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广场的起源及未来设计趋势
2018-07-13南京林业大学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210037)
熊 瑶 (南京林业大学 210037)
窦 逗 (南京金浦景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10000)
一、城市广场
(一)欧洲城市广场发展史
西方的城市广场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在古希腊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城市广场的雏形。早期的城市广场主要用于市民议政、物品交易和户外社交活动,其布局自由,形式开敞。到古罗马时期,城市广场与希腊晚期相仿,但随着共和末期向帝国体制的转变,皇权统治慢慢形成,广场成为统治者权利展示的场所。这一时期的广场布局和形式由开敞、自由转为封闭、严整。
进入中世纪后,广场成为了意大利的城市中心。在这一时期广场开始有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市政广场、商业广场、宗教广场以及综合型广场)。城市广场具有较好的空间围合,适宜的空间尺度和较好的视觉效果。
在文艺复兴时期,广泛普及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使得人们开始追求艺术之美。在一批艺术巨匠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系列的美学理论,给现代设计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时期广场也开始形成不同功能与空间形式的相互匹配模式,奠定了现代城市广场的雏形。
近现代以来,人们开始摆脱王权和封建政治掌控,个人也更加的自由,私人空间也慢慢扩大。广场不再是城市中心,开始演化出多元化的空间类型与功能,以满足市民不同的功能需求,空间组成形式和功能需求更加多元化。
(二)中国城市广场发展史
在中国的传统空间中,并没有广场这个概念。街市是中国的传统公共空间,与西方的广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空间形式。若从形式上判定,原始社会末期像类似祭坛之类的空间就是中国最早的广场布局形式。
在封建时期的中国,皇权凌驾于一切之上,高度的中央集权、严苛的政治制度和三纲五常,使得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融为一体,没有个人与集体的概念,一切都是为皇权服务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较为封闭,几乎没有开敞空间,大型的开敞空间只有庙坛、殿堂、寺庙和阅武场。
在新中国成立后,外来文化开始进入国内大众的视野,慢慢的人们也接触到‘城市广场’的内容。在建国初期都是以苏联的城市建设作为参考,国内由于对城市广场的概念认知的偏差,走了不少弯路。
(三)现代城市广场
1.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大多数现代居民越来越喜欢户外活动,城市广场成为提供多样户外活动的主要公共开放性场所。在保障开放性的前提下,需要满足不同层次年龄段的各类人群的多种功能需求,就必须要有适合不同人群的功能区域。这就要求广场的内部空间形式更多元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功能。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客厅”,是对外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和精神面貌的的窗口;注重文化性、地域特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也要追求舒适,放松的环境。
综合上述内容,将城市广场的基本特性归纳为以下五点:
(1)公共开放
(2)功能综合
(3)空间多样
(4)文化性与地域性
(5)休闲舒适
2.城市广场的类型
从使用功能的角度将城市广场划分为以下六大类:
(1)市政广场
市政广场一般处于城市中心地段,它的特征主要有:占地面积和硬质铺装面积都比较大。为了方便大量人群的户外集会活动极少设置有其它景观设施。一般情况下是举办大型集会、节日庆典、动员大会等大型活动的场地。比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2)商业广场
商业广场临近城市CBD中心区,通行形式多以步行方式。广场空间由特色休闲空间、标志性的景观小品、特色的景观种植空间(沿种植区边界设有休憩设施)以及大面积人行空间构成。商业区较为集中并且类型丰富,以便满足人们购物、休闲娱乐、休憩等多层次的需求。
(3)纪念性广场
为纪念人或事件所建设,以纪念雕塑、纪念碑和纪念性建筑作为标志性设施放置在广场醒目的位置上以突出纪念性主题的严肃性和文化内涵。纪念性广场的环境氛围较为宁静、庄重,没有吵杂的商业区和娱乐区。
(4)休闲娱乐广场
提供给人们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开放空间。
休闲娱乐广场的形式较为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形式,在面积上也没有具体要求,主要的特点就是聚人气,气氛也较为欢乐、轻松的气氛。一般设置有供人们休憩的设施和观赏的小品景观。
(5)宗教广场
宗教广场是宗教建筑附属的公共用地,主要是用来进行宗教仪式和大型集会活动。一般轴线关系十分明确,气氛十分庄重,用带有宗教色彩的特色景观小品更来反映宗教文化氛围。
(6)交通广场
是交通枢纽,主要起到人流和车流的交通集散作用。
一般将交通广场一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岛式交通广场,一般位于道路交错的路口;第二种是建筑或道路附属广场,如市政公交车站和长途汽车车站。交通广场可以在广场与道路的分界处进行绿化修饰,以加强美感。
二、海绵城市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为了改变由传统城市建设所造成城市生态危机的现状,而提出的城市新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科学利用自然法则的一种途径。简单来讲,海绵城市就是要让雨水自然迁移,就好比海绵一样,能在下雨时及时的将雨水就近吸收、渗透、净化、储存和再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使城市生态和自然生态两者之间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状态。从雨水径流的源头开始管控,实现人工技术与自然途径的有益结合。
