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四十不惑

2018-07-12蔡昉

财经国家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改革经济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1978-2018》

蔡昉 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5

本书通过全方位总结各个领域的改革,展示中国改革故事,并尝试提炼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总的思路是把消除传统经济体制对生产要素积累和配置的束缚作为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把中国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从而潜在的比较优势作为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分析了促进高速发展的各种贡献因素。

当人们说起中国经济改革的起始时间,一般都是笼统地说1970年代末或1980年代初。以两个标志性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为准,应该说中国经济改革始于1978年。第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几乎在同一时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家农户,决定摒弃生产队大呼隆式的劳动方式,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形式被称作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在全国得到推行,并导致人民公社体制的逐渐废除。这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初突破。而小岗村的颠覆性制度创新,也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先行实践。

以往的一些分析认为,在1980年代初中国经济改革中,唯有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可圈可点。其实,城市经济部门的改革与农村几乎同时起步,方式类似并取得了相同的改革效果。可以同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提并论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样始于1978年,国有企业改革先后经历了恢复奖金制度、对企业放权让利、重新界定国家与企业的关系、鼓励公有经济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等容易深化的改革。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也是同时发生的。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开办“出口特区”,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和汕头以及福建省的厦门建立出口特区(后来称作经济特区),标志着对外开放的开始。初期的对外开放还带有实验性和地域性,先后从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沿海省份等入手;及至1990年代,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做出努力,开始全方位拥抱经济全球化。可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开放条件下的改革,对外开放也在改革过程中得以推进,国内经济发展与融入全球经济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恰好历经40个年头。如果把孔子的名言“四十不惑”用在40年以后的今天,首先是说40年的成功实践确定无疑地证明了这条中国特色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性;进一步引申,也是说40年是一个值得认真总结的时间点,以使我们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面,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改革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其精神实质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总结40年改革开放发展经验,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契机和一个历史节点。

40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只是中国经济发展历史长河的一个短短的瞬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决定性阶段。因此,从中国大历史和长周期的视角来认识这个时期及其相关的语境和全球背景,更有助于把握方位,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从而指导未来。

在以往的文章中,通过对经济史的观察,同时借鉴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相关学派的观点,我把经济发展的演进过程概括为五种增长类型(或阶段):(1)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或M类型增长;(2)格尔茨内卷化或G类型增长;(3)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或L类型增长;(4)刘易斯转折点或T类型增长;(5)索洛新古典增长或S类型增长。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作为五种经济增长类型固然依次有高下之分,作为五个经济发展阶段却又是顺序演进和相互继起的关系。从较低阶段进入更高阶段的关键,在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即资源或要素)的积累,而在特定阶段上得以发挥出自身的最大潜力的关键,宏观层面在于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配置效率,微观层面则在于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一个很低收入水平、具有巨大赶超潜力的发展阶段上,在某种程度上说,采取计划手段实现资本积累是可行的,有时甚至比采用自由市场模式却又不能以法制手段有效规范经济活动的体制更有效率。而且,计划性、行政性的经济计划方式,也可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本积累。

然而,计划经济却不能完好地解决经济增长的另外两个必要的体制条件,即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问题。

传统体制形成之初,中國总体上已经完成经济内卷化过程,本应展开以劳动力转移为特征的二元经济发展。然而,急于赶超工业化国家的强烈愿望,加之对工业化认识上的误导以及有限的选择空间,促成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这种体制下资源误配的格局进而诱导形成了无效的激励机制,导致低下的生产率和增长表现,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一般来说,改革从打破这一恶性循环中微观激励不足的环节入手,容易在只有受益者、没有受损者这样一种帕累托改进的路径中得到推进,进而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矫正资源误配格局。过去40年的改革基本上是沿着这一路径进行的,由此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高速增长。这就是改革解放生产力、促进增长的经济学道理。

探寻国家兴衰和后进经济体如何赶超先行经济体的答案,是经济学家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永恒课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也是最为成功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因此,中外各领域学者做出大量的研究,从各个侧面予以解说和分析。在参考借鉴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回答:其一,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初始条件,一旦解除体制束缚,中国的潜在增长动能是什么;其二,中国经济到达的发展阶段,如何改变其增长驱动力,通过哪些方面的改革可以取得新的资源配置效率,如何推进这样的改革。

而本书预期最重要的部分,即回答改革开放如何通过拆除体制性障碍,建立新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资源配置机制,并通过生产要素供给能力和配置效率,将这种增长潜力释放出来,实现高速增长,则是各章的任务和意义所在。

中国的改革开放,既是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变迁,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总结好40年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首先是指导下一步改革开放的必要。诚然,改革开放没有止境。然而,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经济体制模式,自身将具备不断自我完善的机制,所以,我们可以预期一个改革开放的完成期。同时,中国作为一个经历过经济发展诸种类型和阶段,依次解决了一系列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国家,将是一个关于改革、开放、发展和分享的经验宝库。此外,中国还应该成为一个成功故事的讲述者,将这些经验升华为理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对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话语转换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

厉以宁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8-6

本书涉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农业、工业改革,以及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见解。

《追寻富强》

[美]斯蒂芬·哈尔西 著

赵莹 译

中信出版社

2018-6

作者从财政、贸易、海关、通信、航運等相关史料和地方志中看到,在1850?-1949年间,中国逐渐转型为军事财政国家,让中国在那个屈辱的世纪里保有了低限度的独立,为后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做工的人》

林立青、赖小路 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8-6

工地上的水泥匠、焊接师傅、外劳、女工,以及工地大嫂,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围绕工地而生的 小吃店、冷饮店、槟榔西施、陪唱的阿姐,每个人的故事都令人无奈和动容。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美] 丹尼尔·贝尔 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高铦、王宏周、魏章玲 译

2018-6

作者认为一种与工业化社会不尽相同的社会形态正在露出端倪,把所谓“后工业社会”的预测看作是与马克思的一场对话,是对《资本论》惊才绝艳的社会分析的承续、修正和发展。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改革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