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苗族《接龙卷》堂中接龙辞的文化意蕴研究

2018-07-13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410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9期
关键词:接龙农耕湘西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410000)

《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共有8卷,以石启贵先生遗稿《湘苗文书》为底稿,并进行田野调查、解读、整理、译注而成,其中第三卷《接龙卷》,它记载了接龙仪式中堂中接龙、水边接龙和安龙三大仪式的完整过程。堂中接龙是在家中堂屋内完成的祭祀仪式,包括开场收祚、铺坛、请龙神、开锁解绳、打筶问神、请神下凡等11项程序,通过这一仪式,以期博得龙神的眷顾庇佑,达到祛邪消灾、平安如意、兴旺发达的目的。对《接龙卷》中堂中接龙辞进行研究,使我们不仅能够全面了解接龙仪式中堂中接龙的过程及风貌,而且还能感受其内在蕴涵的多种文化意蕴。

一、堂中接龙辞中蕴涵的信仰文化

苗族这一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产生了最原始的宗教信仰,并滋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信仰文化。在原始时期,人类生产力极端低下,思想认知受到局限,对自然界中各种影响生活的自然现象无法做出解释,对自然界的严重依赖和无力抵抗,使他们对自然界产生畏惧心理,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并在控制和影响他们的社会生活,于是形成自然崇拜信仰,产生了最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

“万物有灵”认为人也有灵魂,并且人的灵魂是可以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不会随着形体的消亡而消亡,在这种观念的基础上,产生了早期的祖先崇拜。先民们认为自己列祖列宗的灵魂都是永恒存在的,并且可以附着在任何事物上,只要经过虔诚的祭拜,就可以使自己得到先祖的庇佑和保护。祖先崇拜在苗族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苗族许多地区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祖盛典,接龙就属于祭祖仪式中的一种,在堂中接龙中就随处可见这种祖先崇拜,如《铺坛》中所说:“成堆的糯粑,成柱的糯供。做成五条龙公龙婆,龙粑油光水亮。四条摆在堂屋晒簟四角,一条摆在堂屋晒簟中央。”1“龙粑”是神坛上摆设的供品,由糯米捏成龙的形状做成。龙本身是一种不存在的物体,但通过“龙粑”这一形式,使得龙这一虚拟的生物,转变为了可视的客观物体,成为记载了祖先灵魂的一种象征符号。以龙为图腾信仰的苗民们,坚信龙是他们祖先灵魂的化身,能保佑他们平安、富足。而他们都是龙的后代,都是龙子龙孙,“选得吉日,择得良辰。要将龙公龙婆来祭,要将龙父龙母来敬。”2堂中接龙仪式便是要将“龙公龙婆”、“龙父龙母”等先祖请回家中,为自己驱邪镇宅,以保佑自己平安吉祥、兴旺发达。“三千祖师听清,三百宗师听明……要你们驱逐三载恶鬼,三年凶神。”3此节唱辞讲述了奉请的对象还有“祖师”和“宗师”,可见苗民们所祭拜和供奉的祖先不仅仅是他们族系中已故的的先祖,还包括氏族部落中有威望的头领和有突出贡献的人物。随着各种关于龙的神话和传说的流传,龙不仅成为苗民们的亲属、祖先和保护神的化身,更是成为一种主要的图腾符号,随着祖先崇拜等观念不断的深入和强化,龙在苗民们的信仰中,始终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不断创造出各种以龙观念为核心的信仰文化。

二、堂中接龙辞中蕴涵的巴代文化

巴代,苗语汉字记音,指苗族祭祀仪式、习俗仪式、节会仪式及其它活动仪式的主持者。巴代作为苗族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播载体,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研究苗族文化就必须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巴代文化入手。巴代文化,是苗族地区祭祀仪式、习俗仪式、节会仪式及其它活动仪式和仪式主持者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总概,有着5000多年的发展史。

