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07-13王田田
王田田
摘要: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在康复护理早期即加强各种体位的良肢位摆放,对照组仅在护理后期才给予少次数的良肢位摆放,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对患者进行ADL及FMA的评定。结果:入院时肢体运动功能评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明显优胜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早期良肢位摆放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良肢位摆放;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早期给予良肢位(不同病程脑卒中患者最适宜促进其康复的体位)设计与摆放的重要性,美国“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指南”强调:发病后早期有效的康复干预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过程,减轻功能残障,从而降低后续的长期的护理成本 。 本文对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研究发现,早期良肢位摆放可有效促进护理及治疗效果的提升,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7月在西京医院康复理疗科住院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9±9.4)岁,脑梗死4例,脑出血26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腦卒中的诊断标准;②本次发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者。③初发脑卒中患者,意识清楚。④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仅在护理术后3个月才给予每日2h/次的良肢位摆放。观察组在康复护理早期即给予良肢位摆放。两组的区别是早期和三个月后的良肢位摆放对比。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对患者ADL(日常生活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能力,(Barthel指数)及运动功能(FMA评分)进行评定。
1.4评分标准
1.4.1Barthel指数评定
Barthel指数不仅可以用来评定治疗前后的功能状况,而且可以预测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预后。
Barthel指数包括10项内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帮助程度分为0、5、10、15分四个功能等级,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强,依赖性越小。
1.4.2功能独立性测量
功能独立性测量(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ment,FIM)在反映残疾水平或需要帮助的量的方式上比Barthel指数更详细、精确、敏感,是分析判断康复疗效的一个有力指标。FIM不但评定由于运动机能损伤而致的ADL能力障碍,而且也评定认知功能障碍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
1.5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进行组间差异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同时期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ADL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ADL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3.1良肢位摆放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能力
表1显示两组患者入院时的ADL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ADL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良肢位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中研究发现[1]:早期给予有效的体位摆放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康复的护理体会”中研究发现[4],早期给予良肢位摆放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2良肢位摆放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
国外“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指南”中指出,早期康复干预可有效强化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过程,最大程度地将功能残障降到最低,从而节约后续治疗及护理的成本[2]。国外有学者的动物实验证实 :处于静止状态的肌肉会发生生理学、形态学等多重改变,会加大肌肉功能恢复的困难。我国也有学者认为有效的体位摆放是预防脑卒中患者肩痛的关键措施。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可能是良肢位的摆放保持了肢体的良好功能,可以松弛脑卒中偏瘫患者紧张的肢体、缓解痉挛的发生。本研究表明:在康复护理的早期即给予良肢位的摆放,可使肢体的功能位得到改善,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4.结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应尽早开展良肢位摆放,而非仅仅注重药物治疗,临床不乏这样的例子,即许多患者即使经抢救挽回了生命,但因未重视良肢位摆放而留下了肢体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对于脑卒中患者何时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目前,相当一部分学者均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神经学症状得到控制后的48小时便可开展。同时,良肢位的设计与摆放还应该根据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阶段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且要贯穿于康复护理的全过程。本研究通过对3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早期良肢位摆放,结果显示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要优于对照组。
良肢位摆放的时机与合理的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该种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成本也低,对设备和器械无要求,在病房中就可实施,因此应在临床护理实际中广泛推广应用开来。
参考文献:
[1]蔡文智,李亚洁.脑卒中的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41.
[2]孔艳蕾.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04(2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