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词中的爱情世界(下)

2018-07-13湖北王兆鹏

名作欣赏 2018年31期
关键词:苏轼妻子

湖北 王兆鹏

有爱恋,有相会,就有分离,有相思。特别是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离别是古人最难承受的伤痛。李商隐有一句诗说“人世死前惟有别”,意思是人世中死之前最痛苦的就是离别。咱们今天因为交通发达、通讯方便,对离别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等着你》,才真切感受到离别的痛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那里面有很多走失的亲人,从那里我们感受到在当下还是有不可承受的离别之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那种特例之外,我们对亲人朋友之间的分离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了。我昨天从武汉飞来海口,也就两个多小时,到了以后立马用微信向家人报平安,用视频通电话,家人根本不用担心。我们对离别已经很淡漠了。这要是在古代,可不得了,从内地到海南,要走几个月。古代交通非常不方便,分别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见面,秦观词“此去何时见也”,写的就是这种担忧。离别之后,也没办法及时收到对方的音讯,特别是恋人分手以后,对方会不会变心,无从了解,有很多的担心和焦虑,所以离别是古人永恒的伤痛。古代有很多写离别的名句,像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等,这些唐诗名句,都是写男性朋友之间的离别。宋词里面呢?很多都是男女之间、恋人之间的离别,所以写来更加细腻,更加感伤。我们来读一首宋代词坛偶像柳永的《雨霖铃》。前面我们读的词都比较短,那叫小令,这首词比较长一些,叫慢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押的是入声韵。结句的“说”,现在的普通话读平声,就不押韵了。

这首词是写词人跟他的恋人在汴京码头离别的情景。柳永可能要到南方去,在运河边上两人分手离别。这是一个秋天,所以词的开篇说“寒蝉凄切”,用一阵一阵蝉的凄凉叫声,来烘托环境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也是通过枫叶荻花来烘托一种感伤氛围。这是通过声响来表现的。“对长亭晚”的长亭,是路边供人休息的亭子。古人离别送行,要送到很远的地方。我们今天因为离别不是一个事了,有时候在车站码头送行以后就握手拜拜,而古人分手的时候,要摆酒宴,叫饯行,又叫饯别。“对长亭晚”,是黄昏,在路边的长亭饯别。黄昏本来就是让人感伤的时候。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早上太阳出来,就出门去劳作,太阳下山的时候就回家休息。《诗经》里有诗说到“日之夕兮,牛羊下来”。黄昏,本是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时候,可此时词中主人公却要出门,这岂不是更令人感伤?词人把分别的时候放在秋天,放在黄昏,也是为强化离别的伤感。“骤雨初歇”,是一场大雨刚刚停下来,也正因为这场大雨,推迟了他们两个人分离的时间。这个长亭是在什么地方?在“都门”,在都城汴京的城门之外。

“帐饮”,就是在路边帐篷里摆上酒宴饮酒。因为有女眷,在路边上怕人家看到了不雅观,所以扯一个帐篷。因为古人离别,是生活中难以承受之重,所以在最后分手的时候要摆上酒宴,为远行的亲友饯行,这又叫祖道。祖道,是祭奠路上的神,祈求路神保佑,祈求一路平安。“帐饮无绪”,是说两人在帐篷里喝酒,因为要分离了,没有情绪,都不开心。无论是送者,还是行者,都恋恋不舍。大家想想,“帐饮”有几个人?应该不止词人和恋人两个,还应有随从和侍者,或者还有同来送行的朋友。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一般的理解是,也就王维和他的朋友元二两人相互劝酒。可北宋大画家李公麟画的《阳关图》里,是一群人:元二的家人来送行,元二的朋友来送行,王维有侍者随从,还有在旁边唱歌侑觞的歌女。借助李公麟的《阳关图》,我们可以想象前来送别的有哪些人。