巴代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如祭祀过程中神坛的布置,符箓的制作、法器的运用、语言的表达等,内容丰富且都极具神秘色彩,以堂中接龙仪式所运用的“语言”为例。接龙包括巴代雄苗祭司接龙和巴代札客祭司接龙两种,“苗祭司接龙,其神辞全系苗语……而客祭司接龙其神辞主要是用汉语或苗汉混合语,是苗族巴代文化交融的产物”4,堂中接龙属于巴代雄苗祭司接龙。《接龙卷》所记载的堂中接龙其祭辞全由古辞“都”体记录,不仅晦涩难懂,而且在古代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全靠巴代们口耳相传,并且不得有丝毫错误,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巴代在进行祭祀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除了用嘴进行的叙述外,还有用手来进行沟通的”语言“,称为“手诀”。手诀,即运用手指的勾、拧、伸、曲等变化在手指间的特定位置结成某个固定的造型,是巴代进行祭祀时,与神沟通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在堂中接龙仪式中,巴代要进行一项开场收祚的法事,意为请祖师和宗师,将巴代和在场人员的魂魄收好,不让邪神恶鬼掳去。“弟子上不收天,下不收地。上不收风,下不收雨。当收弟子头上同妻、哥兄老弟、姐妹的三魂七魄,真魂本命……听见吾声,不见吾影。”5收祚开始前的神辞巴代是不念出声的,只能默念,并且要配合在苗族地区流传广泛的手决,同时心想先祖神灵,巴代才能与先祖神灵进行对话,以便先祖更好的帮助巴代邀请各方神灵,促成符咒法术的显应。巴代的手诀合起来共有三百余种,最常用的有一百二十八种,全靠历代巴代们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袭。巴代文化不仅内容极其丰富,且都极具神秘色彩,巴代们将人们心里世俗化的需求进行审美处理后,以一种艺术的形式进行表达,使其同时兼备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征,使得巴代文化因此丰富多彩且经久不衰。

三、堂中接龙辞中蕴涵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中国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自身独特内涵特征的文化。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推崇以农为本、以农治国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治统治思想。儒家以“仁”为核心,主张实行仁政,归还土地给农民;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强调重视自然、回归自然,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和哲学观念。儒、道以农为本的重农思想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权,同时也影响着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另外,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也使得其农业社会迅速发展,特别是湘西地区,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区,属于云贵高原东部的武陵山区,这样的生存环境为农耕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原始条件,同时由于湘西地区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使得其农耕社会发展的进程极其缓慢,并形成了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特征。

堂中接龙仪式产生于农耕文化这一大环境大背景,不仅具有农耕文化的意识形态,更是农耕文化的反映。每逢春耕和秋收后,苗族人民都要举行“接龙”活动,以9月至11月期间居多,时间经历为1一3天,强烈的季节性特征使其具有浓郁的农耕文化特征。堂中接龙仪式中,农耕文化特征首先体现在农业生产的目的上。“屋里的利市香米,放在桌上供龙分享。精致的银戥,笔直的木秤。供龙使用,放在桌旁。再用人间的白米,再用凡间的好粮......放在堂屋,搁在厅堂。人已聚齐,供品也已备全。”6《铺坛》中,讲到了接龙仪式所需要的供品包含“香米”、“白米”、“好粮”等水稻种植物,并且希望龙神“带回粘糯好稻种,带回粟种黄晶晶”7。龙是苗民们先祖的化身,能帮助他们实现一切愿望,而雨水对农作物的收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且关乎着他们的生存问题,于是龙成为了司理雨水的神灵,在各种神话传说和故事中龙与雨水也息息相关,为了让农作物有更好的收成,接龙祈雨便成为苗民们常见的行为。除了农业生活目的,接龙仪式中的农耕文化特征还体现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驱逐再驱逐,驱赶再驱赶,除去三年稻秧蔫缩,驱走三载粟秧枯干。稻秧插下青葱葱,粟苗成长绿茵茵。为避稻秧烧根,为防粟秧枯尖。赶邪魔回住斗住所,捋他关入康内房间”8,从播种到收成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无不需尽心呵护,因为农业是立家的保障,因此在堂中接龙仪式的整个过程中,都清晰的体现出了农耕文化的价值取向。农耕文化始终是苗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是在长期的农业社会发展中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其注重自然、强调天人合一和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价值观念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对当代社会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业观念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通过对湘西苗族《接龙卷》堂中接龙辞的研究,我们能感受到蕴涵在接龙仪式中丰富的文化意蕴,它以信仰文化为灵魂载体,以巴岱文化为艺术桥梁,在农耕文化这一生存发展的立足点中将整个仪式的内涵意蕴得到充分体现和升华。在对接龙仪式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的同时,我们同时还应关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接龙仪式是苗族地区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目前之所以会面临濒临失传的局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地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农业为主的经济格局被打破;其次,旅游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接龙活动的场域发生改变,接龙活动进行的时间、目的和人员也随之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因此,面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我们可以从地域文化的生态保护和经济文化的平衡可持续发展两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考察与分析。

注释:

1.石启贵,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接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30-35

2.石启贵,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接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21

3.石启贵,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接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96-100

4.石启贵,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接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2

5.石启贵,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接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7

6.石启贵,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接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33-36

7.石启贵,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接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99

8.石启贵,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接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54-55

猜你喜欢

接龙农耕湘西
农耕旧事十二韵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
湘西 国画
词语接龙
词语接龙
老圃作品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与诸子湘西游
成语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