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识何如观点书”

2018-07-13柳杰

炎黄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方法

柳杰

摘 要: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典藏浩瀚如海。古书传至今日,无法避免的,或多或少存在着些错讹。当然这些错讹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古书行世既久,经年累月,文字难免残损漫漶,难以识读,导致错误。同样也有人为因素,抄书时的手不应心,抄了错字;刻书时排错了字的位置;古时坊间多只为谋利多而粗制滥造;校勘人员妄逞己见,改是为非;有意造成错误,这些都是古书产生讹误的原因。由此看来,对于古籍的校勘工作,就显得相当的重要了。所谓校勘,就是根据所能掌握的各种材料,对古籍进行校对整理的工作,校勘的精髓在于忠实地还原。本文将就古书勘校中“学识何如观点书”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主要探讨在校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与方法。

关键词:古典文献;讹误;勘校;方法

1 “点书”之讹误

唐人李匡乂在《资暇集》中说:“稷下有谚曰:‘学识何如观点书,书之难,不唯句度、义理,兼在知字之正音借音。”任远在其文章《“点书”辨》中称:“书之难”有三:句度(即句读)、义理、字音。人们只意识到句度义理之难,而不知字音之难,李氏写《字辨》条,意在指出辨字音之不易,故整条文字单就字音字形而言。不能因为李文单就字音字形而言,就把“学识何如观点书”局限在字音字形上。二是给字加点或加圈以标字音,这种方法,唐人称点发,宋元人称圈发。李氏不说,也从来不见有人说“学识何如观点发”,或“学识何如观圈发”,而只说“学识何如观点书”,这说明“点书”与“点发”“圈发”是不能完全等同起来的。这里的“点书”就是古人所说的“标点”,古人的标点包括句读,义理和字音三方面内容。

我想,正如本文主体“学识何如观点书”,现代学者在校书的过程中,一是要做到纠正古籍中的讹误,使古籍中的错误能够减少,以推进学术的进步;二是,能够将还未进行标点的书籍进行标点以便现代需要阅读的古籍的群体阅读。

正如我们所知,在古书的校勘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十分之多,在文中开头所讲到的自然以及认为的诸多原因导致古籍讹误,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

1.1讹,即文字错误

《韩非子·难二》:景公过晏子曰:“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再拜而辞曰:“且婴家贫……”(王)先慎曰:“且”当作“臣”。

《韩非子·难三》:今有功者必赏,赏者不得君。顾广圻曰:“得”当作“德”。

1.2脱,指漏掉了文字

《韩非子·难二》:且蹇叔处干而干亡,处秦而秦亡。(王)先慎曰:干道本脱”处”字,顾广圻曰:“今本有‘处字,依上文当有。”今据补。

昔日晋文公慕于齐女而忘归,咎犯极谏,故使得反晋国。(同上)(王)先慎曰:干道本无“得”字,卢文弨云:“得”字脱,一本有。今据补。

1.3衍,指多出了文字

《管子·君臣上篇》:“非兹是无以理人,非兹是无以生财。”俞樾按:“是”字衍文,“非兹”即“非是”,有“兹”不必更有“是”字。

1.4倒,指文字颠倒

《新唐书.虞世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余十年”不通,《旧唐书》作“十余年”,“余十”当互乙。

1.5多重错误,指亿的文献出现了以上错误中的多种,称之为多重错误。

多重错误有既讹且脱、既讹且衍、既脱且衍等等错误。这些讹误的出现,都是我们古籍校勘者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样古籍校勘也是离不开文献的支持,而校勘的资料中,在本书中更是有稿本、抄本、拓本、印本、注本等等版本的区别。在他书中也是有不同的引文的区别,也会有许多出土的诸如甲骨文、金文等等的其他文献资料。在讹误和可搜集的文献资料都得以掌握之后,此时的校勘者需要做到的就是针对不同情况的讹误则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校勘了。

2 点书之方法

目前学界校勘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2.1對校法

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看”,即此法也。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它校法。

2.2本校法

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而知其中之谬误。吴缜之《新唐书纠谬》,汪辉祖之《元史本证》,即用此法。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予于《元曲章》曾以纲目校目录,以目录校书,以书校表,以《正集》校《新集》,得其节目讹误者若干条,至于字句之间,则循览上下文义,近而数叶,远而数卷,属词比事,抵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

