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剧振兴与发展若干问题思考
2018-07-13大连市艺术研究所116013
(大连市艺术研究所 116013)
辽南影调戏2002年被辽宁省文化厅命名为“辽剧”以来,距今已经经历了16个年头,曾几何时,辽剧也因为几部不错的剧目轰动一时,得到业内专家的普遍好评,获得过很多金奖、银奖和大奖,像我们耳熟能详的辽剧剧目《加林与巧珍》、《月在别时圆》、《姜云胜》、《少女泪》、《仁义里》、《王罗锅卖海蛎子》、《又是樱桃红了时》、《山这边,海那边》、《潮满月圆》等等都非常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但是,辽剧于本世纪初在市场化大潮的影响下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并且在2010年以后逐渐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有影响力的剧目再难看到,这不禁让很多业界专家和戏曲爱好者倍感可惜和留恋,于是,振兴和繁荣辽剧的呼声近年来此起彼伏。我觉得就目前状况来看,辽剧发展应该循序渐进,科学引导、合理规划,政府主导,多方融资,适度保护,而不是完全融入“市场”,自谋出路。作为辽宁省的“省剧”,我们应该像对待“国粹”京剧一样把它列为政府文化工作中重点保护项目,举全省之力,采取由政府牵头“买单”,社会各界捐赠,多种途径融资等等办法,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样,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积极地进行保护并充分开发、利用好辽剧,宣传好辽剧,而不应该将其完全推向市场,自生自灭,至少我认为目前不行。
当然,这些年政府文化部门对于辽剧还是比较重视的,社会各界也从不同渠道给了不少的支持,但毕竟是政策支持和舆论支撑的方面占主导多一些,实质性的东西稍微少了一些。辽剧的衰落,宏观上看是随着整个戏曲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在变化,但细究其原因,我觉得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缺钱。二、缺人才,尤其缺主创、主演人才。三、缺剧团,尤其是缺市级和省级剧团。四、缺观众。五、缺创新。
首先,我们来谈缺钱的问题。缺钱,从大环境来讲,整个文化艺术系统都缺钱,具体谈到地方戏剧的发展,除了北方的京剧和南方的越剧由于受众庞大,根深叶茂之外,各个地方的戏剧和戏曲基本上都面临着缺钱的问题,特别是专业剧团改制以后,国有院团越来越少,全国绝大部分专业院团都改为企业或成为私人剧团“自谋出路”,这就直接导致当地剧种的生存危机,不过这其中,也有日子好过一点的,也有日子很难过的,就拿东北三省的龙江剧、吉剧和辽剧来说,龙江剧和吉剧既有市级剧团,也有省级剧团,政府拨款较为充裕,日子就好过一些,整体发展不错;而我们辽宁省的辽剧,现在却是江河日下,辉煌不再,仅靠两个县级剧团苦苦支撑,据悉,他们最大的难处是资金短缺。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让辽剧走市场去“挣钱”是没有出路的,要知道,当下辽剧面临的情况是几乎没有市场,或者说市场非常狭小,根本不能生存,让它走什么市场呢?挣不到钱,政府和社会再不管的话,辽剧真的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了,但我相信,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和一些有担当的文化工作者是不可能看着辽剧自生自灭的,大家都希望它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辽剧缺钱的问题,不能靠市场,得靠政府财政扶持和社会化融资等多渠道来解决,我建议能否成立一个类似辽剧基金会的组织进行广泛募捐,通过多种途径最终解决辽剧的资金短缺问题。
其次,我想说说辽剧的人才培养问题。我们知道,辽剧的主要元素是曲调和唱腔,因此,作曲和主演是辽剧的最主要人才,当然也离不开编剧和导演,而我们大连甚至整个辽宁恰恰缺乏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尤其是年轻点的名角和主创人员(特别是作曲家)。据称现在从事辽剧演出的专业人员不足50人,而且年龄普遍偏大,年轻演员又难挑大梁,导致人才青黄不接,断档情况比较严重,再加上近年来专业剧团市场化运作使得从事辽剧创作和表演的专业人员待遇较差,整体收入不高,养家糊口和日常生活往往受到影响,所以对很多新人吸引力下降,不愿意从事这个行当。要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多渠道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和收入水平,比如,他们除拿政府工资外,社会融资和捐赠、辽剧专项基金等平台也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资金支持,争取让他们基本上衣食无忧,无后顾之忧。同时,力争多一些编制,解决从业人员的身份问题,即便暂时没有编制,在生活待遇上应该尽量给予照顾,收入上尽量向这些人倾斜,这样才能既留住“人”,又留住“心”。2、在稳定现有人才队伍的同时,努力培养新人,为辽剧事业注入新鲜“血液”。比如,可以在大连艺术学校设立辽剧专业,学制3到5年,从大连市内五区及下辖各县市的中小学选拔一些特长生和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学苗进行专业化培养,同时制定一些特殊政策,如减免学费,奖学金和助学金之类,同时,力争和大连的地方高校,如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大连艺术学院等进行合作,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辽剧人才,多渠道、全方位地积极引导青少年才俊加入辽剧的表演及创作的学习、实践队伍,合理解决辽剧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规划问题。3、人才培养要“去市场化”倾向。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要干好一番事业,就不能三心二意、心猿意马,而要脚踏实地、一心一意,从事辽剧的演创事业也是如此。辽剧要发展,要振兴,离不开人才,所以培养人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摆在文化主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难题,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一定不能“心里长草”,急功近利,我认为艺术工作者特别是辽剧的从业者决不能做市场化大潮中的“弄潮儿”,不能做“市场”的奴隶,不能唯钱是图、唯利是图,要有道德底线,要力争“德艺双馨”,这也应该是我们培养辽剧现有及后备人才的一个准则和基本要求。
