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

2018-07-12覃誉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途径

摘 要:中学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对培养中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应该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中挖掘教材德育资源,促成学生的道德认知;利用各种媒介,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体验道德情感;发挥道德评价的作用,引导和监督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注重言传身教,发挥示范作用,以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途径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阶段是他们身体和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容,对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林崇德指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一、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张大均认为,学科教学是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其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另外,良好而稳定的班风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杜威曾提出“学校道德之三位一体”的主张,他认为学校生活、教材、教法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求学校生活、教材、教法都应渗透道德教育。

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应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个性等方面。潜移默化是学科德育渗透的特点,其可以将正确的道德观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升华了道德修养。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渗透道德素质教育的意識和执行力,保证中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习得良好的道德素养,实现德与才的全面发展。

二、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

品德心理结构一般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部分。因此,品德培养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1.挖掘教材德育资源,促成学生的道德认知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的躯壳和形式,应该深入它的内涵和意义。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除了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及发展语言技能之外,还要挖掘教材内容,跨过语言和国别的界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中学英语教材包含广泛的主题和丰富的内容,融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包括历史人物传记、环境保护、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科技发展等内容。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将德育渗透在内涵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语言内涵、文化内涵、情感内涵等方面挖掘德育资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道德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尤其是道德观念的不同,促成学生的道德认知,再细化到集体的生活情境。比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坚持和维护集体利益,一切从大局出发,个人服从集体。恰恰相反,西方国家实行资本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追求个性、平等以及开放。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集体探讨以达成共识,进而自主内化其中的价值观念。这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使他们认识到我国与西方国家在价值观念上的异同,明辨是非,增强爱国热情,提高道德水平。

2.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体验道德情感

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感动中国》的传奇人物,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记者采访等模拟活动,学习这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身上的可贵品质,并教会学生如何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验道德情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育应该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师还可以拓展第二英语课堂,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英语校园广播、中外学生联谊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道德学习,达到陶冶性情、提升精神、净化灵魂、培养品德的目的。

3.发挥道德评价的作用,引导和监督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评价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道德评价体系的标准要体现全面、客观、科学、灵活、可行的特点。参与评价的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而评价环节要紧密、有序、实际可行。应对以往“言而不行”“纸上谈兵”的道德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学生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道德评价不能仅停留在道德认知上,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比如依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品行予以加分或减分,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并从中得到鼓励和教导。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道德认知落到实处。因此,要正确发挥道德评价的作用,引导和监督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4.注重言传身教,发挥示范作用

自古以来就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师既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者,也是道德准则的传递者。教师被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生的摆渡者和指明灯。中学生习惯把教师当作自己心目中的榜样。教师必须意识到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在于口头传述,还包括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对教师的信服源自教师自身的魅力。教师除了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发挥榜样作用。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教师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应时时处处加强道德修养,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到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完成教育使命。

三、结语

基础教育改革及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中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中学生的道德品质要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进行。道德教育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博采众长,积极创新,形成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教育理念。中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的特点,发挥英语学科的优势,将德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使学生同时习得英语知识和道德准则,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杜威.学习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3]余丽华.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张大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的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覃誉(1990— ),女,广西桂平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

猜你喜欢

中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研究
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反思
浅析过程导向理论下的教学设计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效应研究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