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8-07-13姚鑫荣

炎黄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对策

姚鑫荣

摘 要:大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心理活动变化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还详细地阐述了具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水平,充分保障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导言

目前各个大学正在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攀升。在大学生这类年轻化的群体中,很少会出现身体机能疾病,但在大学生中心理疾病却不容忽视,甚至很多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据统计,由于心理疾病引起的大学生休、退学情况在逐年递增。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使其摆脱依赖、自卑等不良心理因素,对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及时进行疏导。

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1人际交往障碍

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会将学习放在首位,缺乏与身边同学、朋友、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而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进入大学后,远离家乡和父母的悲伤情绪,集体生活的不习惯和不适应,不善于倾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自我调整和疏导,性格可能就会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与人沟通和交流,最终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1.2情绪和行为异常

进入大学后,绝大一部分大学生开始迈入成年人的行列,很多学生潜意识里是存在着“孩童”和“成人”的矛盾,不能很好的对自身去定位,加之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一个预适应阶段,遇到问题和挫折时不能很好的化解,就会出现情绪上的巨大波动,如易怒、亢奋、暴躁、焦急,在行为上表现为经常性的违反校纪校规、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沉默寡言、自言自语等等。不及时的加以纠正和干预,有可能会慢慢演变成心理疾病。

1.3偏执极端和激情犯罪

当一些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长期得不到关怀和帮助,又没有进行有效的干预的前提下,他们很可能会变得极度敏感又自我封闭,行为偏激且不信任身边的人,对触犯了其“利益”的人,他们就会变得焦躁不安、敏感多疑、充满敌意,他们往往会固执的坚持自己的看法,不接纳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在长期压抑的氛围和环境中,当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容易造成心理失衡,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最终导致自伤和他伤行为的发生。

2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成因

2.1社会因素

社会变革的不断加深,经济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互联网的全面渗透,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就业形势的严峻,对90后、00后的“标签化”,种种因素的叠加不仅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负面、消极的影响。

2.2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家庭环境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人格、心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会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特别是一些不和睦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较高,引发心理疾病的概率较大。

2.3学校因素

当代绝大多数大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虽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不断的创新,但仍未完全摆脱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活力、沉默寡言。一些对自身期望值较高的学生,学习刻苦努力,活动积极上进,当走上社会时发现所学知识严重与工作需求严重脱节,现实的落差引起情绪的低落,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易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2.4自身因素

大學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阶段,容易受到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网络暴力、虚拟世界的不断冲击,极易迷失自我。在学校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室友关系、情感危机,同时又找不到好的宣泄途径,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带来了诸多的心理问题。

3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

3.1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设高素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教育部办公厅于2011年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现各高校基本都配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并设有心理咨询室,通过讲座、座谈、广播、新媒体等手段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当学生心理有困惑或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时能积极主动的寻求专业的帮助。同时,各高校应高度重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为相关老师提供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不断深化专业老师的学习,以便更好的服务学生。

3.2做好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工作,倡导“朋辈”辅导

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是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个很好的手段,对疑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体咨询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咨询能够很好的一对一的解决学生的具体的心理困惑和矛盾,根据咨询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帮扶措施。团体辅导一般在特定的时期、根据特定的事例开展的团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都需要专业老师的介入,对心理问题不是很突出的大学生,应鼓励他们进行“朋辈”辅导,“朋辈”辅导主要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朋友和同辈之间的一种帮助过程,“朋辈”之间相互信任、防御性低、主动性高、共通性大,具有良好的辅导效果。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发展中,为能更快、更好地融入进时代当中,就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加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力度,全面提高高等人才质量是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继娜,娄延强.浅析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J].企业导报,2016(18).789

[2] 张春霞,李菊顺.换位思考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个案报告[J].思政园地,2011(5).56

[3] 吴占慧子.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机制[J].科技视界,2012(29).6+8

[4] 王艳,苏丽亭,李东,杨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阅读疗法干预实验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7).4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大学生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