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2018-07-13张慧
张慧
摘要:以西安市碑林区中心城区为例,进一步对其地下空间开发运用存在的隐患展开分析,基于此提出点、线、面三种地下空间开发运用模式,对中心城区多元化、立体化开发的适宜实施途径展开谈就,且提出推动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的一些建议,给近似于其它城市开发利用带来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
1、地下空间概况和规划原则
从我们国家的当前状况可以看出,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概括为“低量、低质量、晚起步”,主要是基于早期的民用防空设施建设和后期建设的地下车库。与比较成熟的欧洲、美国和日本相比,差距很大。与香港相比,这一制度并不牢固。与一些大城市相比,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全面发展,旧城和旧村改造的不断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等,是地下空间发展的关键时期。
1.1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
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城市的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周围等,通过地下空间迫切需要,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促进集约发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地下空间开发中,应根据城市的发展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结合地下空间的发展。地下人民防空工程和过去修建的地下室改造为适宜的建筑用途。同时,在规划地下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人民防空在战时的作用,在和平时期,一些经济效益是好的,可以派上用场。重要的广场、十字路口和其他地方规划人民防空基地,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城市交通;在高层住宅楼的建设中,地下车库的建设和人民防空工程的使用;道路交叉口规划多功能综合渠道、综合网络、地下交通、商业等功能整体。
2、西安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詳细规划指导
2014年3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常务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西安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系统规划》和《西安主要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可是缺少对地下空间控制详细规划的指导,导致地下空间的随机开放和建设。大部分不同类型的地下空间建设属于地块和开发单位。不同的地下空间节点缺乏连通性,没有形成整体的发展模式。
2.2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西安中心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与利用处于起步阶段。城市中心区大型地下街、地下城、单地下空间建筑较少;所附建筑工程大多只有一层,利用率低;一些景区广场和高校的地下空间缺乏对周边城市设施的全面开发利用;开发类型少,功能利用相对简单,绝大多数为附属建筑项目,主要分布在城市商户。工业中心和部分经济开发区降低了中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效率。
2.3交通协调利用不足
西安中心城市地铁和地下快速路建设中没有地下网络系统,地下动力和静态交通系统不完善,城市公共设施被划分为多功能公共隧道的开发利用模式是缺乏的。此外,地铁与地面商业网之间没有立体匹配的功能发展模式,这不仅有利于中心城区核心城市街区空间增值潜力的开发,也不利于地面交通的功能。
2.4建设管理机制欠缺
目前,西安市区的地下空间建设和管理已被分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地下空间的产权不清晰,城市科学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政府和民间的大规模投资缺乏。因此,地下空间建设规模小、设施差、功能差、施工水平低的问题。关注人类活动的便利性和连接性。在对PATH片区地下空间的开发之后,可由超过125个接口通往中心区任一地点,且将五十多个商务楼、二十个停车场、两个百货公司、六个酒店以及铁路、码头、多伦多主要景点连在一起。与此同时,为考虑今后片区的扩展发展情况,在建设当中预留出了接口。
3、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3.1“点”模式
“点”模式所知的是围绕“结建工程”以及“单建工程”实行的点状式综合开发。其建设项目主要是指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可用于战时防空地下室,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与地面建筑结合使用的地下停车场。“点”模式强调综合利用功能的发展,往往是指单一施工、施工及周边地铁组合形成的立体、多功能的地下综合体。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点”模式的发展主要是建立区域地下商业综合体,从而形成区域板块的经济核心增长极。这种模式必须依靠有利的交通区位条件,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还能提高地区和周边企业的知名度。
3.2“线”模式
“线”模式指的是开发地下交通线路,依托地下综合管道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模式。为解决过境车辆快速通过问题、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的问题,采用地下汽车快速干道模型,采用地下人行通道模式解决地铁车站、单一建筑和地面商业空间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积极响应《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道建设的建设和管理指导意见》,全面转型升级各类地下工程城市的中心建设。
3.3“面”模式
“面”模式是指考虑地下空间开发功能和地面综合功能块的耦合发展模式。“面”模型涉及大面积,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区,如高等院校、旅游集聚区、文化产业集群、历史文化名城、或一些古城等密集区域。该模型的应用广泛,基于地面特征的功能板可以全面开发。但是,开发项目数量庞大,投资金额大。这是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高端形式。它是基于“点”和“线”模型的集约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模式。
4、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4.1统一规划设计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调查和梳理,地下空间资源调查、资源统计,开发绩效评估,建立和完善大型数据系统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支持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建设和共享、动态更新的地下空间管理数据信息,而且对城市地下空间的编译规则。数据资源的提供有助于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其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与各城市的专项规划相联系(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旅游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
4.2坚持分类开发
对于老城区和新城市地区,我们要坚持分类发展。对于旧城区而言,空间资源的分布和土地布局应作为一个整体,在空间开发与建设的指导下,进行地下空间功能的匹配组合规划与建设,以有效连接地下和地面空间的步行廊道作为核心,以改善老城区的环境形象,提高老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合理的开发强度和地下空间类型。
4.3完善法规标准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分布现状和布局,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运营的合理管理机制和地下管道走廊的综合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和制定。完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地下空间和地下管廊设施的规划技术指导原则,并对各种地下管廊实施标准规范。此外,我们还应在应急、防灾、运维、日常管理等方面建立详细的配套管理规定。
4.4加大融资支持度
我们将继续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的创新市场,鼓励发行企业债券的融资,项目收入债券和中期票据,鼓励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与投资地下空间建立产业投资基金为主体,优化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和程序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并鼓励国内外有关金融机构。积极加大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信贷支持力度,开展特许经营、收费购买服务协议等担保创新类型贷款业务,加大对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支持力度。
结束语:地下空间的发展往往受到当前地面环境、现有建筑和相关政策的制约。因此,它的发展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考虑到我国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战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中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研究[J].建筑经济,2015,36(12):67-70.
[2]张平,陈志龙,黄欧龙,王慧.历史街区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研究[J].规划师,2011,27(10):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