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18-07-12侯爱民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摘 要:高职院校应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基础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其基本原则,实施一体化策略,以期达到课堂基本要求。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自2010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逐渐兴起,这反映了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上的探索和革新。特别是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等在高职教学中开展得如火如荼,其在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设计“教学做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总体描绘,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具体体现,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总体计划,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1.“教学做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理念。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第一,以行业发展、职业生涯为目标,确定专业建设发展方向;第二,以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系统结构;第三,以工作任务为线索,设置课程内容;第四,以职业能技为本位,确定课程体系;第五,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课证融合项目。

2.“教学做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一般而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適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区域发展需要;第二,注重逻辑性、系统性、构建性;第三,各环节有机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第四,相对稳定与动态适度调整;第五,校企合作共同设计,产教高度融合;第六,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3.“教学做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组建专业设计团队,顶层设计;第二,开展需求调研,务实真实;第三,开展职业分析,岗位完整,任务透彻;第四,设计一体化课程,内容涵盖教、学、做,优化场景环境;第五,方案系统设计理实一体、实践教学统筹考虑;第六,运行评估优化,调整完善,持续改进。

二、遵循“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为保证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技能培养与素质养成有机统一原则。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能并重、能技并重。高职教育作为就业导向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客观上决定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突出作用,对培养专业精通、能技突出、道德高尚、职业素养良好的人才目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产教融合与科学整合原则。“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按照一定的实际工作流程、生产流程、工艺流程等进行重新组合或科学整合学习任务,根据行业、产业、岗位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情境和实践工作岗位的融合,实现课堂教学和生产服务合一、学习过程“教学做”合一。

3.理实一体化与真实场景结合原则。理论学习应满足必需、够用的要求,理论学习镶嵌于“教学做”环节,在学生实操时,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解说。通过仿真学习、进场实操、实景观摩等,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参与学习、对接生产、亲临实场,实现学习与就业岗位零对接。

4.工作过程导向与任务驱动原则。“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通过项目教学、任务载体、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其操作模式是以做为核心,教与学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会做、做得好、懂得为什么这样做,要按照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过程、典型任务来完成学习项目。因此,“教学做一体化”应以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或生产过程为导向,引入真实的生产项目或生产任务,促进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5.情境营造与角色转换原则。“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中把原来的课堂教学情境转向真实的工作任务情境,课堂由原来的教师讲授转向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与师徒身份、同事与同学身份交替转换;教室与工厂、学生与员工、教师与师傅、学习与工作、实训与生产等合并为一;教学过程富有趣味、充满好奇,使学生学习动机高涨,学习活动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三、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策略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在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一体化,主要策略如下。

1.课程体系一体化设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其课程设置应实行较为灵活、互为关联的模块教学、项目教学或任务教学,要统筹教学做三者的学习要素,将行业、职业、专业三者学习内容有机统一在一起,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职业技能与品德培养、职业素养与岗位能力有机统一,将多因素、多内容、多方面的学习任务深度融合,形成整体课程体系。

2.教学设计一体化统揽。“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内容,要尽可能来自生产实践、贴近行业实际;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要积极引入企业、行业专家并进行共同研究,共同建设开发;教师要以胜任岗位为目标,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体现以学生掌握、会做为目的,通过任务驱动、项目载体一体化设计教学活动。

3.教学方法一体化选用。根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特点,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强调现场氛围、角色互换强调心理置换、案例教学强调实战演练、任务驱动强调整体完成等,都是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匹配的良好教学方法,教师应依据学习任务和学生实际加以运用。比如,项目教学法多采用“项目引入—项目分析—项目任务布置—项目实施—相关知识渗透及操作示范—训练环节的评估—纠错与回馈—项目成果验收—师生点评及学习激励—巩固提高—项目小结—下一个项目部署”等具体步骤。

4.学习环境一体化营造。“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要尽可能突出企业化、职业化、功能化特色,在教学时间、空间、功能上实现环境实场、学做仿真、工作真实。一个“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环境应同时具备不同的功能区,把设备区、准备区、演示区、研讨区及成果展示区等功能做好优化分布,让学生在教学做中自然转换,让“教学做一体化”连贯进行。

5.学习评价一体化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应打破原来以理论考试、期终考试一锤定音的单一模式,采取知识、能技、素质考核全覆盖的考核体系,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学习表现与灵感出新相结合、成果性考核与发展性考核相结合、互相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作品、调研报告、学习小结、解决方案、工作设计、发言建议等是考核的标志性因素,目的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锻炼意志,挖掘智慧,唤醒创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四、选定“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是集理论知识学习、现场实操、技能训练为一体,围绕“做”展开的。以“做”为特色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示范、学生一边观摩一边仿做,使得教学做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1.“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的一般要求。“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中“教、学、做”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增强了学习趣味,提升了学习吸引力,焕发了学习新奇。學生在“学、做”中求学求问、锻炼能技、得到快乐。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精心选取学习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第二,选择恰当的教学场所,可直接安排在实训室或工厂、公司等,结合工程实体、模型和设备样品,使学生身临其境;第三,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以任务为主线,设置多个融合一定技能的情境任务;第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掌控课堂秩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第五,巧妙利用教学资源及考核方法,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将学校的建设、生活场景变为学生的实践场景,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使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师生共评相结合。

2.“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主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确定“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程序,如讲授知识并演示、布置学习任务、调控教学过程、学习评价总结等;第二,反思“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效果,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所提高、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思考问题、专业知识学习是否更有实效、动手操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等;第三,优化“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学习和实训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无缝对接。

3.“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的一般类型。主要有:(1)边教边学。边教边学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模块,如某个任务或工作项目,在实训室或生产现场,利用设备、设施,配以多媒体、虚拟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讲解展示。教师将理论知识传授、示范操作要领合二为一,让学生边听边学,按照项目任务指导书动手实操,实现学做合一。(2)随教随做。随教随做在“前校后场”“前堂后坊”的环境中,以做为主,以教为辅,师生共同进入操作区,教师简要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按照技术要点及操作规范,现场真实操作,完成实训项目,教做合一。(3)先做后教。先做后教主要体现学生先做为主,学生提前接受教师给定的项目或任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制订任务方案、做好相关材料准备等,通过学生一系列实做,完成规定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简要点评或提出相关疑问,指导学生持续实践,待全部完成项目或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做出整体评价。

总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技能为重的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实现了学训一体、工学交替的培养途径,达到了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的评价目标,凸显了以胜任岗位要求为目的的培养特色,有效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促进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现代职教精神的实现。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家敏.教学做评一体化任务型教学设计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2]关秋.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实践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才智,2014(16).

[3]康晓明.高职教学做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

[4]张正鑫.关于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思考[J].石油教育,2015(1).

[5]张承霞.职业教育三位一体(企业、工作室、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6]康晓明.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

注: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院级课题“我院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侯爱民(1960— ),硕士,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实例研究微课程模式下的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公差》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租船实务课程改革①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