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叛与责任:《人民公敌》的精神内涵

2018-07-13郭亚娟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2

名作欣赏 2018年36期
关键词:多克浴场易卜生

⊙郭亚娟[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芜湖 241002]

剧幕一拉开,主要人物一一登台亮相。担任温泉浴场医官的斯多克芒医生焦急地等待着大学实验室的水质化验报告。他特意叮嘱身为市长的兄长彼得和《人民先锋报》的编辑霍夫斯达不要急于发表他早在冬天时就写好的一篇宣传浴场卫生疗效的文章,因为他怀疑浴场水源受到污染,已导致前来疗养的人患上疾病。化验报告证实了医生的猜疑,斯多克芒医生自认这是一个“重大发现”。无论是作为浴场卫生的主要负责人还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他都觉得自己理应把这一真相公之于众,告诫民众提防其中的潜在危害和隐患。这是他义不容辞的道义和责任,而且他自认为有科学的真理作为后盾,公众自会理所当然地支持他的行动和选择。如此昭然若揭、合乎公众利益的举动,结果却“适得其反”,围绕应不应该公布这份报告,各方利益团体的代表钩心斗角,相互角力,上演了一幕社会问题的话剧。

一、孤独者的责任与坚持

本剧的主人公斯多克芒医生发现了当地浴场的卫生隐患,于是想要除去这个影响当地发展的毒瘤,但他这一行为遭到了很多实力派的反对。因为浴场是当地重要产业,若将隐患公布于众的话,会直接影响这些人的利益,加上浴场隐患解决的过程较长,可能会被抢走客源,影响当地人当下的利益。但他本着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仍然寄希望于他作为市长的哥哥彼得,无奈市长一再推诿、百般阻挠,乃至利用手中的权势威逼利诱,斯多克芒这时才发现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水源的污染,而在于他后来在公民大会上所说的话:“咱们精神生活的根源全都中了毒,咱们整个社会机构都建立在害人的虚伪基础上。”斯多克芒医生坐卧不安,又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以真理和正义为生活最高价值准则的他,一心要为民众负责,一意要向民众道出实情,向以彼得为代表的权力阶层喊出真理的声音。他对忧心忡忡的妻子说:“人家骂我是社会公敌!我无论如何得对社会尽责任,对公众尽责任。”斯多克芒本着对社会和公众尽责的态度,选择坚持正义和真理,即使被当作是“国民公敌”,他也义不容辞。

至此,我们不难理解《人民公敌》的主人公斯多克芒医生何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建立在害人的虚伪基础上”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视为污染、毒害人们精神生活的根源。面对兄长的规劝和威胁,斯多克芒医生仍然想到自己的职责之所系。即使被大众唾骂为社会公敌,他也要对社会和公众负起责任来。他面对妻子的担忧也有过一时的犹豫,摇摆不定,可是他一看到孩子们清澈的眼神,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做出愧对后代的事情:“将来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我得有脸见他们。”

斯多克芒医生坚守知识分子秉持真理和正义的信仰,在他看来,勇敢地向公众公布真相为的就是真理和良心,这是他“最深切、最神圣的信念”。正因如此,当《人民先锋报》拒绝发表他披露事件真相的文章时,他立刻想到在公众集会上向公众直言不讳地道明事情的原委,“让大家听听真理的声音”。当市长和阿斯拉克森威胁说没有人会借给他会场时,斯多克芒医生毫不退让、坚定不移地说:“我一定要把真理说出来!要是他们不肯借会场,我就借一面鼓,一边敲一边走,在街头巷尾念我的文章。”至此,一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心捍卫自己理想和信念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已经呼之欲出。最后一幕,面对公众的盲从、侵扰、背弃,斯多克芒医生断然拒绝了市长假惺惺的“好意”劝说,拒绝了霍夫斯达和阿斯拉克森两人要他资助报社以换取舆论支持的卑劣交易,拒绝了义父基尔以儿女们将来的遗产继承为要挟的威逼利诱,大声谴责卑劣、虚伪、颠倒视听的自由派,谴责颠倒道德和正义的权宜主义。他在名片上写给基尔的答复只有三个大大的“不”字,这三个“不”字代表了他对围攻自己的所有阵营的拒斥与不屑,代表了他宁愿穷困潦倒、独处逆境也不屈从于社会强权的意志,代表了他即使再次颠沛流离、远走他乡也不改初衷的决心。

有评论者认为,相对于易卜生戏剧中其他更引人注目的戏剧人物,斯多克芒的形象显得单薄,缺少别的人物身上的“两重性”和复杂性;也有论者认为斯多克芒过于激烈,不懂节制,一味沉湎于不切实际的理想中,虽然诚实可爱但偏执有余,不善折中和调节。斯多克芒固然存在诸多个性上的弱点,但是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坚持道义、不畏权势、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高贵品质,才是现代知识分子真正应该关注的地方。

