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夏衍译介活动对抗战剧作风格的影响

2018-07-13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410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9期
关键词:夏衍译介抗战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410000)

一、 夏衍从事译介活动的大时代背景

长期以来,夏衍在从事文学、戏剧研究时,已经清醒认知到我国戏剧发展在世界戏剧界处于滞后状态,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受民族国界局限,而是放眼全球,在专注自身文本创作的同时,也从未忽视对外国文学的研究和译介。在20世纪初,世界的翻译活动异常活跃,这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文学翻译的繁荣,许多追求思想进步的文学青年纷纷投入到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中,夏衍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员。由于在日留学期间受到日本左翼运动的影响,夏衍回国后,看到满目疮痍的祖国大地,迫切期望祖国能再次进行革命,于是译介了大量的外国反战作品丰富了我国抗战文学的形式,是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抱着强烈的革命志向,夏衍在翻译过程中对描述过往革命经历的著作格外关注,一些描写国外革命的理论和文化书籍,成为夏衍的首批翻译对象,例如德国倍倍尔的《妇女与社会主义》、俄国高尔基的《母亲》及大量的苏联文艺理论。但要论夏衍最早的译介活动,还是在他日本留学期间翻译了日本著名戏剧家菊池宽的《戏曲研究》。之所以选择翻译这部作品,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夏衍的家庭教育有关,夏母很爱看戏,而夏衍从小便陪着母亲看了许多出戏,潜移默化的家族影响,使夏衍在小小年纪就成为一位戏迷,对中国戏剧的美有超出同龄人的感悟。而在日本留学所带来的学识增长,一些日本戏剧研究著作经夏衍之手,被翻译成国文,传入内地,这些译介活动,为夏衍从专业角度从事戏剧研究打下了基础。突出的文学戏剧贡献和译介水平,以及对文学救国的向往,使夏衍很快受到了左翼作家联盟的关注,夏衍因此成为最早的左翼作家之一。1927—1933年是夏衍一生中翻译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仅以沈瑞先的名字翻译出版的文艺作品和理论著作就有二十部以上,其中有关苏联的革命文艺作品与理论占了一半以上。除了翻译苏联文学创作之外,夏衍还译出了平林泰子、有岛武郎、藤森成吉等日本早期普罗作家的作品。

二、夏衍译介的日本文学作品

要谈夏衍所译的日本文学作品就避不开夏衍对菊池宽《戏曲研究》的翻译,它不仅是夏衍译介活动的开端,也是其戏剧生涯的起点。正是由于对这本戏剧理论著作的翻译,夏衍才得以系统地学习了解戏剧创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这为夏衍日后走上戏剧道路提供了专业的理论基础。另外,菊池宽本人是日本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夏衍在对其作品翻译过程中也自然接受了其创作思想。菊池宽的文艺理论核心是“生活第一,艺术第二”,并将它作为自己的信条,在创作上他追求简洁、精练的创作风格,主题都侧重平凡的人生,表现平凡的小故事。菊池宽曾说过:“一向可以理解为艺术是平凡人平凡地观察、平凡地生活的记录。”他的作品注重描写社会生活,揭露社会矛盾。纵观夏衍的戏剧创作,一惯侧重表现现实生活,着重描写“比较熟悉的一些平凡的人物和环境”,坚持“从社会任何一角现实事象,来描写旧时代的变质和没落,新时代的诞生和生长。”由此可见,夏衍的创作理念和风格,都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菊池宽的影响。夏衍推崇新思潮派作家的作品,所以回国后,翻译了菊池宽的短篇小说《败北》及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齿轮》,值得一提的是,此两人并称为日本新思潮派的“双雄”。而在左联成立前后的短短几年间,夏衍翻译出了不少优秀的日本小说剧集,例如金子洋文的小说集《地狱》、平林泰子的小说集《新婚》、《有岛武郎集》、《在医疗室》,中野重治等人的小说集《初春的风》,以及藤森成吉的剧本集《牺牲》,在此基础上,还翻译了厨川北村《关于艺术价值的争论》等著作及各类文艺杂志上的文艺理论、短篇小说和剧本。

