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建设的研究

2018-07-12曹露露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曹露露

摘 要: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是学生认知能力培养、情感价值观引导以及教学实践综合分析的重要内容,在“生本”教学理念的实施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特点,着重对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达到增强高等院校教学效果、辅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学生管理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为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一、强化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的理念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阶段性发展、自我整合能力较差的特征。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心理咨询辅导时,应跳出心理教学表层化指导的限制,将心理咨询工作与高职院校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特征相结合,使心理咨询实用性、针对性的特征呈现出来。例如:某高职院校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时,能够结合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心理问题综合归纳。该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善于进行心理咨询工作的思维引导,使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得到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应始终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相适应。

二、拓展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的实践范围

1.价值导向引导

高职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实质上是高校管理学生的实践渠道。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形成更加自由、平等的学生管理渠道。例如:教师运用微信与学生进行心理问题互动探讨。此时,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并不是课堂中针对课题的心理问题分析,而是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这种心理咨询方式是有效的心理辅助措施,延伸了师生交流的空间,达到了有效管理学生的目的。

2.德育引导

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建设也是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引导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咨询指导时,应做好德育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在聊天对话中有目的地进行心理咨询问题引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调节,以正确的价值理念认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高职院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对学生德育教育层面的引导,能够弥补高职院校学生自主辨析能力差、认知水平有限的弊端。这也是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实践优势、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综合化探索的另一实践方式。

3.约束条件引导

高职院校拓展心理咨询队伍的实践渠道,应将心理咨询工作与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制度相結合,实现高职院校日常管理工作与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相互衔接。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方式实质上是校园“软文化”的体现,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发展能力进行规范的过程。例如:在某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的开展过程中,心理测验试题均以学校相关制度为依据,实现了对学生发展问题的反馈。同时,该高校运用心理咨询,实施学校日常工作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变革,实现校园管理的自我调整,确保校园管理制度能够在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实现自我完善。

三、保障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性

1.校园内部自我提升

要确保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在高职学生成长中发挥作用,就应注重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性。例如:某高职院校对心理咨询管理人员实行定期培训,提升高职院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该高职院校每3~5个月就会组织高校内部心理咨询教师到专业心理辅导班进行心理专业知识学习。学校通过学生心理分析实践记录信息,实现心理咨询队伍的完善,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的自我优化。同时,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人员听取学生的相关建议,使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在完成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升自身能力。

2.社会互动能力提升

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的完善,应采用多渠道的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实践方式。例如:可以通过教师与社会心理咨询队伍合作的方式,推进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因此,构建多渠道的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实践方式,以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为过渡条件,优化人才管理与辅助性成长策略。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把握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素,就要强化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的理念引导,拓展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的实践范围,保障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性开展。

参考文献:

[1]左妮红.高职院校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制与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2011(21):85-87.

[2]张素霞.关于高职院校心理咨询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4):90-92.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