“留恋处、兰舟催发”,正当两人难舍难分的时候,河边船上的船夫开始催促了,快走啊,磨蹭什么?除了送者和行者,又写出了第三方的人物:船夫。我们仿佛听到船夫不耐烦的催促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名句,写词人跟恋人离别时,手拉着手,双方都泪流满面,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满腹知心的话总也说不完,已经吩咐了很多体己话、嘱咐语,但还是想说,可又哽哽咽咽地说不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句,特别有动作感、造型感、镜头感。上片在有限的篇幅里,写出了几个方面人物的活动,而且有环境:寒蝉嘶鸣;有地点:都门外;有行为活动:离别前帐饮;有人物:送行人和远行人及船夫;有人物情绪:帐饮无绪不开怀;有表情:泪眼;有细节:执手相看;有对话:兰舟催发。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前面是实写离别前的情景,这两句是虚写离别后的情景,说你这一去烟波千里,独自一人在夜雾中穿行,那该是何等的寂寞。大家读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五津风烟,是王勃友人去四川途中要经过的渡口,暗示路上的辛苦。柳词的构思与王勃诗有些相近。从意境的构造来说,前几句是眼前近景,这两句是想象的远景大景,千里烟波,楚天寥阔,镜头无限地拉向远方,词的艺术境界也延展向无限的远方。柳永词的空间境界,比唐五代时的花间词要远大得多。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柳永词的艺术进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由个人的离别而上升到人类不可避免的离别,强化离别的悲剧感。这在结构上叫宕开一笔,不接写个人的离别情景,而转写人类大众的离别。艺术表现上,又是层层递进。自古以来人们都为离别而伤感。这是第一层。屈原曾在《九歌》里唱道:“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人生最大的快乐,是有一位心心相印的知己;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活着分离。屈原的时代,人们已经为离别而痛苦感伤了,所以柳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时值秋天,是第二层感伤。没有离别,仅仅是秋天,就让人伤感了。楚国诗人,屈原的学生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衰。”唐代诗人刘禹锡不是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吗?因为秋天叶落,意味着一年的好景即将逝去,人的生命又度过了一年,也减少了一年。所以悲秋成为古代诗人流行的季节病。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等,都是悲秋的名句。在悲秋的时节离别,是悲上加悲。所以词人说,光是离别就让人伤感得不得了,更何况是在清秋时节送别呢?多情人的哪能忍受得了!这是第三层感伤。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招牌名句。一位词人,如果能创造出为众人欣赏的名句,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像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都是广为流传的经典名句。“今宵酒醒何处”,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今宵酒醉,离别时一醉方休,以忘掉离别的痛苦;第二层是晚上酒醒,并没有忘却离别。酒醒后即问,人在何处?表明即使是在酒醉之中,也还惦记着离别,所以醒来第一件事是追问,远行人会在何处?人在远方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七个字,非常有镜头感和画面感。我们可以想象,到了第二天的清晨,晓风吹拂着运河两岸之间的杨柳,一轮残月挂在柳树的梢头,柳树下一只孤船停泊河岸,船上行人面色凝重,倚窗远望。当年月上柳梢头的时候,两人携手同行,所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如今晓风残月的时候,两个人却天各一方。“杨柳岸晓风残月”既是实景描绘,又含有对过去美好温馨生活的回忆。这正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离别之后,今宵已很难过,更难过的是这一分别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年两年。“经年”,是一年又一年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说是N年。此去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见面,一切的良辰、美景,都形同虚设,无心欣赏。古人说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这是人生最美好的四件事情。可是分离之后,就再也不会有快乐可言了。即使遇上良辰好景,也没有心情去关注、去欣赏。就像当下一首流行歌曲所唱的那样:“如果没有你,我的生活就没有了意义。”“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离别之后,我的千种风情,万般怜爱,跟谁说去?怎样向你诉说?另外一层意思是:亲爱的,你放心,我永远爱你,我的爱意不会对别人说,只对你说。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离别之后通信不便,有话无人可诉说;另一层是表现出对爱的坚贞与执着。这首词,是宋词中的离别经典。