在1937年到1940年期间,他翻译了三部揭露日本暴行与反对战争主题的抗战文学作品:日本反战作家在桂林创作的反战剧《三兄弟》、石川达的长篇小说《未死的兵》以及与田汉合作编译的《敌兵战中日记》。其中,《三兄弟》讲述的是一个贫困的工人与三个儿子的故事,展现了日本底层人民在残酷战争现实下被激发出日益高涨的反战情绪;《未死的兵》描写的是日本部队在攻陷中国上海、南京途中,几名日本士兵随着战争深入如何一步步丧失人性,变得杀人如麻,从而揭示日本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残暴性;《敌兵战中日记》是田汉和夏衍搜集、整理了战中死亡日军留下的书信笔记,而后翻译而成的反战作品。这三部作品给当时战中的人民带来了非凡的影响,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战事吃紧,大众的心态有些消极迷茫,当时的抗战文学也出现相对低迷的状态。但在这种情势下,夏衍选择翻译日本的反战作品,把日本作家的反战思想传递到国内,鼓舞民众抗日信心,希望通过两国人民统一的反战思想和一致的反战行动来保卫我国领土不受侵犯。不仅适时地配合了国民政府的抗日宣传工作,也鼓舞了全民反战的士气。在当时的文坛和民众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更是为他后来创作的抗战剧作的现实主义风格埋下了种子。

三、抗战时期的剧作风格

夏衍抗战剧作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从事译介活动的经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日本,而当时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夏衍正好在日本留学。在留学期间阅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具有了无产阶级思想,他广泛地阅读了中西方的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德国和日本的一些优秀现实主义作品,留学期间选择译介的文章也大多都是日本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品。这些经历都直接影响了夏衍抗战剧作风格的形成。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正处于被日军侵略蹂躏的时期,举国上下的爱国青年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祖国的尊严,此时的夏衍也投身到抗日救国的运动中。夏衍以“话剧抗战”,其剧本创作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当时政府宣传抗战救国,但反而言之,当时抗战的大形势也成就了那个时代的话剧家夏衍。受菊池宽的影响,夏衍所创作的话剧也是面向当时的平凡百姓,尤其是当时在抗战期间饱受压迫的贫苦大众。因此他的话剧往往贴近现实,贴近大众,他不写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和异国传奇,就写活生生的现实,不被人关注的小人物。人民大众在战争状态下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成为夏衍创作的主题。

其作品所体现出的真实感也来自于他对日本新现实主义作家们诚实的创作态度与对人性精神传神刻画的模仿,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吸引力。首先,其描写内容脱离了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赢得了大众共鸣。巧妙地将个人革命思想融入戏剧创作,适当增加了创作深度,更能引发大众对时代的思考;写作《一年间》是因为“写这个剧本的时候……侵略者的侵略步伐正在我国湘鄂大地逐步深入,国民政府与敌多次正面作战失败的情况使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劳苦大众,均对抗战持悲观情绪。如何从心理上扭转大众的悲观情绪,成为创作动机……一位飞行员家庭在抗战一年间的悲欢离合因此成为《一年间》的创作内容,其中最后一幕英雄飞行员尚在,英雄得子的欢喜结局在激发观众乐观情绪方面更具有显著作用;夏衍从事翻译报社工作的经历在《心防》男主人公身上得到真实体现:在战争状态中所体现出的人性复杂面,面对亲情与个人安逸生活的两难抉择,被战争放大,更为真实的体现出来。这些在和平年代戏剧创作中所没有的创作题材,被夏衍积极把握,成为《心防》的主要内容。在创作《心防》时,夏衍表现出了强烈的创作使命感,他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使自己富有创作《心防》的义务”,夏衍的文学创作精神也在创作过程中得到升华;写《法西斯细菌》从医学角度、研究领域入手,将法西斯比拟成细菌,是医学工作者必须与之战斗的对象。当法西斯的“细菌”侵入研究领域,那些研究者“想要不问世事,潜心研究的梦想被打碎”于是,他确信着他所做的结论:“法西斯与科学不两立”,并希望作品对于启发医学工作者的思想,激发革命斗志起到一定作用。”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夏衍的抗战剧因时代而生,为适应抗战需要而作。与他所译的日本左翼小说和反战剧本一样,每一部抗战剧与当时的抗战阶段、战争步伐紧密相连,创作目的更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事件密不可分,或传达抗战热情、或针砭社会时弊、或反映大众的抗战心理。夏衍的抗战剧犹如一股春风一扫“抗战八股”在文艺界营造的阴霾之气:普通社会角色成为戏剧主角,吸引了大众关注;于真实抗战进程相同的戏剧背景使夏衍抗战剧的真实性上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富有个性的人物主角,生动、故事感强的情节设置,更是增加了戏剧的客观性。例如《一年间》中的爱庐、绣笙、明扬就都有较为鲜明的个性形成强烈的人物个性对比,使得剧本的戏剧冲突更真实;《法西斯细菌》中对赵安涛、静子等非主角人物的描写,虽然不具备飞行员角色或医学研究者角色的典型意义,但也都是贴近现实生活的普通又平凡的知识分子或是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这样的角色设置会让观众带入感更强烈。