2.3他校法

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不能证明其讹误。丁国钧之《晋书校文》,岑刻之《旧唐书校勘记》,皆此法也。

2.4理校法

段玉裁曰:“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所谓理校法也,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卤莽减裂,以不误为误,纷纷愈甚矣。故最高妙法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昔钱竹汀先生读《后汉书·郭太传》太至南州过袁奉高一段,疑其词句不伦,举出四证。后得闽嘉靖本,乃知此七十四字为章怀注引谢承书之文,诸本皆儳入正文,惟闽本独不失其旧。今《二十二史考异》中所谓某当作某者,后得古本证之,往往良是,始服先生之精思不可及,经学中之王、段,亦庶几焉。若《元典章》之理校法,只敢用之于最显然易见之错误而已,非有确证,不敢借口理校而凭臆见也。

当然校勘当中即使运用了这些方法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有以下几例可供探讨:

点校本《史记·匈奴列传》记汉文帝给匈奴单于修好的书信,其中一段是这样标点的:“使两国之民若一家子。元元(善良)万民,下及鱼鳖,上及飞鸟……”按“一家子”是近代出现的词语,汉代绝不会有。这是点校者不了解句中的“子”乃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子”),而把“子”与“一家”连读了。此引文当断为:“使两国之民若一家,子元元万民,下及鱼鳖,上及飞鸟……”“子元元万民”,即以元元万民为子。上文有“今天下大安,万民熙熙,朕与单于为之父母”语,“为之父母”,即给民当父母。“子元元万民”,正与之相呼应。古代封建统治者总是标榜自己爱民如子,于是,“子万民”“子其民”就成了套语。

点校本《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灌婴)以骑渡河南,送汉王到洛阳,使北迎相国韩信军于邯郸。”按“渡”指通过水面,“河南”如何能“渡”?当断为:“(灌婴)以骑渡河,南送汉王到洛阳……”“南”字属下,与“北迎相国韩信军于邯郸”相对,“南”“北”均为状语,表示趋向,义为“向南”“向北”。

点校本《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将“去学剑”连读,把“去”理解为“往”义,不妥。按“去”在上古汉语中,只当“离开”(引申为去掉、距离等)讲;中古以后,“去”才产生“往”义。所以,上引文当断为:“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大致相同的内容,点校本《汉书·项籍传》是这样断句的:“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显然更妥。

《辞源》于“竞走”词条下引《世说新语·雅量》:“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编者以“折枝”属下,误。按“折枝”,义为压弯树枝,言“多子”之结果。当断为:“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或断为“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亦可。

当然,除此之外,在校勘的同时,我们的校勘人员也会采取综合考辨的方式,对需要纠正的讹误进行一个综合的考量,方才确定最后的校对结果。笔触至此,又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文题“学识何如观点书”。接下来我将谈到的则是则是“点书”中對于古籍的句读、义理、字音的判断了。韩愈《师说》有云:“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可以得见,自古以来,习得句读是读书伊始便需要学习的。那么正与前文所讲的,能够在一段全无标注的文段中能够清晰的判断文段的句读,义理和字音是需要十分之丰厚的国学学识作为基础。古之点书者都是博览群书的国学大师,在校书,点书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尽可能地减少点书中错误的发生,在我看来,点书者不仅在历史文学上要求造诣颇深,同样在天文地理上也要有所涉猎,这些知识的储备与积累对于点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点书”有两难:一是句读难,二是标音难。今按《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中恰有此例。黄侃先生曾说:“予如脱离注疏,对周诰句读几无以下笔。”又在给他的学生陆宗达的信中说:“侃所点书,句读颇有误处,望随时改正。即如《洛诰》‘今王即命(逗)曰(逗)记功(句)宗以功(逗)作元祀(句),此在《丛书》本尚不误,而侃前竟误读以‘记功宗为句。”均见黄焯为该书写的《前言》。黄侃先生是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犹以句读为难,则句读之为难可知。

猜你喜欢

方法
变快的方法
学习方法
认识方法用好方法
掌握方法,直面高考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