再看一首无名氏的离别词。无名氏,就是作者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像现在网友发表的作品,不知道作者是什么人。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这是一位女子送她的丈夫。开篇写女主人公知道丈夫要离别了,成天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懒得梳妆打扮。“镇日无心扫黛眉”,用具体的细节写出离别之前妻子的惆怅、伤感,切合女性的身份特点。“临行愁见理征衣”,这位女子很贤惠,丈夫要出远门了,她早早地就把丈夫出门的行装整理好了,临别的时候,却怕看那满箱满箧的衣衫。因为这些衣衫,是丈夫远行的见证。见到它,意味着丈夫要出远门了。

开篇两句写别前的忧虑,“尊前”两句写别时的忍耐。这位妻子善解人意,虽然临别时抑制不住内心的伤感,但她强忍着眼泪不让它流出,怕的是伤了郎的心。“阁泪汪汪不敢垂”,简直就是特写镜头,外在的神态与内在的心理一并写出。临别前,妻子为丈夫饯行,举杯对饮,妻子强忍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妻子的含悲忍泪,正表明她的深情、体贴,有痛苦自己扛,不让丈夫出门后为自己担心,为自己忧虑。这样深情体贴贤惠的好妻子,在宋词里真不多见。

“停宝马,捧瑶卮”,丈夫本来已经出门了,可妻子舍不得,又喊他停下马,送上一杯酒。卮是酒杯的意思,用宝玉做的酒杯,所以叫“瑶卮”。妻子一边捧上一杯酒,一边说,亲爱的,再喝一杯。“相斟相劝忍分离”,你斟我一杯,我斟你一杯,见出夫妻双方相亲相爱,难舍难分。最后妻子说:“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亲爱的,这杯我干了,我先喝醉了,也就不知道你是怎么走的了。这首词纯用白描手法,细节的描写和对话中,生动地呈现出妻子的多情、体贴、深情。这位妻子心善情美,读来让人好生感动。

离别,有生离,也有死别。词中有一类专写死别的作品,叫悼亡词。广义的悼亡,包含对所有逝者的哀悼。狭义的悼亡,是指丈夫对亡妻的哀悼。男人死了妻子,委婉的说法叫“赋悼亡”。妻子哀悼亡夫的词,当然也叫悼亡词。不过,古代能词的女子毕竟是少数,所以悼亡词,多指丈夫哀悼亡妻的词。唐代元稹的悼亡诗很有名,他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人们熟知的名句。宋代有位著名诗人叫梅尧臣,跟欧阳修是好朋友。他有几首悼亡诗,也写得非常好。妻子去世后,他非常伤心。有诗写道:“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结婚十七年来,相亲相爱,天天看你都看不够,何况你现在永远离开了呢?“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我头发都斑白了,也活不太长了。“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最终我们两个人会在黄泉下相见,可是我现在还没死,天天以泪洗面,想念着你。诗又说:“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人的寿命从来都是有长有短的,“修”是长的意思,“短”是命短,有人活得长,有人活得短,我也知道,寿命的长短,都是命中注定,不敢责怪苍天。“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我看了人间那么多的妇女,都没有你漂亮,都没有你贤惠。从这些悼亡诗,可见梅尧臣对他的妻子是爱得多么执着,多么深沉。

我有时候很纳闷,中国古代的诗人,妻子在世的时候很少写这么浓情蜜意的诗,死了以后才表达深爱真爱,可妻子听不到了。如果生前对妻子说:亲爱的,我看尽人间的妇女,没有哪一个比你漂亮,没有哪一个比你贤惠,没有哪一个值得我如此深爱真爱。那妻子多开心!可是等妻子去世之后才写这些动听的诗,妻子再也感受不到了。当然也有寄内诗,比如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种寄内诗比较少,感人的大多是悼亡诗。