二、孤独者的反对者

面对是否应该公布浴场污染事件的真相和及时改造自来水管工程问题,各方人士纷纷登上前台,尽情表演,展露出各怀鬼胎、始终着眼于一己私利、虚伪丑恶的本性。市长是医生的主要反对者,也是所有反对势力的幕后策划者。他指责斯多克芒医生所做的一切都出自于他急于求成的个性:“你的脾气太倔强、太任性、爱捣乱。”继而又以权势威逼医生,认为其身为公务人员“不配有个人的信念”,不得违背上级的意愿。他坚持污染事件已不仅仅是纯粹的科学问题,还牵涉到技术、经济和政治问题。最终面对坚持原则、丝毫不为所动的医生,彼得又从亲情的角度威胁弟弟,倘若他继续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只会拖累自己的家庭,损毁他作为医生的清誉,落得个“社会公敌”的下场。但是斯多克芒医生仍坚持己见,不为所动。

于是,老谋深算的市长便从阿斯拉克森这里打开缺口,他压根儿没有打算改造水管工程,信口胡诌了一个惊人的工程预算数字,威胁说改修工程会造成浴场停顿两年时间,不仅会给纳税人带来莫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使刚刚稍有起色的当地经济陷入困顿。阿斯拉克森顺理成章变成了反对斯多克芒医生的中坚力量和急先锋,他以撤销对报馆的投资为要挟,说服编辑霍夫斯达压住医生公布污染真相的稿子,改变立场站在自己一边;随后又在公民大会上设下圈套,利用大会主席的身份剥夺了斯多克芒发言、争辩的权利。阿斯拉克森虽然自称关心国家大事,处处奉行稳健和节制原则,最终却做出最偏激的行为:他纠合所有的房产业主,谋划把已经变成“人民公敌”的斯多克芒医生一家赶出小镇。

报社的一群人起初出于自己的私利和不良动机纷纷表示支持医生的决定,热情欢呼医生是“救苦救难的人”,是“群众和人民的好朋友”。号称自由派人士代表的报社编辑霍夫斯达从这一件事发现了攻击现任政府的良机,希望以此激起浴场股东们对市长的不满,转而支持自由派执掌权力。以事事要稳健为处世原则的印刷所老板阿斯拉克森是个典型的保守派,他既是节制运动的负责人,又是房主联合会的主席。作为当地中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他把浴场当成本地的一座小金矿,为自己和房主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和回报。但在权力与利益面前,他们都选择了屈服和妥协,从支持者变成了反对者。

然而这群私利熏心、没有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的利己主义者们,却成了“社会支柱”和民主社会“坚实的多数派”。而所谓的“社会支柱”、所谓的民主社会“坚实的多数派”,只不过是一些只顾眼前蝇头小利的功利主义者和自我主义者,他们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剧中形形色色的政治、经济团体与新闻媒体彼此勾结,最终掌握了舆论的导向。他们漠视确定无疑的科学事实,反而从各自利益出发,蒙蔽视听,主导了参加公民大会的普通民众,最终以投票表决的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宣布斯多克芒医生是妖言惑众、无视公众利益的“社会公敌”,是不受欢迎、理应被驱逐的“异己分子”。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主导下,所有公众都站在了大众舆论所代表的“公理”一边,装玻璃的工人、出租房屋的房东、学校女校长、轮船公司老板,甚至包括斯多克芒太太的义父、造成污染源头的制革厂老板基尔,都群起响应,加入了声讨斯多克芒医生的阵营。他们再三表示不得已而为之,声称皆因公众舆论使然,他们不得不“尊重舆论”。正是这种缺乏独立主见和真正自由精神的传统陋习与心理,使民众沦为公众舆论的盲从者和实践者,两相结合就形成了毒害人们精神生活的根源,即易卜生所批判的无知、盲从、固守偏见、抱残守缺的社会陋习。

三、孤独者的支持者

最初,报社和印刷所的一群人出于自己的私利和不良动机纷纷表示支持医生的决定,热情欢呼医生是“救苦救难的人”,是“群众和人民的好朋友”。但后来在权力与利益面前,他们都选择了屈服和妥协,从支持者变成了反对者。