(二)海绵城市构建途径与技术
海绵城市构建的四种途径:
(1)保护原有的水生态系统
优良的城市水生态环境能给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护现有自然海绵体(如:湿地、河流、湖泊、农田等),最大限度的维持城市开发区域的原有水系统循环和平衡。
(2)对遭到破坏的水生态系统进行恢复
对已经受损的城市自然海绵体,通过一系列物理、生物和生态的技术手段的治理,使其恢复原有的水系统的循环与平衡。同时还需要提高或维持城市生态空间所占城市用地的比率,其有利于城市生态多样性的提升。
(3)雨水径流管控系统的构建
建立雨水径流管控系统,首先需要采集城市的各类水文信息,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然后运用GIS软件建立城市雨水系统模型,模拟各种类型的天气情况得出模拟实验数据,进行数据比对后,再合理的设定具体参数与实际勘测的数据模型进行比对再进行修正;最后,运用在实际设计中。在实际设计中主要采用对雨水径流的管控技术,从源头出发降低对原有自然水系统循环与平衡的影响。
(4)新建“城市海绵体”
合理的规划城市开发强度,采用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新建一些“城市海绵体”。
三、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运用
(一)低影响开发的原则
低影响开发(LID)的三条基本原则:
(1)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系统;
(2)控制雨水径流,建立雨水管理系统;
减少不可渗透性硬质面积,从而控制雨水径流的速度和面源污染。采用分散、小规模源头控制的技术手段,来维持地表径流的可管控性,达到减小开发区域对原有的自然水系统循环与平衡的影响;
(3)新建多功能的新海绵体景观。
(二)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广场设计中的具体运用的探究
结合低影响开发技术的技术特点,把城市广场内部空间划分为以下四种空间形式:下沉式绿地空间,水景空间,硬质活动空间和立体绿化空间。
1.下沉式绿地空间
下沉式绿地空间是高程低于周边场地或道路的绿地空间。由于有高差的缘故,可以将地表的雨水径流能引入绿地空间中。通过绿地中“海绵体”的吸收,渗透,净化和储存后的再利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样的技术手段来达到水系统的循环与平衡。如延时滞留带、植草沟都是LID技术的具体形式。
延时滞留带:延时滞留带是利用土壤和植物的渗透和吸附性,来过滤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质。在广场设计中一般将其设计在广场两旁的绿化隔离带上。
植草沟:植草沟指有植被覆盖的地表浅沟,通过引流,运输、渗透来疏导和净化雨水径流。在广场设计中可在道路或场地边缘处和较为宽阔的绿地中铺设。
2.硬质活动空间
硬质活动空间是有大面积硬质铺装的活动场地,在这种场地中适合使用新型透水性材料(如透水砖、植草砖、透水混凝土等)结合其施工工艺对地面进行铺装。大面积使用透水材料可以减少广场内地表径流的面源污染。
3.水景空间
水景空间是利用LID技术的蓄水的功能,加以外观的包装形成多功能的景观设施。水景空间既能蓄积雨水,也能营造优美的景观艺术效果,还能在暴雨期间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4.竖向绿化空间
竖向绿化空间是在垂直视线上的绿化空间,是绿地空间的竖向延伸。主要依托于各种构筑物结构上的绿化,其形式包括建筑墙面、柱子、围墙、屋顶、花架、棚架等。
四、城市广场未来设计趋势
(一)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和LID技术的生态化、精细化设计
近年来,我国频发城市内涝,受灾的城市数量规模、经济损失程度和人员伤亡都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为了应对城市内涝的高发态势,政府相关机构也积极的出台了一系列对雨洪管理的相关指导文件,其中就尤为的提到了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在2015年就开始启动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不少试点城市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效果。海绵城市建设的低影响开发技术得到验证,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不断成熟,LID技术将渗透到各类景观设计行业中,其中就包括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理当领衔LID技术的推广。在LID技术的要求下我们不仅要有局部生态性的考虑,还需要从城市整个生态系统去考虑。
让城市有足够的弹性空间去应对自然灾害减少对城市整个系统的冲击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要保证这一弹性空间,我们就需要维持城市水生态环境的平衡。LID技术可以将雨水充分收集,净化,储存和再利用,在减少地表雨水径流量的同时,还呈现了不同季节的城市生态景观空间。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化设计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智能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取得的惊人成功。原本十分困难的监控参变量,现在能轻松实现。
建立一套完备的雨水管理大数据收集及分析的系统,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智能化监控。在系统建设完备后,必然出现LID技术的智能化版本。城市广场的设计应该充分利用智能化的手段,从源头开始管控好雨水径流,并科学有效的利用好LI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