下面是苏轼的悼亡名篇《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写于1075年,苏轼40岁。他的夫人王弗跟他结婚10年,26岁去世。苏轼是我们王家的姑爷。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都姓王。他的原配叫王弗。王弗特别贤惠,善于识人。苏轼后来在给夫人写的墓志铭里回忆,他刚到凤翔做官时,家里来了朋友,他的妻子躲在帘子后面听他们谈话,客人走后,妻子时时提醒他,哪个人可交往,哪个人不可以深交。说那个人见了面就吹捧你,绝对不可以深交。苏轼为人没有城府,非常有亲和力,跟谁都见面熟,对人不设防。苏轼一辈子坎坷,政治上老受打击,跟他的个性有一定的关系。苏轼虽然是个天才,但不是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那种类型,非常可亲可爱,他自己说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乞丐孤儿。

乌台诗案的发生,跟苏轼的性格就有直接的关系。他在湖州做知州时,遇到沈括因公事到湖州。两人本来是属于两个不同的政治阵营,政见不一样。苏轼是反对新法的,沈括是支持新法的。可与沈括见面时,苏轼把满腹知心的话掏心窝子对沈括讲,说王安石这家伙最近变法,搞得民不聊生,我最近写了一些诗,讽刺新法。哪首诗讽刺什么新法,都说个明明白白。沈括说,能不能给我看看?苏轼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写的讽刺新法的诗全给沈括了。沈括回到汴京后,就上交给朝廷。于是政敌拿它当把柄,酿成了乌台诗案。苏轼为人没有城府,极有亲和力,这做朋友,是极好的性格,可在官场,就容易被人利用。妻子王弗能够提醒他,让他非常感激,觉得很难找到这样的知己了。

苏轼的第二位妻子是他的姨妹,叫王润之。还有一位小妾,叫王朝云。王朝云本来是他家里的丫鬟,长大后苏轼特别喜欢她,就纳为妾了。王朝云给他生过一个儿子,可惜很小时就夭折了。苏轼被贬到海南以后,是王朝云陪伴他、照顾他。朝云也是苏轼的红颜知己,最理解苏轼。有一次,苏轼在家吃饱了饭,与家人开玩笑,把肚子一拍,问家人:你们看我肚子里是什么?有的说一肚子学问,有的说一肚子才学,只有王朝云说:是一肚皮不合时宜,就是一肚皮牢骚。苏轼说,知我者,朝云也。那是后话了。下面欣赏《江城子》词。

苏轼这首词,是在密州,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诸城写的。词的题目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元宵节过了几天后,苏轼做了一场梦,梦见亡故多年的妻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想起妻子的去世,就揪心地痛。十年了,生死相隔,你不知道我今天过得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你在九泉之下过得如何。“不思量,自难忘”,是潜意识里一直怀念着亡妻,深爱着亡妻。潜意识的爱,是更深沉更执着的爱。在苏轼之前,好像还没有人写过这种潜意识的深爱,潜意识的生死之恋。即使不是有意识地想她,也难以忘怀,何况是今天又特别地思念呢!“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妻子的孤坟在故乡眉山,而苏轼此时身在密州。这两句,包含三层痛苦,一是“凄凉”,指现实生活的不如意,从富庶的杭州来到这偏远的密州当知州,生活上诸多不适应。政治上也很焦虑,朝廷急切推行“青苗法”,加重百姓负担。不执行新法,是违抗朝廷;执行新法,却害民伤民。这让地方官苏轼处于两难的困境。二是想对妻子倾诉生活中的失意,可妻子早已是泉壤两隔。想来妻子在世时,苏轼工作中有愁闷、有苦水,就回家向妻子倾诉。此时工作、生活两不如意的苏轼,多么渴望跟妻子诉诉衷肠,说说生活中的不如意,听听她的开解、她的安慰、她的提醒,可妻子是在坟墓里。第三层,如果坟墓在跟前,也可以在坟前一倒苦水,可妻子的孤坟在千里之外,想在坟前说说话,也不可能。更悲哀的是,即使是相逢了,妻子也认不出自己了,宦海风波中的折磨,苏轼早已不是十年前的那个苏轼了,如今是“尘满面,鬓如霜”,满面灰尘,头发像秋霜一样已经花白。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写自己人生的不如意。本来是写自己,但是一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又把双方都写出来了。“纵使相逢应不识”,句法上叫透过句。我的老师唐圭璋先生说,透过句,多用“纵”字表现,意思是纵然如此,也无可奈何,何况不如此呢。透过一层立说,表达极哀伤沉痛之情。比如秦观的“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阮郎归》),“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苏轼这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就是典型的透过句。即使相逢也不相识,何况是人天永隔,不能相逢呢。痛苦更深一层。

