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在基层落地的方法论
2018-07-12何玉芳
何玉芳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只有将其全面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并在社会基层的土壤中落地生根,才能极大地发挥它的理论指导意义。要想落实到基层实践之中,必须学懂弄通理论,创新宣传方式,采用大众话语,加强队伍建设。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基层 贯彻落实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学懂弄通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弄通理论才能应用理论,应用理论才能指导实践。孟子云,“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学习贵在自得,有自得才能认识必然,认识必然才能引领基层实践。
一要深耕经典。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勝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如果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新时代新思想,也不可能解决好自身面临的问题。
二要读懂原文。读懂原文就是要“走入”原文,实事求是、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习和研读。要想吃透内涵、领会实质,必须通过学习和研读原文来获得。原文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当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完备的方法论。阅读原文才能了解思想的全貌与逻辑,感受总书记妙用典故和灵动鲜活的行文风格,达到启迪思想和激荡精神的润化效果。
三要系统学习。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系统学习马列理论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系统学就是要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有关治国理政的系列讲话,弄清报告及系列讲话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性上作出权威解读,避免片言只语、碎片化理解,避免传播过程中的添枝加叶和曲解臆测。
四要带着问题学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也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解释世界是学习的内容而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学习的目的。基层现实问题的答案只能存在于现实的问题之中,而不是存在于书本之中,但是,问题的答案既不是现成的,也不是直观的,需要调查研究,需要理论思考,需要实践检验。因此,带着问题学,才能学会、学懂和学深。
五要提高学习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引用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来指导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首先要勇于“独上高楼”,志存高远,忍受清冷、寂寞;其次要勤奋努力,无怨无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再次要独立思考,“蓦然回首”,领悟真谛。总书记对三种境界的解读,今天依然适用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基层入脑入心的学习过程。
创新宣传方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
全面、系统掌握与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后,就进入落地阶段。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哪种方法创新能够解决“身在课堂,心在远方”和“隔靴挠痒,不痛不痒”的问题?能够解决“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讲究方法论,改进传播的方式方法。只有重视基层创新方式方法,宣传才能接地气,才能落准、落细和落实。
基层领导积极作为,把说法和做法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农村、军队、地方和中央多个层级工作过,对于基层及其干部非常重视。基层政权是最基础,也是最庞大的执行者,因此,基层各级领导者的言与行是落地的启动力和推动力。首先,基层领导需时刻反思自己的说法是否与新思想的精髓要义保持一致。其次,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思考如何做才能不偏离精神实质,这需要调查研究,需要实际参与到各项工作之中,让群众看到、感受到领导者的身体力行,并走进群众,分享体会,与他们零距离交流互动。
处理好三对矛盾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关键。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基层的过程客观上存在着三对矛盾,一是宣讲内容主题的宏观性与群众兴趣关注的微观化之间的矛盾,二是宣讲内容的理论性与群众认知方式的感性化之间的矛盾,三是价值观导向的一元性与群众价值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解决第一个矛盾需要基层传播具体化,针对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落实方案、不同的传播方式。解决第二个矛盾,需要传播话语生动活泼而又朴实亲切、旁征博引而又通俗易懂、情理交融而又深入浅出。解决第三个矛盾,需要从价值导向上,对基层群众多元、多样的价值观加以引导,秉持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观,眼睛向下,重视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群众需求,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进而实现价值观的多元性与价值导向一元性的统一。
精心设置议题,把“想说的”和“想听的”结合起来。将传播者“想说的”内容作为议题精心设置,改变你说的群众不爱听、不想听,群众想听的传播者回避掉或者没有涉及到,形成不解渴的被动宣讲模式。要处理好想说的和想听的关系,就要“打好主动仗”。“主动设置议题”首先贵在“主动”二字。“主动”就是自觉地依据“想说的”宣传要求,进行调查研究,摸准基层群众“想听的”关注点,两者结合选准着眼点,把握关键点,讲清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基层群众百姓有什么关系?在基层原原本本落实能带来什么好处?因此通过宣传让基层群众有获得感,就需要设置精准、到位、抓人的议题,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系列化或深层次的宣讲,形成说者与听者的良性互动,并在不断地追问中答疑解惑,才能让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理论成果中的“内核”及本质内涵,产生入脑人心的实效。
把静态的宣传与动态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层出不穷,如果还像过去那样搞“大水漫灌”、简单说教等傳统会议或宣教的方式,就会让基层干部群众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基层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打破“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单一方法。但是,单纯依赖现代的教学方式会缩短基层群众思考的时间,影响他们对理论内涵和逻辑的理解。因此,应把传统宣讲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如采取专题授课与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嵌入体验,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形成以理论为先导、以体验为载体的“知行合一”的宣传模式,让基层群众学得“解渴”“过瘾”。
跨界融合与技术手段的创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基层,离不开传播技术手段的创新和各种技术要素、艺术要素的跨界融合。第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理论成果在基层传播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空间和渠道,提高了时效性,扩大了覆盖面,增强了影响力。第二,人类获取外界信息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方法,但绝大部分(约80%)是来自视觉所接收的图像信息,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因此,使用基层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视频和图文结合的方式来传播总书记的最新理论成果,将会收到入脑入心的良好效果。第三,表格是一种可视化交流模式,又是一种组织整理数据的有效手段,通过统计信息和详细数据的定量方式把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呈现出来,可以增进大众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治理能力的认同。这种传播宣传方式,具有单纯文字所不具备的艺术感染力及精细表达效果。
正确处理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辩证关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核心
