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提琴演奏民族化的探索
2018-07-13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30001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230001)
由小提琴音乐作品所遵循的创作角度来看,作曲者藉由其对音乐的深厚理解,在对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之中将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加入到编曲创作之中,如此便让小提琴音乐通过对优秀民族音乐元素的有机融合,使之焕发出了全新的生机,进而实现了同国内音乐爱好者音乐审美诉求的精准对接。
一、小提琴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提到西方音乐文化的源头,便要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在当时,音乐理论和音乐教育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并由此对后世的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西方的中世纪,各种乐器的制作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如此便推动了小提琴这种乐器的问世。
在我国明清交替时期,此时社会处于急剧的动荡之中,诸多西方冒险者和传教士相继来中国活动,由此便使得小提琴随之正式进入中国。最早,小提琴这种乐器进入我国的方式,乃是由西方传教士将之作为奉上皇帝的贡品。当此种乐器进入到中国封建王朝的宫廷之后,传教士帮助朝廷创设了小提琴乐队,为乐手讲解相关的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同时还组织乐队进行演出。在十九世纪中叶,随着近代中国的国门被列强打开,各类思潮、技术相继传入,这一历史时期亦是西方音乐和乐器向中国的大规模输入阶段。在这个时期,诸多国内音乐界的专业人士和音乐爱好者对于小提琴音乐教育给予了高度地关注,大量的官方小提琴音乐研究结构和民间小提琴音乐组织相继成立,各级院校也相继开设了音乐专业,并选派音乐师资去西方学习音乐知识和音乐理论,同时亦注重邀请西方国家知名的小提琴演奏艺术家来国内进行演出,由此便为我国创造了有益于专业的小提琴演奏家诞生的土壤和环境,诸如马思聪、萧友梅等人,由此便推动了我国的小提琴音乐走上了专业化发展之路。抗战期间,国内社会受战事的影响而处于发展缓慢的境地,此时西方乐器的影响力更多地是停留在专业音乐领域,对于大众而言,其对于以小提琴为代表的西方乐器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够,由此便使得普通民众对于小提琴音乐的接受程度同声乐相比远远为少。不过有必要看到的是,小提琴的引入,代表我国的乐器实现了我国音乐自此实现了器乐多元化的全新发展路径,同时也让一大批优秀的创作人才得以脱颖而出,这其中包括了郑石生、李自立等人。可以说,这些优秀的作曲人次的涌现,这亦为日后有着浓郁民族风格的小提琴音乐作品的问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二、小提琴的民族化创作途径
(一)确保题材实现民族化
国内的作曲家在进行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之中,通常会从传统民族音乐中遴选创作素材,获取创作给养。部分小提琴作品乃是创作者按照民间戏曲等音乐形式的曲调完成的创作,诸如《新春乐》这部脍炙人口的小提琴作品,其便是以民间歌曲《卖扁食》为创作素材。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所创作的《内蒙组曲》,则是源自选取了蒙古族的生活场景为创作素材,并在该部作品中加入了民歌的曲调,由此彰显出作品浓郁的民族风格。《梁祝》这部人所共知的小提琴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原因在于其选取了大众所熟知的民间爱情故事。
(二)确保作品的风格能够体现民族化特质
任何一个民族的音乐均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此种风格的形式乃是同该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以及人文等因素密切联系的。因此,小提琴音乐创作者应当注重发掘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并将之用于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之中,以此来体现小提琴作品的民族化特质。沙汉昆的《牧歌》,主题为G宫调式,曲中只出现了 5个音,犹如中国的五声调式,表达了蒙古人民对草原的热爱。在节奏方面,中国音乐有不少散板,让节奏有很强的伸缩性。乐曲《丰收渔歌》《渔舟唱晚》《庆丰收》的开头都采用了散板,这让演奏者可以即兴发挥,灵活处理,很适合中国演奏者。陈钢作品《苗岭的早晨》,开头和结尾都是自由速度,让演奏者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表现自然的活力。中国风格的小提琴音乐,在不影响作品美感的前提下,给节奏、旋律等要素打上了中国烙印,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中国作品,这使得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三)实现对民族器乐演奏技法的大胆借鉴
基于提升小提琴音乐作品民族化特质的考虑,音乐创作者应当实现对民族器乐演奏技法的大胆借鉴。比如,《梁祝》协奏曲中,为了体现民族化的色彩,作曲家对民族器乐演奏技法进行了借鉴,借鉴琵琶、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将这些民族器乐的演奏技法与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融合起来,不仅体现了小提琴的特色,也凸显了淳朴、缠绵的意境。在第二插部――小提琴模仿古筝刮奏中轻快、流畅的音调,而伴奏弦乐则以拨弦模仿琵琶的拨奏。展开部中,小提琴模仿琵琶扫弦的音响效果。奏出祝英台与封建势力反抗的激烈场面。同时,这首乐曲还借鉴了京胡和二胡手法中的“抖弓”,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戏剧情节的发展与民族风格的体现。
三、结语
小提琴的民族化创作,是小提琴进入到中国以后,与中国的民族元素所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重要途径。到今天为止,小提琴的民族化进程不断推进,期间产生了诸多民族化的小提琴作品,但是不得不承认,“民族化”的创作仍然存在其自身的一些束缚和局限,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民族化的创作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