下片点题写梦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当年跟妻子在家乡结婚,现在又回到家乡。梦里看到妻子在窗前梳妆打扮,还像当年刚刚嫁他时候那样美丽。写梦境,仍然是有环境,有人物,有动作,有画面,有镜头,但两人在梦中见面,不是喜极而泣,不是相拥而泣,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写梦境,非常逼真。朦朦胧胧,两人无言相对,种种思念,种种人生的不如意,不知从何说起。实际上梦境中两人没有说话,但苏轼写来不是不说话,而是想说,但短短的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只有泪水哗哗地流。这两句有点像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过,柳永是写送别的实境,而苏轼这里是写梦境。梦醒之后,更加伤心,“从此年年肠断”。肠断,就是断肠。根据平仄的需要,可以说断肠,也可以写成肠断。肠是平声,断是仄声,根据词句的不同需求,自由组合平仄,也可以组合为仄平。唐宋人喜欢用断肠来形容极度的痛苦。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中有“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词句,说痛苦得肠子断成一寸一寸了。说起“肠断”一词,有段很凄美的母爱故事。传说三国时期,刘备的军队在长江三峡里把一只小猴子抓到船上。母猴一直在岸上追赶,凄厉地呼叫着,希望士兵能够把小猴子放回去。可是士兵不理它。最后这只母猴用极快的速度纵身一跳,跳到船上摔死了。士兵把猴子剖开,发现猴子肠已经断成一节一节的了。“料得年年肠断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年年伤心处。如果说伤心,就没有“肠断”这么有形象,这么有内涵。“年年肠断”,表明这痛苦,不是一时,而是从今以后的“年年”,痛苦是持续的、永恒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是写将来,既有时间,又有空间。年年让人伤心断肠的地方,将是“明月夜,短松冈”。一笔写出逝者、生者双方的痛苦。妻子一人在故乡,只有明月陪伴,永远地躺在松树下的孤坟中。对于生者苏轼来说,从此月夜,一想到短松冈下的孤坟,就会有难言的痛苦。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不能回到故乡时常到亡妻的坟上探望,诉说短长。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对妻子深深的爱恋和深深的怀念,也表达了他自己人生的不如意。