任何思想理论都需要一定的话语来表达,不同的话语表达对于增强思想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在效果上是不一样的。话语包括“权力”和“效果”两层含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在基层落实就是“失语”,不在基层生根就是“失踪”,不在讲坛上宣讲就是“失声”,就是话语权的丧失;而讲不好或传播不好,就是话语无效,就会自我消解和减弱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理论成果的影响力。话语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影响力越大,引导力就越强,为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将理论话语转换为大众话语。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不应该是一个“传声筒”,而应该是一个“放大器”,要让党的声音更响亮,确保传得远,听得到;还应该是一个“调音器”,要让党的声音更优美,确保愿意听,听得懂,记得牢。这就需要将理论话语(原理范式)转换为大众话语(家常俚语),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思想传播方式的再创造,需要花大力气,耗费大精神。一方面,需要对传播内容进行精准归纳总结,把握精神实质;另一方面,需要对宣传对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贴近时代国情,贴近百姓情感所需、疑惑所在和利益所求,将主题言简意赅、灵动鲜活地表达出来,实现抽象理论的具象化。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等领袖人物的话语方式高度契合受众的解读期望和思维方式,在党的思想理论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学习领袖人物的话语方式,接地气,应民声,传心声。
利用“话语反哺”实现话语表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反哺的理论依据为“文化反哺”理论。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三喻文化论”,人类文化可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类型。前喻文化是指晚辈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同辈人之间学习,而后喻文化理论,则是在文化的变革中,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过程。大数据时代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话语反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而互联网上栖居着的绝大多数都是“80后”“90后”“00后”的青年和青少年,他们对时代话语和信息话语更为敏感,也易于接受。新时代最新理论成果的传播,不应在互联网上留有空地,适当采用青年的网络语言,就容易获得他们的关注和认同。
改进话语文风、抢占话语先机。首先,要改进话语的文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传播落实,除了取决于思想理论体系的科学真理性之外,还与文风的魅力密不可分。要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少写正确的废话、好听的虚话,多写有事实依据、法理依据和情感依据的话,则容易为基层群众所接受,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其次,要善于抢占话语先机,争取“第一解释权”。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你不诠释,人家就会解释;中国不诠释,外国就会诠释;官方不诠释,基层百姓自己就会诠释。因此,要早谋划、早预断、早发声、早造势,先声夺人、先入为主,以增强话语的主动权,成为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者,深刻、权威、新锐的解释者,快速增强舆论引导力与影响力。
选拔建立政治合格、本领过硬的宣讲队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有力保障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关键在“人”。当前宣传队伍的现状是“能讲的不一定有政治立场,有政治立场的不一定讲得好,讲得好的不一定讲得真”,因此,要精心挑选一支有政治信仰、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并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宣讲队伍是宣传好、落实好新理论成果的关键所在。
第一,组建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觉悟高的团队。立场问题,解决的是“为谁说”的问题。在基层贯彻落实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做好基层宣传落地生根工作,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就要把那些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坚守党性原则的人选进团队,要求他们自觉在思想言论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
第二,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全能型专家型团队。一是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靠全社会来做的传统,毛泽东同志说过,“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依靠全社会的合力使得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理论成果的传播能够入脑入心入基层;二是要精心选择专家团队,各行各业都有基层,基层又跟群众的联系最直接,因此,要选拔各行各业中的精英来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社区、本乡村来阐释,容易产生共鸣;三是动员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社会、基层,调查研究实践,深度阐释最新理论成果,既发挥“问道”的当代价值,也实现“问道”的学术创新。
第三,加强有效管理、开展精准培训、补足短板。随着基层理论宣传队伍不断扩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落地传播过程必然存在能力和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尤其要加强管理“讲什么”和“怎么讲”的问题,把住师资队伍关,确保入脑入心的是“真经”,传递的是“正能量”。同时要吸收和储备一批有较高政治素质、有活力、有专业特长,又了解基层和行业特征的优秀青年才俊,对他们进行精准培训,补齐短板,才能有效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理论成果精神落地、思想生根,并开花结果。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孟新超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注:本文系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XCB029);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当代青年政治态度与党的执政基础研究”(项目编号:12KDB01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责编/谷漩
【延伸阅读】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首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其历史地位、丰富内涵、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领悟蕴含其中的新理念新论断新观点新要求,努力把零散的感性理解上升为系统的理性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政策水平。
其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进行学习,着重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它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科学思想方法,增强对它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再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在实际行动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雙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国民教育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作用,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把握好时、效、度,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营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良好氛围。
要发挥书籍、刊物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性作用,编写好理论读物,用生动清新的语言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充分发挥网络、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的特殊作用,优化网络内容、净化网络空间,营造风清气正网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