第三,谈谈剧团建设问题。辽剧现在的情况是既没有省级专业剧团,也没有市级专业剧团,只剩下盖州辽剧团和瓦房店辽剧团两个县级剧团在从事辽剧的专业创作和演出活动,其中瓦房店辽剧团还因为人员、设备和资金不足等问题并入了瓦房店文化馆,两家合署办公。而纵观与我们相邻的黑龙江省的龙江剧却有省属的龙江剧实验剧院,双鸭山等市级剧团及若干县级剧团;吉林省的吉剧主要有省属的吉林省吉剧团,市属的吉林市吉剧团、白城市吉剧团、通化市吉剧团等,县级吉剧团也不在少数。就东北三省主要的地方戏剧团发展现状来看,辽剧团面临的困难和窘境是最严重的,从而使得辽剧的生存、发展及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化解这种危机呢?很多人都在思考,我认为,当下辽剧团的生存危机主要还是“市场化”观念在作祟,剧团把挣钱作为第一要务,把主要精力放到如何创收上,而没有在剧本创作、舞台精品剧目的打磨上下足功夫,所以十分可惜,如果将来挣钱和融资的事项有第三方专门机构来负责,剧团只管专心排好戏、演好戏,剧本创作和人才培养也有政府或者社会专门机构分别负责的话,这样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勠力同心,何愁辽剧不振兴?何愁辽剧后继无人呢?
第四,说说辽剧如何吸引观众的问题。辽剧的前身是辽南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八九十年代,也曾经非常红火,出了一大批精品剧目,在辽宁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辽南戏的身影,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观众人数很多,各个年龄层次都有,由于当时市场化程度非常低,文化消费也很低,甚至很多演出是免费观看的,再加上上个世纪整体上文化娱乐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除了看电影、录像,就是看戏剧表演,特别是岁数稍大一点的人群更喜爱戏剧。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娱乐和艺术欣赏的逐渐多元化,尤其是手机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戏剧的受众逐渐分化,甚至越来越少,辽剧更是如此。当下,如何让辽剧有更多的人愿意看呢?我个人认为还是要破除市场化的倾向,辽剧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且最好是无偿服务,不能让观众买票入场,而是让喜欢辽剧、热爱辽剧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欣赏到高质量的辽剧演出。同时,我建议能否在大连的各区市县都成立辽剧票友会,定期与辽剧的专业演创人员能进行系列交流活动,还可以一起演出,同台切磋技艺,取长补短,让他们既当观众又当演员,在生活中广泛宣传辽剧,尤其是要充分相信广场舞大妈们的号召力,力争把跳广场舞的人群带入辽剧票友的行列岂不美哉?“酒好就怕巷子深”,辽剧的艺术魅力要宣传,需要广而告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辽剧一定会“人丁兴旺”,繁荣昌盛!
最后,我想谈一点儿关于辽剧创新的话题。辽剧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地方剧种,由于来源于影调戏,并借鉴东北二人转和拉场戏的演出风格和唱腔,在上世纪中叶刚一出现的时候,引起众多人的关注,涌现了一大批至今为止还被人念念不忘、津津乐道的优秀剧目,加之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辽剧因此繁盛一时,但随着岁月流逝,辽剧风光不再,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观众艺术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文化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所致,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辽剧表演的程式化及唱腔、音乐的老套,年轻观众无法接受的原因,不过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市场化背景下辽剧的创新性不足,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满足大多数观众的需求,尤其忽视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急功近利的功利化倾向时有出现,有时候创作、排演一部剧目就为了得奖,对剧目质量把关不严,导致“欲速则不达”,观众不愿看,不买账;同时,艺术革新不够,没能及时吸纳众家之长,对辽剧的音乐、唱腔、伴奏及剧本进行二度或三度创作的力度不够,对于导演、编剧和舞美的要求不高,等等问题不一一枚举,解决的策略及办法我觉得归根到底还是人才难得,解决好“人”的问题,任何事情均可以迎刃而解。
关于辽剧如何振兴和发展的话题很多,笔者班门弄斧,略抒己见,不胜惶恐,如有错误或疏漏之处敬请专家、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