北宋词坛上还有一首有名的悼亡词,是贺铸的《鹧鸪天》。贺铸为人有三大特点:一是身材高大,史书上说他“身长七尺”,宋代一尺合31.4厘米,七尺是2.198米。也就是说,贺铸身高二米二。二是长得很难看,面色铁黑,眉目耸拔,头发稀少。身材高大,走到哪都是人们注目的中心。要是相貌英俊,仪表堂堂,那该多好。可他相貌奇丑,当人们仰视这位高个子时,都不忍心多看一眼。第三,他是文士中少见的侠客。他的《六州歌头》词写道:“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这应该是他的自画像。唐代诗人中也一位侠客,你们猜猜是谁?李白!李白曾是一位侠客,曾经“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不知贺铸行侠,是否受过李白的影响。贺铸是典型的丑男,可词写得非常优美。他也有艳福,妻子是皇室的后裔,身份高贵,还贤惠得不得了。一位身材出众而相貌奇丑的猛男,能有一位娇小玲珑的真心爱他的妻子,真是不容易。可他五十岁的时候,妻子去世。他痛不欲生,写了这首《鹧鸪天》来哀悼亡妻: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他的夫人是在苏州去世的。“阊门”是苏州西面的城门,至今还沿用这个地名。贺铸伤心地哭道,当时我们一起携手走过阊门,可转眼之间,世界就变了,好像天塌了一样。你跟我一同来苏州,如今却不能一同归去。梧桐半死、鸳鸯失伴,都是比喻伴侣的另一半亡故。这是化用唐人的诗句,孟郊《烈女操》诗说:“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白居易《为薛台悼亡》诗说:“半死梧桐老病身。”梧桐中有连理梧桐,所以用一株梧桐枯死喻夫妻半道死亡。古人常用梧桐做琴,音质特别好,所谓琴瑟相和。夫妻另一半死去,如琴弦断绝,知音亡故。“清霜”,一指秋天,表明妻子是秋天亡故,二是形容清秋之后梧桐叶落,未死的梧桐形单影只。“头白鸳鸯失伴飞”,就是白头鸳鸯失伴,形容老来丧妻。这是人生非常不幸之事。上片写妻子去世,下片写自己的悲哀。“原上草,露初晞”,既是写坟地上的景色,也是比喻人生的短暂。原野上草丛的露水,太阳一出就被晒干。人生也像露水一样,有限而短暂。曹操的《短歌行》不是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吗?人生几十年,但在宇宙的长河中就是那么一瞬间。夫妻俩虽然生活了几十年,但还是觉得短暂。这提醒我们,活着的时候要珍惜眼前,珍惜现在。特别是夫妻,一旦失去另一半,想爱都来不及了。“旧栖”是指旧房子,“新垅”,是亡妻的坟墓。贺铸舍不得妻子,把她葬在旧居旁边,好每天陪伴她。妻子亡故后,依然是恋恋不舍。所以说“旧栖新垅两依依”。跟苏轼的《江城子》一样,都是生死不移的恋歌!“空床”,原来是夫妻俩双栖双宿,如今是一人独“卧”,无法成眠,听着户外的秋雨敲打着南窗,更显得凄凉冷清。“卧听南窗雨”,既是实景描绘,也是烘托气氛,写自己长夜无眠,独自听雨。以前的雨夜,有妻子陪伴,那是一种温馨,如今妻子去世,冷清的雨夜,格外感到孤独悲凉。“谁复挑灯夜补衣”,用细节具体写妻子的勤劳和贤惠。妻子去世后,再也没有人夜里挑灯补衣了。为什么说“挑灯”呢?因为古代是用油灯,油灯有灯芯,灯芯结成灯花后就不亮了,要把灯花挑一下,让灯芯充分燃烧,就更亮。“谁复挑灯夜补衣”,既表现出对妻子贤惠的怀念,又写出眼前生活的困境,衣服破了,再也没有人补了。

苏轼和贺铸这两首悼亡词,都表现出对妻子执着深沉的爱恋。这也启示我们,夫妻之间,不要等到失去一方之后才表达自己的爱意。夫妻之间,每天要拥抱一下对方,说一声我爱你。外国有人做过研究,说夫妻之间能够每天拥抱一下,有利于身心健康和长寿。我们中国人都比较含蓄,不太愿意说“爱你”,有的甚至一辈子没有拉过手。夫妻要勇于表达对另一半的爱。

唐宋词的爱情世界里,有温馨,有浪漫,无论是约会相见,还是生离死别,都大写着一个“爱”字。古人的真爱、深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把爱进行到底!

猜你喜欢

苏轼妻子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我胖吗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女儿要富养 妻子要暖养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苏轼吟诗赴宴
最应该富养的,不是孩子是妻子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妻子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