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业导师制度下的审计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例

2018-07-12

时代金融 2018年30期
关键词:实务师资学业

孙 莹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一、前言

审计的本质是揭露经济业务背后的经济实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审计类课程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要学好审计类课程,需要学好会计、财管、经济法等相关课程,除此之外,还需要接受会计实务、审计实务等方面的训练。基于以上原因,审计类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困难和挑战,审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也迫在眉睫,本文将针对目前审计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结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目前实施的学业导师制,为审计类课程授课的教学方法改革提出建议。

二、审计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飞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也对审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审计类课程的授课方法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授课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审计人才的要求。

(一)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审计类课程由于存在着固有的专业壁垒,需要学生在学习了会计类、财管类以及经济法律类的专业课程之后,才能开始学习。在审计类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教师认为讲的很清楚,学生却没有听明白。审计类课程涉及到较多的专业术语,专业性较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用大量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选用的这些案例通常是教师认为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对于初次接受审计知识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能理解某些审计专业术语的实质,学生和教师之间就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对审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逐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困境

审计类课程需要开设实验实践课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审计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务技能,饶艳超等(2008)指出,脱离审计实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资源的浪费。但是,目前高等院校在开设审计类实验实践课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1.审计类课程师资匮乏。开设审计实验实践课对审计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审计类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审计类教师具有一定的实务背景,但在目前的高校师资体系中,审计类教师大多是高校硕士博士毕业之后直接转型当老师,具有实践经验的很少,具有实务经验的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更少。审计类课程师资匮乏是制约审计实验实践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2.缺乏系统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目前高校对于审计类实验实践课程的开设,大多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来开设,在整个审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审计类实验实践课程的体系,由于课程缺乏系统性,学生们在毕业进入审计工作岗位之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审计工作岗位的要求。

3.优秀的审计实验实践教材较少。优秀的审计实验实践教材较少是影响审计类实验实践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高校更加重视科研,教师的工作重点都在科研上,高校在引进师资时,也更加重视科研型人才,对于应用型的审计师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优秀的审计实验实践教材的编写也没有应有的关注。

(三)用人单位需要的知识和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匹配

审计按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对于不同的审计,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侧重点不同;高等学校是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对于学生进行培养,培养规格大致相同,这就造成了用人单位对于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的需求与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能够完全匹配。

三、学业导师制度

(一)学业导师的选聘条件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关心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且高校教龄一年以上的专、兼职教师;熟悉开设审计课程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熟悉审计课程相关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政策。

(二)学业导师的工作职责

1.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针对专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以及就业去向等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端正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制定并实施学业规划。帮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学生确定学业规划、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帮助学生确立就业、创业或考研等发展目标。指导学生逐步实施学业规划和学习计划。

3.指导学生专业学习。指导学生选课、合理修读课程和安排学习进程,帮助学生完善符合自身特点的较完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针对免修、免听、学分互认、专业分流、辅修第二专业(学位)、提前毕业等给予指导。

(三)对于学业导师工作的具体要求

1.导师工作须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学业导师应当于每学期开学前1周制定本学期学业导师工作计划。每学期结束后1周内应向学生所在学院提交学业导师工作总结。

2.导师应主动联系学生,加强对学生的辅导。采取个别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学业导师每学期定期集中指导不少于2次,每学年不少于4次;个别指导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原则上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每学期不少于1次,每学年不少于2次。

3.做好多方协调。保持与班主任、辅导员的密切联系,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辅导员沟通,协作配合,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四、学业导师制度下的审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利用学业导师,加深学生对审计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审计类课程的兴趣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对于本科生的教育采用学业导师制,但是由于生师比的限制,每一位专业老师在每一年级要带20名学生,四个年级下来,每一位老师要带的学生达80人之多,学业导师可以利用每周四教师例会,学生不安排课这一大好时机,在例会后组织学生开一个小型的研讨会,将20个学生分为5组,每组4人,研讨内容可以是行业内领先的信息、行业的发展动态、行业的就业趋势、考研形式等等,最开始,先根据学生的需求,由导师结合实际的教学和科研情况,确定要研讨的主题,每次研讨之后,给学生留一个开放性的话题,给学生留一个周的时间准备,这一周内,小组的成员可以相互协作,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下周四同一时间,和学生们就上周留的问题继续讨论,以此类推,每周都会有一个研讨会,学生们每一周都会带着问题去查资料,进行学习。一年之后,大一的这20名学生升入大二,又会再进来20名大一的学生,此时,由大二的学生一对一的指导大一的学生,以此类推,最终会形成5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是一、二、三、四年级各一名,研讨会在持续开展两年后即可成为规模。导师还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例如:学生的思路和收集的数据如果可以转换成成果,导师根据实际情况从科研经费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或现金奖励,在学生考研找工作时写推荐书,与导师合作发表论文最终可以免修毕业论文等等。

由学业导师从学生一入学就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步引导学生用审计的思维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审计素养。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群,做好审计类知识的衔接

结合修订后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会计学院又对审计类的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运用的审计方法不同以及最终能够解决的问题不同建设了课程群,分别是针对学生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建设了知识型课程群;以学生要掌握的审计方法为主线,建立了方法型课程群;以最终能够解决的企业实际问题,建立了问题导向型课程群。这些课程群的建立,为学生在选课过程中提供良好的指引。

(三)与社会审计机构合作,再造审计实践环节

审计,不仅仅是查账,是探索经济业务背后的经济实质,探索企业为什么会有这项经济活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会计学院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审计类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会计学院先后与新联谊会计师事务所、济南市审计局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使得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前,就能够参与到真实的审计实务工作中,学生可以根据在工作岗位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合理的调整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的侧重点,实现审计类人才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猜你喜欢

实务师资学业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ODI实务
FDI实务
35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