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初期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8-07-12史春凤鞠志新杨波庄倩倩
史春凤 鞠志新 杨波 庄倩倩
摘 要:2016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被确定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试点院校。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着重探讨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初期“三加一”培养模式下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
园林树木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是园林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极强的学科。2016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被确定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试点院校。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因此我院园林系教师尝试开展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
1.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依据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校企融合模式以及我校本科“三加一”培养模式的发展思路,制订面向城乡绿化美化和园林花木生产及应用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次,根据培养目标,将专业课程设定四个模块,即通修课程模块、学科平台课程模块、园林植物生产能力模块和园林设计能力模块。园林树木学从属于学科平台课程模块,改革后从原本入学第四学期开课调整至第二学期开课,以实现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校外企业实习一年的“三加一”培养模式。最后,在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的基础上,在园林树木学课程48学时的基础上增加2天教学实习,增设园林植物养护管理课程,将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培养调整至园林植物养护管理课程中。
2.编写新课程教学大纲。园林树木学大纲编制体现了高等教育改革精神和转型发展要求,突出体现了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新大纲编写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和能力目标上。课程目标对应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模块要求,对本课程要达到的具体能力进行细化分解。能力目标要按课程内容逐条分解,内容具体,切合实际,忌用大而空的语言。以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知识为例。课程目标:学生在记忆层面能够记忆园林树木概念及树木主要识别点等知识,在理解层面能够概括适用于不同园林设计或绿地类型的树木种类,在应用层面能够根据树木的特性选择和栽植树木,在分析层面能够正确评析种植设计合理与否以及养护管理措施的正误。能力包括:(1)语言表述能力、分类和鉴别能力、运用和分析判断能力;(2)自我学习、资料收集、团队协作能力;(3)求真务实能力、创新能力。能力目标:通过讲授、比较、讨论、观察,使学生记忆树木生命周期、芽序、芽的异质性等概念,说出物候观测内容,编制校园内2~3种树木物候期观测表,并从树木生长发育规律角度评价植物搭配和选择的合理性以及养护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二、改革教学内容
1.优化教学内容。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授课内容,将树木栽植和养护知识调整至园林植物养护管理课程中。教材选用陈有民主编的《园林树木学》(第二版),课程内容主要讲授园林植物分类、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园林树木的配植等,选择性讲授适合北方绿化的树种或新品种的形态特征、分布、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等。在教学中,以知识基础性、前沿性、发展性为原则,与学科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動态、新成果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使知识结构系统化,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吸纳社会专业人员讲授课程。近年来我校与本地多家优秀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编写授课计划时,结合本专业特点,邀请合作单位的能工巧匠,以专题的形式讲解部分知识,如种苗繁育基地的人员讲解当前新品种的繁育技术及市场前景,绿化技术施工人员讲解树木的选择与应用,林科院科研人员讲解长白山山区的树木种类及区分等。这样能够发挥生产一线人员的优势,增强学生理论和结合实际的能力,同时,教师能向生产一线人员学习,受益匪浅。
三、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针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不同特性,根据课程的重难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在教学中教学团队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1.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由于园林树木学是应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知识点多,应重点讲授基本理论。对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可通过课堂提问启发与引导学生,与学生一起回顾相关概念和理论,注重知识的前后连贯性、系统性以及课程间的交叉与渗透。各论部分可运用情境式教学法。介绍某一树种的特性时,可以吟诵相关的经典诗歌,如讲梅花时可朗读“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等,把学生带入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讲解某树种的应用时,可以讲授该树种的市场价格、苗圃种植现状和商业前景。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论和各论部分均可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借助实物、图片欣赏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课上通过介绍网上图片库及国内外优秀网站,使教学活动更具开放性,教学内容不断延伸,并尝试让学生建立校园植物公众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可选择部分章节课程尝试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还可利用教师外出的机会,收集与植物景观有关的树木图片,增加到课件当中,讲解时争取做到图文并茂、生动直观。教师将与课堂授课相关的资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拷贝给学生,该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
2.教学实践环节改革。以往学生实践主要是课程实践,课内实践内容由实验课和实习两部分组成,内容是树种的识别、树木物候观察、树种调查等。实验课程对象是校园内植物,实习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实验课内容合理设置,由主讲教师带队完成。教学实习发挥教师团队的优势,实行教师团队式教学,实习分班进行,使学生可以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实习时按照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组,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结合植物学和花卉学、园林设计评析、园林专业综合实习,增强学生对不同地理区域树木的了解,以进一步掌握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以及园林应用。在优化课内实践环节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学院近两年与园林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企业有树木栽植养护项目,组织学生课余参与实践,如参与生态观光园树种的种植与二维码标牌制作,参与施工企业绿化施工项目,参与设计企业的树种设计。学院还与相关行业协会建立联系,如吉林市园林行业协会、园艺特产协会等,并组织学生参与协会活动,听取专家现场讲解大树反季节栽植、修剪整形技术等内容。通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与合作企业建立联系,为学生假期实践和毕业就业提供平台。
四、改革课程考核和成绩评价办法
本课改对考核和成绩评价办法作了一些研究和改革,以加强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评价。
第一,园林树木学课程成绩由理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60%)和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40%)组成。
第二,理论成绩由出勤(10%)、小考成绩(20%)、课后作业(10%)和期末考试(60%)组成。为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认知,试题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化、难易兼具。试卷题型有填空、选择、列举、简答、论述等。试卷内容涵盖讲授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只有平时认真收集资料、认真听讲、认真进行识别调查的学生经过全面复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三,实践成绩由出勤及纪律(10%)、实验报告(10%)、实习报告级汇报(20%)和调查及识别考核(60%)构成。识别考核至少要進行3次,实践重视学生的识别能力、鉴定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
五、取得的改革成果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研究成果先于2016年和2017年在2014级(旧培养方案、教学内容)、2016级(新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园林班级中试行,经教研室论证修订后于2018年在2017级本科班全面推广。经过二轮教改,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较好。第一,与企业合作探讨,制订了转型初期适合我校的“三加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了树木类课程的开课时间和课程设置;第二,制订了适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大纲;第三,制作了适应新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企业人才讲授课程、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等形式,运用于学习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第四,通过教学实习基地的洽谈与学生社会实践合作,形成了高校学生学习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模式;第五,构建了适合我校的园林树木学教学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刘燕琼,李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探析[J].文教资料,2010(22):201-202.
[3]杨琴军,陈龙清,季华.浅谈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整合——以园林树木学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06(3):14-17.
注:本文系吉林农业科技学院2015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初期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史春凤(1981— ),女,吉林九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