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2018-07-12黄莉
黄莉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党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面对新挑战与新机遇。面对新挑战,我们应更新网络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挥网络舆论引领作用,掌握网络话语权;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优化电子党务,提高网络执政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 执政能力 网络平台 【中国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新时代党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衍生出了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开启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信息化时代,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政治生态。新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其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
首先,网络信息传播参与者的平民化、草根性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对党的领导权威形成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尤其是人类进入自媒体时代后,所有网络参与者的身份与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上下级之分,人人都拥有话语权。以往,信息传播方式是单向的,而如今,互联网拥有着海量的信息资源,网民不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与发布者。网络舆情成为了政治较量的前沿阵地,党要保持舆论领导权与主导权的难度越来越大,倒逼党必须主动转变传统命令式的领导方式,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其次,网络信息传播的虚拟性与匿名性对党的网络应变能力提出挑战。虚拟性是网络最显著的特点。在网络空间中,许多网民一般是以虚拟的身份,借助各种论坛、社区等网络平台,发布与传播各种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和观点,网络信息可谓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同时,各种各样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是以裂变式、辐射式方式进行的。这导致网络秩序与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不仅使党管媒体原则的落实以及党对网络舆情的掌控能力面临考验,也对党的网络信息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网络应变能力提出了挑战。
最后,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与交互性,对相对封闭、从上至下的传统单向党建工作模式提出了挑战。在传统党建工作模式中,信息传播一般是以中央或基层为起点,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逐级传送,其基本方式是单向式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一般难以及时沟通与反馈,更难以互动。而如今,网络信息传播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从单向逐渐发展为双向或多向,这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单向的党建工作模式。
新时代党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的发展既为新时代党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带来了新挑战,也为其提供了新机遇。
首先,互联网信息传播手段的兼容性、生动性,有利于新时代党的网络执政更富吸引力和感染力。互联网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信息传播手段的兼容性、生动性、感染性是报刊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因此,新时代党的网络执政能力的提升,应将传统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尤其是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
其次,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便捷性与交互性,有利于新时代党的网络执政更富效率,有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能力。互联网可以直接地反映网民的基本情绪、利益与政治诉求,网民的意见与建议可以直接上传至党的网络接收系统,党可以及时倾听网民的不同声音,实现线上的双向互动以及线上线下的互动,及时调整、修正党的决策部署,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党务工作,尤其是可以改变党与社会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党更加注重、尊重与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党群沟通,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最后,互联网信息表达的平等性与隐匿性,有利于网民更加自由地表达个人意见,有序参政议政,也有利于党更好地集中民智、服务于民。互联网拓宽了民意表达渠道,能够及时、便捷地反映民众的利益诉求,有利于党凝聚社会正能量,有利于外部民主监督和党内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党决策的科学性。在现实生活中,网络信息公开化正逐渐改变着中国的政治生态,创造了更为开放、自由的监督环境,拓展了人民群众的监督空间和渠道。网络反腐就是一种公民有序参与政治、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与方式。
新时代党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路径
第一,更新网络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网民服务。党的网络执政侧重于“服务”和“引领”。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命令式、指令式管理理念,更新网络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网民服务。应重新定位网络信息现代化条件下党建工作的理念、职能、手段与方法,从保守封闭型的党建转向积极开放型的党建,从简单管控型的党建转向动态服务型的党建,从以组织为中心的党建转向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党建,从简单说教型的党建转向启发互动型的党建,使网络成为公众接收信息、表达利益、参政议政以及监督权力运行的重要渠道,使网络成为党搜集民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实现科学化决策的有效途径。
网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党与公众在互联网上的互动交流是一种崭新的公共治理模式。通过网络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网络时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表现。因此,应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推进党务公开,做好新时期党群工作,使网络成为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接的直通车,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树立党的亲民形象。
第二,发挥网络舆论引领作用,掌握网络话语权。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公共舆论信息的集散地和放大器,网络舆论成为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网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党对网络舆论的领导力,即如何走在时代前列,顺应网络的信息传播规律,运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入研究社会心理形成机制、公众舆论形成机制以及大众评价形成机制,掌握网络舆论宣传的方法,提高党的网络舆情引导力。应及时回应舆论热点,主动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牢牢掌控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形成积极的、正面的网络信息舆情发展态势与主旋律,不断提高党的网络执政公信力,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权威性、针对性,提高党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召力、向心力与凝聚力,获得广大公众的认同与支持。
第三,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优化電子党务,提高网络执政效率。电子党务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党的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推动党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路径和有效平台。电子党务的发展以及完善,形成了党群沟通的网络系统,在宣传党的理念、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遏制党内权力寻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的电子党务缺乏新意、流于形式,有的甚至连基本维护也不到位,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必须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优化电子党务,提高网络执政效率。要深度挖掘网络平台的引领价值,拓展电子党务的教育引领功能,使其不仅成为党内政治理论学习的园地、党务工作的助手与工具,同时也成为思想政治引导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党的网络影响力,凝聚共识,引领社会发展。
在新时代,我们要将党的网络执政问题上升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层面来认识,以丰富的党建理论指导党的网络执政实践,开辟党的网络执政新局面,从而争取民众的支持与拥戴,坚持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作者为四川理工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2017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ZMCY-YB20170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责编/孙渴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