斯多克芒支持者们的转化发生在第三幕报社的编辑室里。斯多克芒突然闯入,迫不及待地要看到他文章的校样,那篇文章大事张扬地攻击起阻碍作用的权威人士并提倡采取行动。市长慌忙地躲藏在隔壁房间里,忙中出乱将官帽和权棒忘在了编辑室里。斯多克芒这些亲爱的忠诚的朋友们起初严重误读了他们眼前的经济图画,以为斯多克芒的计划会促进他们的利益,但现在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当他们意识到“要是地方上的人想大规模改造这浴场,他们只能自己掏腰包”,这将要损害“小中产阶级的小积蓄”时,他们的态度就转向了市长。仍生活在“快乐晕眩”中的斯多克芒医生还不知道他的这些朋友已经变了心,当他沉湎于幻想支持他的重要证明正等待着他时,他的眼睛落在了他哥哥的官帽和权棒上。由于被胜利的幻想冲昏了头脑,他戴上权力的象征,傲慢地召唤他哥哥进入编辑室,并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炫耀自己是“权威人士”和“本地掌权的人”,直到真实情况渐渐被他理解并打断了他享受当官荣耀的快乐时刻。霍夫斯达断然告诉斯多克芒医生:“我不登你那篇文章。我不能登,我不愿意登,而且也不敢登。”就这样,资本主义的利益追求破坏了新闻界的社会道德与伦理,使他们只做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人民死活的政府的传声筒,放弃了真理和正义。

主人公家人的态度是易卜生反叛人物系列里的新亮点。在斯多克芒面临免职威胁时,他的妻子站出来为家庭利益争论。维护个人利益和坚持公理的矛盾同样摆在了斯多克芒的面前,但他坚持不让步。在很多当地人只关心个人得失,不在乎公众利益时,斯多克芒太太最终选择与“反叛”的丈夫站在一起,帮助他伸张公理:“汤莫斯,从今以后我决计帮着你。”在他陈述观点时,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跟他同一阵营;在他因为普通人不算人民的论调惹火民众后,他的妻子和孩子全力维护这个正直的人。即使他的女儿和好友先后失去了工作,大家依然和斯多克芒站在一起。霍斯特船长也是斯多克芒医生的支持者之一,当斯多克芒的言论找不到宣传平台时,他的好友霍斯特船长借了地方给他做演讲。最后,当斯多克芒医生一家被赶出出租房的时候,霍斯特船长甚至把自己的房子借给四面楚歌的这一家人住,他像斯多克芒的家人一样全力维护这个正直的人。

在《人民公敌》中,易卜生笔下孤独的反叛者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别于痛失精神伴侣的布朗德、独来独往的培尔·金特、孤军奋战的娜拉和阿尔文太太,斯多克芒同时赢得了好友和家人的支持。戏剧尾声的部分,斯多克芒因为获得好友慷慨出借的房子而有了继续战斗的根据地,即便被民众判定为人民公敌,遭到大家的反对,他依然选择留下来继续宣扬他的公理,他要继续对社会和公众尽责,和他的家人一起。我们不知道他是否能成功,但《人民公敌》的结尾给人以希望,让读者看到了为道德和正义而坚持斗争的义士,并看到了反叛者胜利的曙光。

四、小结

易卜生通过戏剧传递给我们的是他对社会的关注,表现出了“绿色易卜生”的忧虑和良心。莱奈·杜密克曾说过:“作为一个艺术家,易卜生的显著的特点是‘爱好思想’,也就是忧虑道德,关心良心问题,要求从一个共同的观点来看日常生活的一切现象。”“易卜生之所以引人喜爱,是因为他的‘道德的忧虑’,他对良心问题的关心,他的说教的道德性质。”挪威的批评家克努特·哈姆逊也说:“易卜生是一位社会作家。他感兴趣的首先是个人的与社会的问题。但必须注意,易卜生只对那些同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个人问题感兴趣,只有这些个人问题他才会描写,并使它们带有浓厚的心理描写色彩。他笔下的人物命中注定都担负着某种社会使命。”斯多克芒医生就是担负着这种社会使命的人。他凭一己之力对抗着整个社会的虚伪、谎言和“更高的不道德”。他正直、不虚伪、不说谎,在必须为真理辩护时,他也无所畏惧。他守着自己的良心,担着社会责任,为了正义激流勇进,哪怕碰得头破血流,也要坚持到底、义无反顾。这应该就是易卜生的《人民公敌》要传递给我们的精神内涵。

猜你喜欢

多克浴场易卜生
奥地利获评欧洲最佳“浴场”
没有破天气,只有破衣服
没有破天气,只有破衣服
越狱王如何变身侦探鼻祖
日本推出“苹果温泉”苹果来陪你洗澡
寻找被忽视的那个易卜生——评《易卜生诗剧研究》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罗马浴场5》
清凉浴场
梅多克:无与伦比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