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瞄准戏剧教学的核心:对话

2018-07-12陈红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戏剧教学雷雨教学设计

陈红

摘 要:戏剧是一种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通过音乐的应用,戏剧中的人物和场景得以完全表现。同时情节逼真,在对主题的呈现方面也显得比较立体。人物的对话决定了戏剧深层次的表现力,给予戏剧这种舞台表现形式以生机和活力。戏剧教学要充分认识到对话作为戏剧教学核心的地位,从对话出发对《雷雨》教学设计中相关的细节和重点进行讨论,以期更加全面地体现戏剧教学应有的特性。

关键词:戏剧教学;教学设计;雷雨

一、引言

戏剧是一种表演形式,也是一门艺术。戏剧将生活环境、历史中的故事以一种现实在场的方式展现给观众,通过演员的语言和情感、动作的糅合表演,使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话剧所体现的故事与人物情节,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及深刻含义。

二、课前预习环节

课前预习环节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明确教学任务,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环节。为了达到良好的任务教学效果,明确《雷雨》的相关情节和剧中人物的关系,教师一般会选取不同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

首先,课前布置学生对《雷雨》作者曹禺以及剧中人物、剧作年代、文化与历史背景进行了解。通读课文并结合注释基本了解戏剧的主要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雷雨》的视频,通过视频进一步感受这一经典戏剧的感染力,同时便于学生理解其中人物的对话分别是在什么场景,以什么样的情绪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便于之后课堂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其次,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将文中的生字、生词列出,同时对戏剧中的重点对话进行品读,从对话中体会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变化,达到该教学设计的初步要求。

最后,要求学生将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进行整理。剧情是反映剧中人物对话场景的基础,明确剧情才能更好地体会剧中人物的对话以及相应的场景。而《雷雨》中周、鲁两家的矛盾对于该部戏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很大程度上是整部戏剧的矛盾焦点所在。

三、研习课文阶段

研习新课重点在于通过戏剧教学的相关特点,明确课文中对话的意义。对话是推动戏剧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戏剧是行动的艺术,它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准确、干练的对话进行表达。剧本中的每一句对话都不能是废话,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或描述人物,或承接剧情,引出接下来的情节。对话与相应的场景和人物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话语言是否简练、感情是否充沛很大程度上关乎戏剧表演的流畅与完整。

在教学中需要将话剧详细地分为“幕”和“场”,根据其中相应的对话进行分析。

四、总结提升阶段

通过对《雷雨》多幕多场的阅读分析,可以基本明确文章的核心内容,在总结提升阶段需要提升戏剧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明确文章内容,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为此,需要注重对情感的分析和引导。戏剧中对话和动作的作用都十分重要。虽然对话简单来讲只是语言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文字的形式,但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教师要指引学生如何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准确地理解对话表达出的故事情节。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分析与驾驭能力。戏剧《雷雨》中整体情感基调是夸张、幽默、多变的,以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情感纠葛和身世变化为基调,因而对话中充满对主题思想与戏剧内容的表现。戏剧的内涵来自生活。而对于没有经历过相关情感体验的学生而言,教师要采用情感化的表现手法,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此外,在对戏剧教学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对周鲁两家矛盾的根源进行分析,这是戏剧对话表现的核心。周朴园作为封建资本家的代表对鲁家善良母子的欺压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在地位和阶级意识上都存在着矛盾。教师要通过教学总结文章内容和对话的特点,完成本课的学习。

五、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高于生活。戏剧的解读注重对话,对话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恰当的戏剧处理可以让人物的情感得到升华,给学生以震撼。因此,戏剧学习中要加强对话的针对性学习与教学设计,通过对话可以探究演员的动作形式和情感内核。本文通过分析综合对话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对《雷雨》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完善戏剧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科威.于无声处听惊雷——《雷雨》语言品味教学活动设计[J].语文知识,2017(17):84-86.

[2]季科平.巧妙链接,趣解“雷雨”现象——《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语文知识,2016(122):74-75.

猜你喜欢

戏剧教学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天
雷雨
雷雨
浅谈语文课堂传统戏剧艺术的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高中英语戏剧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