而在《上海屋檐下》中,为生存而不得不卖掉自己孩子的大学生;赵妻无时不在絮叨、抱怨;李陵碑失去了真实的人生,沉浸在酒精之中;彩玉为养育女儿,寻找生活的依靠,和自己丈夫的好友同居。面对出狱后的前夫匡复,内心备受煎熬;匡复面对这种“革命能够保卫名族,却无法保护自己妻儿”的现状,开始对革命进行深层次思考,陷入革命悲观主义情绪的中。是黄父和林葆珍为这悲怆的戏剧基调添加了戏剧色彩,为惨淡的“屋檐下”增添了一抹亮色。之前有学者把《上海屋檐下》的手法归入美国流行的《街头小景》street scenes型,然而真正给夏衍直接影响的还是日本左翼作家藤森成吉的《光明与黑暗》一剧,该剧由夏衍译出,附在北新书局出版的《牺牲》后面。得此结论的原因在于:首先,人物角色的社会地位相同,同样为战争背景下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其次、剧目的地点相同,同为楼房环境,且结局类似,这些地点和剧目人物的设置明显是受了多年来从事日本左翼文学作品译介活动的影响,这是在夏衍长期从事译介活动和抗战剧创作过程中一种必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创新点在于:基于我国的抗战实情和真实社会生活积极创造,将更多的中国元素和时代思考融入到剧目创作中去,成为夏衍抗战剧独树一帜,与同时代的戏剧文学作品与众不同之处。有人曾说:“夏衍的抗战剧讲述了我国戏剧的‘抗战’历程,代表了戏剧从形式走向现实、从固定走向灵活、从死气沉沉到充满活力的变革过程,在戏剧界的革命意义不可比拟,无以复加。”夏衍抗战剧能够引起关注共鸣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与观看者具有相同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小人物在剧目中的出现。同时,夏衍又将自己对社会变革的期望,对革命的思考融入这些小人物的思想中:“这种困难的生活还将持续多久,自己能否为改变自身的命运做些什么”,民族精神因此得到凝聚,民族感情被激发出来。这种以战争状态下属于最底层人民的困难人生成为夏衍抗战剧的特色内容,在夏衍剧目中有普遍体现。

四、结语

正是由于夏衍的抗战剧真正遵循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文艺创造宗旨,以社会底层小人物入戏,反应人民在不堪时代压迫后,民族意识、民族精神被动的觉醒过程,并从作品中寄托对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望,像灯塔一样照耀着抗战中的困苦众生们。剧目中真实的战争背景赋予剧目强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才使夏衍的剧目的生命力无限延长,在当代背景下,依旧具有凝聚民族精神、启发人民觉醒的作用。

总的来说,夏衍的抗战剧作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演变一方面离不开夏衍本人所经历抗战时代的大环境,身为共产党员的政治诉求和为民族发声争取民族自由独立而奋斗的因素决定了他选择创作抗战剧作的道路;另一方面与他个人的苦难经历以及所接受的中西方教育和潜心钻研的学术态度有关。他的才识和翻译理论与外国文学作品的经历,尤其是日本左翼文学作品的翻译经历,对他后期在抗战时期的抗战剧作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夏衍译介抗战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夏衍巧改剃头诗
我的爷爷奶奶——夏衍与蔡淑馨
对艺术的尊重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夏衍的不敢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