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2018-07-13彭晓宁述慧李荣涛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成因及对策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

彭晓 宁述慧 李荣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随之升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生活品质追求,建筑企业迎来了一波高速的发展,大批建筑材料开发并投入使用,但是,混凝土裂缝这一常见的建筑工程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做出了详细解答,并对如何改善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对策

引言

现代建筑工程建设对质量提出较高标准与要求,混凝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得到施工单位高度重视。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混凝土施工环节裂缝问题还是较为常见,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混凝土裂缝造成的危害

1.1冰冻方面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一旦发生混凝土裂缝现象,水分就会进入混凝土中,特别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甚至可能会结冰膨胀。混凝土内的水分结冰以后会产生膨胀作用,导致裂缝越来越大,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毁灭性打击,比如自来水管在冬季就极容易发生炸裂现象。混凝土发生裂缝之后,如若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裂缝会逐渐扩大,直至形成有害裂缝,有害裂缝会影响建筑物的适用性和耐久性,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这些事故不仅仅会损害人民的经济利益,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安全事故,降低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2使钢筋遭到锈蚀

混凝土形成裂缝之后,水分会逐渐渗入到混凝土内部,对建筑的结构受力及混凝土粘结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空气中的水分与钢筋可接触的面积变大,构件长期处于湿度较大或侵蚀性较大的外界环境中,会使裂缝处的鋼筋遭到腐蚀,钢筋的有效使用面积减小,进而影响钢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能。除此之外,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裂缝宽度较大,存在混凝土和钢筋交界面上的锈胀力,混凝土的开裂会削弱混凝土对钢筋的束缚作用。混凝土裂缝还会产生渗漏现象,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并且裂缝会沿着钢筋的方向不断的裂开,与此同时,钢筋会在空气的作用下,发生锈蚀现象,比如水池等相关的构件。

2、混凝土裂缝的形成的原因

2.1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通常来说,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水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当砂、石等材料质量存在问题时,再加上水泥和水混合时,比例掌握的不够标准,导致制造出的混凝土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时由于混凝土材料质量出现问题,造成的混凝土裂缝,这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将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各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施工,一旦发现是由于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一定要严肃对待。

2.2施工方式不当

2.2.1人:施工中的人为原因,比如使用的施工材料不合格,水泥安定性不足,强度较低,含碱量较高,操作不当,施工与图纸不符,含有违规操作等,都会导致问题出现。

2.2.2机:施工中的机械因素,有的机械设备通过人为的改装,未经相关部门的检验,就匆促盲目的“带病上阵”、“欲速则不达”,结果在施工过程中,总是故障百出,反而耽误了工程的进度。

2.3由于温度差异而产生的混凝土裂缝

①对于钢筋混凝土的构建,当其有着相对较大的配筋率时,如果在外界的环境中暴露,很容易受昼夜的温度差以及季节的变化;②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会受水化热显著的影响。施工时,当一次性的浇筑量过大时,它产生大量的水花热,不能被很好的消耗掉,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混凝土的构件里外的表面在温度上存在差异,进而产生裂缝,由此产生的裂缝比较大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性,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有可能致使贯穿所有的裂缝这一情况的产生。

3、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对策

3.1提高混凝土材料质量

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一直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首先混凝土是由水和水泥、砂石等材料混合而成的,所以施工人员应该对这些原料的选取进行严格把关。其次施工人员在将水和水泥、砂石等材料进行混合时,应该按照国家所规定的比例进行搅拌混合,这样制造出来的混凝土才足够结实。最后在进行混合搅拌时,施工人员也要严格把握时间的准确性,时间不可过短,也不可过长。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若发现其质量不合格,应立刻将其送回生产场地,进行重新制造。

3.2控制收缩裂缝

为了有效控制因收缩引起的混凝土裂缝,施工人员应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可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中低热水泥,减少水泥的用量比。同时,为了减少水泥的用量,就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或缓凝剂,来改变水泥的成分。为了改善混凝土塑性来降低水化热的现象,就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少许的磨细粉煤灰来取代水泥。

3.3结构裂缝预防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调整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控制好搅拌时间和水温的控制,运输距离不宜太远,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措施,外界温度较高要进行洒水养护,如外界温度较低需做好保温措施。同时浇筑中要做好混凝土的振捣,振捣必须均匀,密实,提高混凝土强度,控制好抹压时间,初凝之前必须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压。在设计或施工中,要根据施工部位,考虑结构物的沉降问题,在防止沉降方式上灵活运用,选择恰当的材料和结构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案。

3.4温度控制

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是相对大的,施工人员如果能够对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那就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几率大大的降低,以此来确保混凝土的内部水分流失不会很快。在执行混凝土的浇筑任务时,施工人员必需要把热电耦的测温器先埋在混凝土的内部,以便对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升降的变化进行观察,进而可以采取一些科学且有效热保温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附近温度。比如可以将两层农膜遮盖在混凝土的表面,以起到保温作用。施工人员在进行保温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混凝土表面维持干净,迅速清除杂物。完成保温工作后,施工人员用水将混凝土冲洗干净,并且使混凝土保持干燥的状态,每一项技术要进行严格监督,提高混凝土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3.5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第一,合理控制混凝土振捣,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振捣要均匀、密实,不得出现过振和漏振的现象。

第二,合理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确保下落高度不要超过超过22mm,如果超过规定高度,那么必须要设置辅助下落如串筒、溜槽等。

第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确保模板支撑系统的牢固可靠,在浇筑过程中也要有专人全程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情况,避免出现松动和变形的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一个复杂化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综合造成的,作为专业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务必注意总结经验,创新施工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延长建筑寿命。

参考文献:

[1]王建明.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J].建材与装饰,2016(38).

[2]张红志.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6(23).

猜你喜欢

成因及对策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控制
探析港口施工中水泥混凝土裂缝成因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初探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模式的探索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