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乱了方寸”前不可加“心里”

2018-07-12李凤能

文史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辞源方寸门神

李凤能

2018—03—16《腾讯体育》载《6次神扑难掩致命失误米兰小门神还需提升》一文,文末道:

小门神唐纳鲁马本身就处于风口浪尖之中。他的低级失误究竟是因为经验不足的技术问题,还是因为心里乱了方寸所以难以集中注意力到球场上?很难说。至少在社交网站上,球迷们已经吵翻了天。

类似“心里乱了方寸”的表述不乏其例,如某君之文《曾国藩:心中有方寸行为定方圆》,不仅标题把“方寸”当成了“分寸”使用,而且全文多次重复了“心中有方寸”这个句子。因而有必要来说说“方寸”一词。

“方寸”,一般作两种解释。《辞源》云:

【方寸】①谓一寸见方,言其小。《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淮南子·说山训》:“视方寸于牛,不知其大于羊。”②指心。《三国志·蜀·诸葛亮传》:“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方寸”系由“方寸之地”简省而来。“方寸之地”指很小的一块地方,也作“方寸地”。“方寸地”也有两种解释。《辞源》又云:

【方寸地】①指心。《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六》:“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②犹言一小块地。《新唐书》一一二《员半千传》:“行年三十,怀志洁操,未蒙一官,不能陈力归报天子,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胆乎?”

“方寸”指心,为历代文人沿用。如

唐刘知幾《史通·自叙》:“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

元张可久《朝天子·春思》:“泪粉涕痕,伤春方寸,飘零寄此身。”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回:“伍员对曰:‘臣非以大王为不足也。臣闻:疏不间亲,远不间近。臣岂敢以羁旅之身,居吴国谋臣之上乎?况臣大仇未报,方寸摇摇,自不知谋,安能谋国?”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

“方寸”指心时,也作“方寸之心”或“方寸心”。如

晋葛洪《抱朴子·嘉遁》:“方寸之心,制之在我,不可放之于流遁也。”

唐刘禹锡《上杜司徒启》:“寻省遭罹,万里不幸。方寸之心,自不能言。”

唐贾岛《易水怀古》:“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

清唐孙华《秋日酷暑焦旱偶成》之二:“那将方寸心,愁水复愁旱。”

即使到了今天,人们依然在用“方寸”来作心(其实是思想、思维)的代指。心中笃定,叫“方寸不乱”;心下扰攘,叫“方寸已乱”;心里慌张而不知所措,叫“方寸大乱”。

现在回到本文开头,“心里乱了方寸”之所以不通,是因为“乱了方寸”就是乱了心,“方寸”在这里就是指心。在“亂了方寸”前边再加个“心里”,岂不是“心里乱了心”?那成什么话!

猜你喜欢

辞源方寸门神
方寸之处
小小的家
历史的方寸
有趣的门神
《辞源》修订工作散记
飘逸在方寸里的国粹
门神都是什么样
《辞源》第三版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辞源》注音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以肉部字为例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