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风貌
2018-07-13王文林
摘 要:中国科幻小说的起步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的,从一开始其畅想中就被迫充斥着无数的强国之梦,其中的苦难与忧患意识是有目共睹的。加之中国文化、历史、文坛现状等种种原因,回首百年中国科幻小说,可看出其发展轨迹的曲折与耐人寻味的起起落落。本文试图从中国的文化语境、历史流变、文坛发展现状探究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风貌。
关键词:文化土壤;历史流变;文坛现状
中国科幻小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创作风貌,中国科幻小说作为由西方传入的舶来品,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艺术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文本缺乏本土性的深刻寓意。当科幻小说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语境中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美国出版社每年可达到千余种,使中国的科幻文学作者开始重视我国科幻小说羸弱的现状提出提问疑问和忧思:为什么科幻小说在中国迟迟没有出现?又为何在欧美国家发展得如此蓬勃的文类,在中国进展却十分艰难?本文尝试从文化语境、历史流变、文坛发展现状分析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风貌。
1 文化土壤:缺少科幻小说产生与繁荣的养分
科幻小说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科学”与“幻想”、“小说”,以科学为基点,文学为其归属,加以幻想的羽翼,促成与纯文学截然不同的文类。就中国的文化语境来说,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首先,小说这一题材在以诗词为正宗的中国发展举步维艰,被士大夫视为“引车卖浆之流”才会阅读的文体,一直不入文人雅治之殿堂。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在其著作中指出:“中国人讨厌虚构、崇尚事实。在广义的文学领域中,曾给予纪实的史书以仅次于诗的地位,并因此而不愿意承认小说这一虚构文学也是文学。”小说这一文体在梁启超“小说界革命”中登上历史舞台,却以失去小说性作为代价,从最开始就带上启蒙与救亡色彩。对幻想与科学的模式和抑制,则更使得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出现缺少坚实的文化土壤,科学性的微弱使科幻文学一直无法在本土发育起来,中国文化的传统和思维方式难逃其就。
不同的文化培育着不同的文学,科幻作家韩松指出中国文化是向后看的文化,“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观念至今没有改变,而科幻文学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学内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内向性”一直存在着无法填补的隔阂。科幻小说在中国的缓慢发展,与科技在中国的不在场有关。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核心,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在中国的中心地位以及中国文化无所不在的道德色彩,这就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际的人际关系网络,而难以逃出“以人为本”的范围去思索未知的领域,从来缺乏实证的科学理论,这对于以分析、系统、理论为特点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是不利的。科学在中国的不在场,是因为科学性一直在中国被压制与边缘化,很大程度的抑制了科幻小说的发展。这种思想下促生的大众意识,对于科学精神的不自觉地忽略,至今对国人的思想观念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2 历史流变:中国独有的现代性语境
中国在清末民初之际,一直是被动的现代性开放,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诉求、亡國亡家的惨痛经历及富国强兵的迫切,是中国白话小说的生发语境与背景,这是科幻小说在中国发展羸弱的原因所在。无论是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鲁迅的“改造国民性”主题和五四文学的个性主义,还是30-40年代文学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救亡的话语,或是当代中国文学诸多的文学主潮,表明了20世纪中国文学所着重关注的是社会历史价值的实现,这同样是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根本要义。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的科幻小总是包含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与教化意义。中国的大环境并没有给予它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与欧洲国家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以及通俗文学的鼓励政策是完全不同的。
如今,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元素开始填充着中国的历史发展语境,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不同肤色、人种的命运,重塑人的精神面貌。中国的现代性语境开始呈现出反思的趋势,科幻文学渐渐浮出水面,无论是反应科技所带来的灾难,还是科技对于人性的污染,主流作家与科幻作家都给予了关注,文学与科学的融通趋势越来越明显。正如王逢振所说,探索宇宙的奥秘与了解人性的秘密结合在一起,是21世纪人类共同的宏大主题。
3 文坛现状:中国科幻理论有待加强
科幻小说在中国发展薄弱,有其文化的、历史的、现实的很多因素,然而最不可忽视的就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理论建设的缺失。科幻小说的发展与繁荣是需要很多条件的,对于科幻理论的关注与及时总结,不仅能够对作家的创作进行指导,引导新人投身于科幻小说的创作,皆可体现在培养读者的欣赏水平、扩大读者群等方面,这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
中国科幻小说自诞生之际,就存在价值观念模糊的现象。中国对科幻小说的定义与作用界说,自鲁迅《<月界小说>辨言》发布之日起,就由受众的误读以及特定的时代背景,陷入“工具论”中,以后又以顾均正的“科普论”等,成为中国科幻小说几十年的中心价值,并一再被强化。可以说,从20世纪初直到1979年,中国的科幻创作一直处于“功利主义”时代,这种价值取向,是对中国科幻小说的繁荣,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并直接限制了作家的创作,限制了公众对科幻文学形式的理解。80年代后,童正恩的《谈谈我对科幻文学的认识》为起点,在中国的文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科幻小说姓“科”还是姓“文”的争论。这次文学论证引发了科幻作家的思考,科幻小说在社会认识的深度上得到一些提高,但思想深度与审美意识仍然较薄弱,在文学与科学的夹缝中生存的科幻小说,一直处于文坛的尴尬地位。
面对科幻理论滞后的局面,王泉根主张将科幻小说当作一种世界性的文学品类看待,认为今天在全世界纯文学的团体中,只有比较文学、儿童文学和科幻文学三个门类具有跨地区甚至是全球性的大型研究团体,科幻文学关注人类共同的话题与人类共同的命运,是跨文化交流对话的基础,因此科幻文学的理论建设与研究工作值得文学研究者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吴言.论科幻小说的概念[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 饶中华.中国科幻小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黄伊.论科幻小说[M].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
[5] 中野美代子.从小说看中国人的思考样式[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王文林(1993- ),女,山东济南人,聊城大学文学院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与文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