐的选材、舞蹈形象的研究、壁画原图的考究、道具的制作运用、团队协作、舞蹈创编、舞美设计等环节对学生研究能力、创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动手能力(道具制作)、表演能力、教学能力及专业技术能力等都具有切实有效培养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